- 年份
- 2024(4623)
- 2023(6894)
- 2022(6121)
- 2021(5574)
- 2020(5152)
- 2019(12209)
- 2018(12006)
- 2017(23720)
- 2016(13354)
- 2015(15119)
- 2014(15361)
- 2013(15445)
- 2012(14804)
- 2011(13664)
- 2010(13705)
- 2009(12898)
- 2008(13045)
- 2007(12112)
- 2006(10444)
- 2005(9504)
- 学科
- 济(57264)
- 经济(57209)
- 管理(33295)
- 业(33276)
- 方法(28296)
- 企(26485)
- 企业(26485)
- 数学(25348)
- 数学方法(25104)
- 农(15255)
- 学(15072)
- 财(14789)
- 中国(13867)
- 贸(12375)
- 贸易(12373)
- 易(12047)
- 制(11123)
- 地方(11027)
- 业经(10319)
- 农业(9766)
- 务(9048)
- 财务(9033)
- 财务管理(9004)
- 企业财务(8516)
- 融(8508)
- 金融(8505)
- 银(8372)
- 银行(8318)
- 和(8309)
- 行(7901)
- 机构
- 大学(202218)
- 学院(199009)
- 济(80193)
- 经济(78465)
- 研究(74750)
- 管理(69776)
- 理学(59963)
- 理学院(59174)
- 管理学(57884)
- 管理学院(57540)
- 中国(54410)
- 科学(50302)
- 农(47325)
- 京(44292)
- 所(41572)
- 农业(38245)
- 研究所(38185)
- 业大(36805)
- 财(35877)
- 中心(33507)
- 江(31037)
- 财经(28501)
- 北京(27927)
- 院(26110)
- 经(25816)
- 范(25712)
- 经济学(25293)
- 师范(25262)
- 农业大学(24560)
- 省(24122)
- 基金
- 项目(132288)
- 科学(101277)
- 基金(94967)
- 研究(88563)
- 家(86457)
- 国家(85793)
- 科学基金(70064)
- 社会(53462)
- 省(52371)
- 社会科(50561)
- 社会科学(50538)
- 基金项目(50163)
- 自然(48495)
- 自然科(47333)
- 自然科学(47311)
- 自然科学基金(46469)
- 划(45538)
- 教育(41417)
- 资助(40387)
- 编号(34931)
- 重点(31166)
- 部(29363)
- 发(29056)
- 成果(28971)
- 计划(28023)
- 创(26726)
- 科研(26685)
- 课题(25203)
- 创新(25194)
- 科技(25073)
共检索到294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广宇 李国婧 王瑞刚 李瑞芬 魏建华
利用RT-PCR从野大麦cDNA扩增出两个基因HbCBL1和HbCBL2。蛋白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典型的EF手臂,且HbCBL1的N-端含有豆蔻酰化结构域。为了明确野大麦HbCBL1和HbCBL2结构对其在植物体内亚细胞水平分布的作用,分别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驱动的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重组载体转入洋葱上表皮细胞,同时通过醮花法获得拟南芥稳定转基因株系,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部位。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融合蛋白HbCBL2::GFP在液泡膜上可见;HbCBL1::GFP在质膜上可见,同时在核中也有信号;HbCBL1的N端豆蔻酰化位点参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西成 王晨 房经贵 孙欣 冷翔鹏
以‘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Fujiminori’)的花序、叶片和果实为试材,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葡萄VvGA2ox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 331 bp,共编码332个氨基酸。该基因在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JQ608472。序列比对结果表明:VvGA2ox1与矮牵牛和棉花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71.26%和71.08%。进一步构建了VvGA2ox1的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定位结果显示,VvGA2ox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半定量RT-PCR与定量RT-PCR结果均表明,VvGA2ox1在葡萄花序、叶片和果实等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云祥 徐兆师 陈明 李连城 陈耀锋 邱志刚 熊祥进 马有志
【目的】构建ERF(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转录因子基因W17的亚细胞定位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验证W17是否具有核定位功能,阐明W17与GCC、DRE探针的体外结合特性,利用GUS瞬时表达系统分析W17蛋白的体内结合特性和转录激活功能,初步预测W17在植物胁迫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方法】构建W17/163hGFP亚细胞定位载体,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暗培养24h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构建W17/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0.5mmol·L-1,3h)诱导,GST纯化柱纯化,纯化的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瑞 徐海霞 吴伟 王素莹 任梦可 张朋朋 徐永杰
为了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 1,TAK1)在猪骨骼肌生长发育中的作用,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猪TAK1的cDNA全长,并分析其时空表达及真核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TAK1 cDNA全长2 163 bp(Gen Bank登录号:KU504629),ORF为1 740 bp,编码57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人、恒河猴、绵羊的相似性均为98. 8%,表明该蛋白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猪TAK1蛋白具有催化丝氨酸/酪氨酸磷酸化的STKc_TAK1结构域,而在该结构域中还有多个保守的ATP结合位点、A-Loop结构域、TAB1(TGF-beta activated kinase 1)结合位点。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AK1基因在出生后120 d大白猪的免疫器官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胰腺、背最长肌等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而不同发育时期的背最长肌中,该基因在胚胎期65 d表达量最高,随着生长发育表达量下调;在不同品种间,TAK1基因在各时期大白猪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梅山猪,除出生后90 d外,其他时期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pcDNA3. 1(+)-EGFP-TAK1重组质粒转染C2C12细胞后的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TAK1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综上,TAK1基因在猪骨骼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猪TAK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燕飞 红格日其其格 王光霞 王瑞刚 李国婧
为研究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以中间锦鸡儿为材料,克隆并分析了NAC转录因子家族CiATAF1基因。该基因ORF全长为873 bp,编码291个氨基酸,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构成,具有典型NAC结构域。染色体步移法获得CiATAF1基因启动子826 bp,该启动子含有光、激素、厌氧诱导等多种响应元件。经拟南芥叶片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CiATAF1基因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荧光定量分析表明:CiATAF1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相比于中间锦鸡儿根和茎,在叶部表达量最高;在干旱、盐、冷、ABA处理下,CiATAF1基因表达量增加,推测该基因可能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相关。CiATAF1同模式植物拟南芥及豆科其他植物的同源基因做多重序列分析,序列一致性为81.14%,表明ATAF1基因序列结构相对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CiATAF1蛋白质属于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构成。研究结果对挖掘中间锦鸡儿抗非生物胁迫的基因和深入分析逆境胁迫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雷雨晴 张业猛 王海庆
乙烯应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ERF)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低温胁迫转录组测序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技术克隆了一个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的ERF转录因子基因MrERF1。序列分析表明,MrERF1基因包含了一个94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316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AP2结构域,具有典型的ERF转录因子特征。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其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MtABR1蛋白的同源性最高。构建表达MrERF1融合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载体,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下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结果证明Mr ERF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结果表明,构建pGBKT7-MrERF1载体转化AH109酵母感受态细胞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对MrERF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扁蓿豆的茎、叶、芽和花序中均有表达,但在根中不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MrERF1基因的转录与光周期和生物节律无关。此外,MrERF1的表达受高盐、干旱、水淹、低温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诱导。本研究表明,MrERF1能够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为进一步分析MrERF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男 冯上乐 王贺 申晓雅 陈一格 白志毅 李文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2, IGF2)在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和合成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淡水珍珠贝三角帆蚌IGF2的重组质粒pEGFP-IGF2和pET32a-IGF2,通过pEGFP-IGF2-细胞转染,表明该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将pET32a-IGF2转化到BL21 (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成功得到其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检测显示,在约25kD处有一条清晰的条带,符合目的条带大小(26.27kD),且主要表达于上清液中。为研究重组蛋白IGF2对三角帆蚌细胞活性的作用,本研究通过CCK8细胞活性测定,进一步探讨了添加不同浓度重组目的蛋白(0 μg/mL、2.5 μg/mL、5 μg/mL、7.5 μg/mL、 12.5 μg/mL、17.5 μg/mL、 22.5 μg/mL)培养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三角帆蚌IGF2重组蛋白能显著促进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且在其浓度为12.5 μg/mL时对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促生长效果最佳,这为促进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传代、细胞系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下一步探究IGF2在贝类中的功能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屠煦童 张仕杰 陈小云 李宁宁 辛璐 薛晓晖 章镇 渠慎春
【目的】从地方矮化品种‘南通小方柿’(Diospyros kaki Linn.cv.Nantongxiaofangshi)中分离赤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GA2ox,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索其矮生性状形成机理及选育新型矮生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南通小方柿’幼嫩叶片为材料,通过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RNA,利用简并引物克隆GA2ox家族中2个基因的片段,采用3′和5′RACE方法得到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分别命名为Dk GA2ox1和Dk GA2ox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构特征,利用GFP进行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其在发芽期、展叶期、枯顶期、开花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为民 涂枫 方晓敏 王学敏 付言峰 李碧侠 周李生 任守文
运用RT–PCR技术克隆猪PKM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PKM2基因的组织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猪PKM2基因CDS全长1 596 bp,编码531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79×104,等电点为7.96,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为稳定蛋白;PKM2蛋白含有丙酮酸激酶家族的barreldomain和alpha/beta domain 2个结构域,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占主要类型;猪PKM2蛋白序列在物种间非常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兔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显示,猪PKM2基因在肾、小肠中相对高表达,而在肝脏与肌肉中相对低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PKM2蛋白在猪3D4/21和PK15细胞中表达于细胞质,而不表达于细胞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姜红岩 张蕊 滕珂 檀鹏辉 刘凌云 尹淑霞
NAC(NAM, ATAF1/2, CUC2)是植物所特有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从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中克隆获得了ZjNAC2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580281),其编码区序列长1 110 bp,编码36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ZjNAC2编码蛋白在N端有一个典型的NAM结构域,表明ZjNAC2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同时通过染色体步移的方法获得其启动子序列1 574 bp,通过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该启动子上有ABA、非生物胁迫等多个不同的响应元件。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jNAC2定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分析表明,ZjNAC2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并且在衰老叶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幼嫩叶片;此外ZjNAC2的表达受200μmol·L(–1) ET、10μmol·L(–1)MeJA、10μmol·L(–1) ABA和20%PEG4000的抑制,但受300 mmol·L(–1) NaCl处理的诱导。本研究表明ZjNAC2转录因子可能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ZjNAC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演义 王化坤 宋长年 孙欣 王西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TIR1和F-box cDNA序列为模板,对柑橘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出柑橘TIR1和F-box基因的cDNA序列,并以枳花cDNA为模板,根据以上cDNA序列设计5'末端和3'末端扩增的特异引物,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获得该基因的5'和3'末端,序列拼接后获得枳的TIR1和F-box cDNA全长。分别命名Pt-TIR1和Pt-F-box,大小分别是2 048,1 695 bp,在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是FJ502240和FJ502241,其分别编码569和468个氨基酸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t-TIR1和Pt-F-box的cD...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璐平 林辰 吴祖建 谢联辉
通过RT-PCR克隆获得水稻条纹病毒(RSV)编码的蛋白NS2和拟南芥柯浩体蛋白Atcoilin的cDNA,将两者分别与表达载体pEarley102(带青色荧光蛋白,CFP)和pEarley101(带黄色荧光蛋白,YFP)同源重组.将构建好的重组载体分别转化到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接种法将两者共同注射到本氏烟叶片表皮细胞中进行表达.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NS2-CFP与Atcoilin-YFP能重叠在一起,表明RSV NS2定位于柯浩体.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NS2 柯浩体 细胞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立柱 赵宝存 齐志广 葛荣朝 马闻师 沈银柱 黄占景
目的对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TaGSK1)进行亚细胞水平定位以及功能鉴定。方法构建Tagsk1-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以仅携带gfp基因的拟南芥作为对照,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转基因植株根部细胞的分布;利用含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对携带有融合基因的拟南芥和Columbia型拟南芥进行耐盐性鉴定,观察主根生长量和侧根生长数目。结果发现TaGSK1存在于细胞质内,且该激酶在根尖分生组织和与侧根发生有关的中柱鞘细胞中分布较多;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转Tagsk1-gfp融合基因的植株的平均主根生长量和侧根生长数目与Columbia型拟南芥植株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云婷 贾力 拓昊苑
拟南芥TOC1基因在拟南芥中与2个MYB类蛋白基因LHY (Late elongated hypocotyl)、CCA1(Circadian clock associated1)组成中央振荡器,通过光周期调节途径调控拟南芥对光照的响应。为了揭示玉米中央振荡器中重要基因ZmTOC1a与ZmTOC1b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同源搜索找到玉米中的2个同源基因ZmTOC1a与ZmTOC1b,并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了这2个基因的序列,进而对这2个基因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和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通过同源克隆得到ZmTOC1a的开放阅读框的总长度为1 236 bp,共编码411个氨基酸; ZmTOC1b的开放阅读框的全长为1 554 bp,共编码517个氨基酸。通过Prot PARAM进行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ZmTOC1a与ZmTOC1b均为酸性蛋白。Net Phos 3. 1 Server预测结果显示,ZmTOC1a存在46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其中丝氨酸36个,苏氨酸8个,酪氨酸2个; ZmTOC1b共存在53个潜在磷酸化位点,丝氨酸38个,苏氨酸12个,酪氨酸3个。在玉米中选取11个不同的组织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ZmTOC1a及ZmTOC1b分别在胚根以及胚芽鞘中高表达。通过构建目的蛋白与GFP融合的表达载体并注射烟草,发现ZmTOC1a及ZmTOC1b表达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综上所述,玉米TOC1基因可能与拟南芥TOC1基因作用一致,在玉米的生物钟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瑞强 杨玉静 谢建山 范瑞文 许冬梅 于秀菊 段志成 董常生
【目的】高度保守的PAX转录因子家族在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和黑色素的生成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家族共有的PD结构域是其与下游基因结合的主要位点,而PD结构域氨基端的PAI亚结构域在其与下游基因的结合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PAX6在视网膜上皮黑色素细胞的分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借助研究PAX6 PAI亚结构域的功能来对PAX转录因子家族共有的PD结构域和PAI亚结构域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PsIPreD对PAX6 PD结构域的结构进行分析,使用NCBI对PAX6 PD结构域与下游基因的结合位点进行分析,使用JAsPAr对MITF、TYr、TYrP1和TYrP2启动子中PAX6 PD结...
关键词:
PAI亚结构域 Pax6 黑色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