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9)
- 2023(8408)
- 2022(7388)
- 2021(6832)
- 2020(5996)
- 2019(13871)
- 2018(13937)
- 2017(25662)
- 2016(14847)
- 2015(17043)
- 2014(17611)
- 2013(17413)
- 2012(16539)
- 2011(15117)
- 2010(15570)
- 2009(14463)
- 2008(14756)
- 2007(13832)
- 2006(11862)
- 2005(10663)
- 学科
- 济(57146)
- 经济(57082)
- 管理(39667)
- 业(34994)
- 企(27510)
- 企业(27510)
- 方法(26733)
- 数学(23147)
- 数学方法(22933)
- 农(17828)
- 学(17291)
- 中国(15179)
- 财(14647)
- 制(13611)
- 地方(12764)
- 环境(12493)
- 业经(11597)
- 农业(11310)
- 贸(10681)
- 贸易(10676)
- 和(10625)
- 理论(10542)
- 易(10330)
- 教育(10008)
- 银(9643)
- 银行(9603)
- 体(9297)
- 融(9169)
- 金融(9161)
- 行(9118)
- 机构
- 大学(221819)
- 学院(221025)
- 济(82238)
- 研究(82040)
- 经济(80010)
- 管理(76883)
- 理学(65219)
- 理学院(64325)
- 管理学(62880)
- 管理学院(62503)
- 中国(59162)
- 科学(55838)
- 农(52488)
- 京(49121)
- 所(44796)
- 农业(41782)
- 业大(41076)
- 研究所(41021)
- 财(38028)
- 中心(37090)
- 江(36386)
- 北京(31013)
- 范(30379)
- 师范(29930)
- 财经(29609)
- 院(29176)
- 省(28918)
- 州(28539)
- 技术(27208)
- 农业大学(27028)
- 基金
- 项目(146555)
- 科学(111118)
- 研究(102258)
- 基金(101675)
- 家(91747)
- 国家(90995)
- 科学基金(74165)
- 省(60327)
- 社会(60038)
- 社会科(56615)
- 社会科学(56593)
- 基金项目(53919)
- 划(51172)
- 自然(49717)
- 自然科(48359)
- 自然科学(48325)
- 教育(47889)
- 自然科学基金(47416)
- 编号(42289)
- 资助(41944)
- 成果(35020)
- 重点(34648)
- 发(32427)
- 部(31225)
- 课题(31041)
- 计划(30229)
- 创(29890)
- 科研(28597)
- 创新(28039)
- 科技(27845)
- 期刊
- 济(95802)
- 经济(95802)
- 研究(62054)
- 中国(49153)
- 农(47421)
- 学报(46897)
- 科学(37992)
- 大学(32968)
- 农业(31707)
- 学学(31233)
- 财(30832)
- 教育(28572)
- 管理(25561)
- 技术(19038)
- 业(18062)
- 融(17924)
- 金融(17924)
- 业经(16123)
- 财经(14566)
- 经济研究(13968)
- 版(13859)
- 问题(12788)
- 业大(12779)
- 经(12527)
- 资源(11113)
- 科技(11078)
- 农业大学(10832)
- 技术经济(10573)
- 图书(10494)
- 统计(10198)
共检索到33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翟纡润 陈振江 魏学凯 陈泰祥 段廷玉 李春杰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生态环境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我国的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草地面积和产草量正在逐年减少,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同时还引发了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多种环境问题。目前迫切需要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的优良生态草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来改善草地退化现状,积极应对环境变化。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广泛分布在我国盐碱化草甸上,其产量高,品质好,根系发达,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内生真菌侵染后野大麦的抗性和适应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除放牧、刈割、青贮、加工草粉或调制干草外,在低湿地建立栽培草地或改良盐渍化土壤等方面颇有前途。本研究从野大麦优良特性、利用价值以及内生真菌对宿主野大麦生长、抗性和竞争力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野大麦–内生真菌作为生态草种的潜力,以期为野大麦–内生真菌共生体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莹 姚祥 陈水红 李春杰
以我国北方优良耐盐牧草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对野大麦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稀释500倍浸泡种子8 h后播种,出苗率显著降低(P<0.05),从85%降至72%,幼苗带菌率显著降低(P0.05);杀菌剂处理后野大麦的C、N、P含量较蒸馏水浸种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4.87%、10.99%、13.50%(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佳岚 李春杰
为探究不同水分条件和内生真菌互作对牧草型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法模拟田间最大持水量(FWC),共设6个水分梯度(50%、60%、70%、80%、90%和100%FWC),对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乡土草新品种‘河西’野大麦和东北地区优质品种‘萨尔图’野大麦(SA) 3种材料进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1)野大麦的株高、分蘖数、叶长、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根长、干重等农艺指标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材料在80%FWC处理下获得最大值,整体与70%FWC差异不显著(P>0.05)。2)同一水分处理下不同材料的分析表明,‘河西’野大麦的茎粗、分蘖数、株高、叶长、叶面积及地上干重等牧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萨尔图’野大麦,且‘河西’野大麦品种中E+各指标均显著高于E–(P <0.01)。研究发现,70%和80%FWC为野大麦生长适宜含水量,80%FWC在农艺性状上效果最优,70%FWC节水高效,且野大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耐涝能力;带有内生真菌的‘河西’野大麦为此次试验中生长发育更具优势的牧草品种。
关键词:
野大麦 不同水分梯度 农艺性状 牧草产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曹淑艳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侠 纪燕玲 邢转青 王志伟
本研究在2011和2012年夏季从安徽省黄山市4个采样点采集大雀麦(Bromus magnus Keng)559株,镜检结果表明含菌率为48.0%~77.8%。含菌植物样品经表面消毒分离得到31株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将这些菌株分为2个菌群:快速生长(fast growing,FG)菌群,生长速度为每周16.0~18.8 mm;慢速生长(slow growing,SG)菌群,生长速度为每周4.3~5.3 mm。FG菌群分生孢子[(4.5~5.1)μm×(2.9~3.6)μm]及分生孢子梗(15.8~24.6μm)等无性形态结构比SG菌群略大。从同一地点、同种宿主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属于FG和SG菌群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景乐 陈泰祥 陈水红 李春杰
大麦属(Hordeum)植物多作为优良牧草和粮食作物被人类利用。禾草内生真菌(Epichlo?属)是生活周期全部或者大部分在宿主体内完成,不使宿主产生外部症状的一类真菌。禾草内生真菌可以改善宿主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研究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于开发耐盐碱的牧草或者草坪草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大麦属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侵染率影响因子、鉴定和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关于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中影响带菌率和生物碱含量高低的因素尚不明确,对于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利用亦不充分。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后续研究及利用提供指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伟 纪燕玲 陈永敢
通常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专指"epichlo内生真菌",包括Epichlo属真菌和Neotyphodium属真菌。Epichlo属真菌偶尔会在植物茎秆上形成子座,而Neotyphodium属真菌在宿主植物体上一般不表现任何症状。这些真菌在培养基上对植物病原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能增强植物的抗虫、抗旱、抗病、抗寒能力,促进肥料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和分蘖、增产等,有时也会使宿主植物生产过量的生物碱,造成家畜中毒。因此,如何筛选和利用具有优秀农艺性状且没有合成生物碱能力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共生体是epichlo内生真菌资源利用的关键。本文还结合我国近年来多种小麦族植物内生真菌的新发现,讨论了将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海霞 程亮 郭青云
【目的】筛选对野燕麦具有致病作用的生防菌株。【方法】从青海省罹病杂草叶片上分离病原真菌,采用离体生测法和温室盆栽接种法,评价其发酵液对野燕麦的致病性,用盆栽生测法评价其对主栽作物的安全性,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其对野燕麦致病力较强的菌株。【结果】分离获得了XN-1、XN-3、XN-4、XN-9和GD-13 5株病原真菌,其中XN-1、XN-3和GD-13的发酵液对野燕麦离体叶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对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明显,对野燕麦表现出较强的侵染力,显著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且对青海省主栽作物中的蚕豆和豌豆相对安全。经鉴定,XN-1、XN-3和GD-13分别为链格孢(Altern...
关键词:
野燕麦 致病性 真菌除草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晓瑜 郭艳娥 冯希 施颖 段廷玉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抗逆相关酶等方面探究了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互作对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两类微生物来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单独接种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以及无AM真菌和无禾草内生真菌4种处理,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种子建植获得。并于黑麦草生长38 d后,按照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5%、30%、45%和60%设置4个水分梯度,共16种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与禾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燕梅 王源超 乔广行 庄义庆 郑小波
为了开发恶性杂草水花生的生防真菌制剂,从自然发病的水花生病组织上分离了1株对水花生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真菌菌株WNJ01。该菌株在PSA平板上菌落为粉红色,生长速率为0.475 cm.d-1;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3~5隔,具有明显的足胞,孢子大小为(36~56)μm×(4.0~5.6)μm,鉴定为镰刀菌(Fusariumsp.)。该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喷雾接种病原菌的孢子量为1×106mL-1时,接种后5 d水花生地上部完全萎蔫,15 d后地下部完全腐烂;接种后保湿超过6 h可以明显提高该菌株的致病效果;在孢子悬浮液中添加0.1%的吐温-20可以提高51.8%的致死效...
关键词:
水花生 生物防治 镰刀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媛 雷姝琦 张鹏 马婧娟 鲍根生
麦宾草作为青海高原退化高寒草地修复的优势禾草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对其所感染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有关青海高原优势禾草-麦宾草内生真菌最佳培养条件筛选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高原5个生态型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中分离的Epichlo?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观测分离的5株麦宾草内生真菌菌株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与大小、菌落生长速度等特性,进而确定各个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型麦宾草中分离的Epichlo?内生真菌最适碳源和氮源存在差异。其中,1、3号菌株分别以蔗糖和胰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时,Epichlo?内生真菌的菌落生长速度最大,而2、4号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在以淀粉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时最高,5号菌株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胰蛋白胨。(2)不同碳源处理下,2、3、5号菌株菌落形态相似,正面中央白色凸起,具有生长圈,背面颜色由中央向边缘由土黄色过渡为淡黄色;1号菌株在淀粉条件下边缘菌丝呈不规则形状;4号菌株在果糖条件下生长缓慢。不同氮源处理下,5个菌株菌落正面中央白色凸起,背面颜色由中央至边缘逐渐变浅;在钼酸铵条件下,仅观察到白色小圆点;而在不添加任何氮源时,菌落边缘气生菌丝稀疏呈透明色。(3)分生孢子形态多为椭圆形、圆形、肾形或两端不对称,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处理下,同一菌株的分生孢子大小和分生孢子梗长度及基宽差异显著。上述研究表明,不同生态型麦宾草-Epichlo?内生真菌生长所需碳、氮源存在差异,筛选麦宾草内生真菌生长最佳培养碳氮源将为利用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进行披碱草属禾草新种质创制提供菌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江慧 张楠 沈其荣 沈标
以常见的7株食用真菌菌株为材料,分别为平菇韩黑(Pleurotus ostreatus hanhei)和平菇8号(P.ostreatus 8)、秀珍菇(P.cornucopiae)、姬菇206(Hypsizygus marmoreus 206)、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金针菇天福(Flammulina velutipestianfu)和金针菇8802(F.velutipes 8802),筛选出在纤维素平板上生长较快的4株菌(姬菇206、平菇韩黑、平菇8号和秀珍菇),并进一步测定其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力以及降解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
关键词:
筛选 食用真菌 木质纤维素 降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海洋 朱海霞 李娟 王信 程亮
【目的】旨在筛选安全性高、抗药性低、除草性强的生防菌株,为防除农田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新的生防思路。【方法】采集自然感病的瓜叶葵(Helianthus cucumerifo)、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蜀葵(Alcea rosea)和青稞(Hordeum vulgare)植物叶片,通过组织及单孢分离法、离体叶片(初筛)和活体盆栽(复筛),获得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接着采用不同浓度(10~1~10~4)孢子悬浮液测定其对野燕麦活体植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通过观察菌落形态、运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EF-1/EF-2)基因及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选取青海地区主栽作物(油菜‘青杂5号’、小麦‘青春38号’、青稞‘昆仑18号’、蚕豆‘青海9号’、豌豆‘草原224号’、玉米‘青玉517号’和部分蔬菜(白菜‘浙白6号’、番茄‘博玉368号’、黄瓜‘中农5号’、菠菜‘华菠1号’、辣椒‘中椒4号’、萝卜‘春白2号’)进行安全性测试,为菌株选择最适宜的应用条件。【结果】从自然感病的植株叶片中分离出7株对野燕麦具有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将其命名为DT-YSB1、DT-04A2、DT-DYLC、DT-XRKA、DT-08C、DT-14A2和DT-QKBD004A。通过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综合评价获得1株对野燕麦具有较强除草活性的菌株DT-QKBD004A,菌落形态与镰刀菌相似,对其rDNA ITS和EF-1α(EF-1/EF-2)基因进行共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不同浓度菌株DT-QKBD004A孢子悬浮液对野燕麦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达到45.09%~89.48%、42.68~88.53和38.70%~88.42%,其中浓度9.40×10~(4 )个/mL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最优;作物安全性测试发现,菌株DT-QKBD004A孢子浓度9.40×10~(4 )个/mL对蚕豆、玉米、白菜、番茄、黄瓜和辣椒安全。【结论】燕麦镰刀菌DT-QKBD004A对野燕麦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部分作物安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防除农田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良好的生防菌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永兰 张志元 冉国华
2002-2004年,对柑橘内生真菌在不同地理条件、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分布及出现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Colletotrichum spp.,Fusarium spp.,Alternaria spp.,Penicillium spp.,Aspergillus spp.在不同地区均有出现,但出现频率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他种类柑橘内生真菌在不同的地区有差异.柑橘内生真菌出现的频率有年份、季节间的差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金媛媛 SAMAN Bowatte 田沛 彭泽晨 侯扶江 李春杰
禾草与内生真菌共生不仅会增强禾草的抗逆性,提升宿主农艺性状,还会对食草动物的取食产生影响。内生真菌可以对植物地上性状及地下环境和地下生物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改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根系化学物质的释放、根际沉积物的数量和种类来影响地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内生真菌与禾草共生对于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生物学多样性都会产生影响,并且因禾草的种类、内生真菌菌株和土壤类型等的不同而异。对物理特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上,而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碳氮量的改变,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动物。本文回顾了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功能的响应,目的是阐明宿主土壤生境中共生体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功能,为发掘、开发新的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以及使用新型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来改变土壤微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