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4)
2023(10201)
2022(8960)
2021(8364)
2020(6934)
2019(16162)
2018(16284)
2017(31121)
2016(17167)
2015(19331)
2014(19164)
2013(19062)
2012(17382)
2011(15520)
2010(15282)
2009(13613)
2008(13092)
2007(11070)
2006(9447)
2005(7991)
作者
(50616)
(41996)
(41675)
(39728)
(26695)
(20234)
(18810)
(16670)
(16017)
(14829)
(14573)
(14014)
(13236)
(13234)
(12904)
(12805)
(12765)
(12507)
(11916)
(11904)
(10638)
(10232)
(10150)
(9473)
(9381)
(9359)
(9248)
(9220)
(8367)
(8337)
学科
(63688)
经济(63613)
管理(46063)
(44007)
(36699)
企业(36699)
方法(31323)
数学(27163)
数学方法(26808)
(17861)
(17042)
中国(15818)
(15264)
业经(14340)
地方(13359)
农业(11605)
(11480)
理论(11131)
(10764)
贸易(10759)
环境(10571)
(10399)
技术(10348)
(9995)
(9815)
财务(9757)
财务管理(9742)
企业财务(9246)
教育(9033)
(8977)
机构
大学(239445)
学院(237284)
管理(96042)
(86473)
经济(84436)
理学(84288)
理学院(83305)
管理学(81653)
管理学院(81252)
研究(80186)
中国(57133)
科学(54696)
(51440)
(41842)
(41008)
业大(39799)
研究所(38146)
(38004)
中心(35861)
农业(33017)
(32988)
北京(32375)
(32355)
师范(32033)
财经(31382)
(29706)
(28646)
(27166)
师范大学(26160)
技术(25836)
基金
项目(174514)
科学(135972)
基金(125958)
研究(123487)
(111537)
国家(110641)
科学基金(94198)
社会(74814)
社会科(70736)
社会科学(70716)
(68363)
基金项目(68269)
自然(64528)
自然科(62977)
自然科学(62961)
自然科学基金(61799)
(58326)
教育(55906)
资助(51619)
编号(50314)
成果(39898)
重点(39361)
(37328)
(36728)
(35959)
课题(34294)
科研(34210)
创新(33508)
计划(33224)
大学(31830)
期刊
(89913)
经济(89913)
研究(66069)
学报(43451)
中国(39816)
科学(38965)
(37109)
管理(33187)
大学(31708)
学学(30009)
农业(26393)
(26369)
教育(25559)
技术(19433)
(15416)
金融(15416)
业经(15003)
财经(13861)
经济研究(13789)
图书(13749)
(13686)
科技(13133)
理论(12199)
资源(12193)
林业(11727)
业大(11624)
问题(11595)
(11561)
(11540)
实践(11523)
共检索到32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历瑶  苏芳莉  孙权  李海福  
为了研究芦苇不同部位在不同生育期对重金属锌的富集、转运及分布特征,利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综合实验基地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采用CODCr浓度分别为50,175,300mg·L~(-1)造纸废水灌溉,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出苗期、展叶期、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和成熟期)灌溉下,芦苇根、茎、叶和穗重金属锌含量、转运系数和各部位锌所占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芦苇各部位对重金属锌富集特征存在差异,根、茎和叶在各生育期灌溉下表现为300mg·L~(-1)>175mg·L~(-1)>50mg·L~(-1)>对照组,穗部表现为175mg·L~(-1)>300mg·L~(-1)>50mg·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万慧珊  程波  宋晓红  李乐  宋怿  
为了解并评估天津市某循环水养殖企业的养殖产品重金属安全性和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法)和原子荧光法(AFS法),对该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欧洲鲈鱼(Dicentrarchus labrax)幼鱼、养殖中期和成鱼3个阶段的鱼体肌肉、肝脏和鳃中8种重金属(As、Cd、Cr、Cu、Ni、Pb、Zn和H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从生长阶段来看,随养殖过程推进,各重金属在欧洲鲈鱼体内分布特征不同,肌肉中As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最大值为1.93 mg/kg,Cu和Hg则相反,最大值分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广义  邱亚群  宋博宇  赵媛媛  许友泽  钟宇  成应向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于一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Pb 0.1~41.7 mg/kg,A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倩  张珍明  向准  贺红早  
【目的】为梵净山珍稀植物保育及保护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剖面、海拔及植被对林地土壤重金属进行调查与评价,并通过富集因子法探讨其富集特征。【结果】Cd和Pb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u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r随海拔增高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Cd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Pb、Cu、Hg及As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红豆杉、西南卫矛、杜鹃与珙桐4种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Pb>Cu>As>Cd>Hg;梵净山冷杉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军广  王鹏  伏箫诺  赵志忠  邱彭华  季一诺  吴丹  
【目的】通过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和富集行为进行研究,对于控制潮间带区域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效态含量及7种红树植物各部位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和7种红树植物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和迁移能力,并对红树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沉积物中重金属Cr、Cu、As、Cd、Zn全量均值明显高于海南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只有Pb全量略低于背景值;重金属Cr、Cu、As、Cd、超背景值采样点率高达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彩霞  朱国强  彭坤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长沙市交通干道绿化带15种乔木枝叶、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各树种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转移能力。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的污染程度最高,其次为Cu,污染程度较轻的为Pb、Zn。乔木枝叶和根系中Zn含量最高,Cu、Pb次之,Cd最低;对土壤中Cd的生物富集最高。就综合富集系数而言,苦楝最高,为4.29;其次为樟树、法国梧桐、棕榈、桂花、盐肤木和构树。15种乔木中樟树为绿化带种植优选树种,苦楝、法国梧桐、桂花、刺槐、构树和棕榈为比较理想的绿化树种,盐肤木、旱柳、臭椿、银杏和秃瓣杜英可作为选栽树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元芹  吴志宏  孙福新  王颖  李晓  刘天红  王志刚  
将文蛤暴露在不同浓度(0.005、0.010、0.025、0.05mg/L)Cu2+溶液里35d后,移入自然海水代谢45d,测定文蛤体内Cu含量变化,研究文蛤对Cu2+的富集和排出能力。富集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组中暴露溶液Cu2+浓度与文蛤死亡数、死亡峰值出现时间无相关;0.025、0.05mg/L处理组文蛤体内Cu含量增加显著;平均富集速率最高达1.765mg/kg.d;文蛤富集Cu达到平衡时间与Cu2+浓度相关性不大。排出试验结果表明,0.025、0.05mg/L处理组文蛤体内Cu含量降低显著;最高排出率达88.7%。应用双箱动力学模型分析显示,0.01、0.025、0.05mg/L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德亮  乔璐  陈立新  胡斌  周健平  王展超  王燕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 Zn,Cu,Cd,Pb) 污染状况和重金属在旱柳等 7 种植物体内富集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 4 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工业区排放的含锌、铜、镉、铅的废弃物,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及轮胎橡胶的磨损等是造成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工业区绿地 > 市区公路两旁绿地 > 松花江沿岸绿地 > 城市公园绿地 > 农业用地 > 森林与苗圃绿地; 哈尔滨市区主要绿化树种中,小叶杨对锌、铜、镉 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丰涛  祁建民  牛韶华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徐建堂  
分析闽中南4个地区的山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以及在农田内12个采样点种植红麻福红952对重金属Cu、Cd、Zn、Cr、Ni和Pb的吸收与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漳浦县前亭镇某村山地Cr和Ni平均含量达187.1和109.5 mg·kg-1,分别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的1.3倍和2.7倍,是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5倍和7.6倍,是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9倍和4.8倍.4个地区中,Cd全量较低,但有效态含量占全量的比重均>15%,且红麻对Cd的富集系数都>1.红麻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较强,当季对Cu最高累积量为251.6 g·hm-2;Pb最高累积量为263.4 g·hm-2;Zn...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加宾  李冰  侯诒然  余家辉  张成龙  朱健  
为了研究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池塘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水质指标以及重金属的测定,进而分析了不同植物根系及其根系附近基质对重金属富集效果的差异以及不同环境因素与重金属富集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铅、铜的去除效果分别为77.20%和41.70%,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湿地,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铅、铜的去除具有一定优势;砷在湿地中存在释放现象,平均释放率为8.40%。水蓼和再力花根系对铬、砷、铅、铜具有富集作用,梭鱼草仅对铬、砷存在富集作用。水蓼、梭鱼草、再力花根系附近基质均对铬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其中梭鱼草对铬的富集速率最大,为0.987 mg/(kg·d)。水蓼根系对铅和铜的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对铬、铜的富集速率与pH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梭鱼草根系对铬、砷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再力花根系对铅富集速率与水温、pH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对铜的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从重金属去除的角度为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应用以及湿地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奔  谢文娟  胡敏予  
【目的】探讨施用复合肥、腐植酸液肥对苋菜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影响,以期为蔬菜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更多数据支持。【方法】以"红圆叶"苋菜为供试品种,以清水组为对照组,分别用复合肥、腐植酸液肥1号和2号于播种前处理土壤0,1和2次,播种后第7,14和21天分别再施用1次,检测种植前后土壤以及苋菜可食部和根部的铅、镉、汞、砷含量,分别对土壤和苋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富集系数(BCFs)和转运系数(TFs)评价苋菜富集土壤重金属和重金属由根部向可食部转运的能力。【结果】试验前部分处理土壤铅、砷含量和所有处理土壤镉含量超过国家蔬菜土壤限量标准,试验后各处理土壤镉含量仍超过国家蔬菜土壤限量标准。苋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梦迎  夏楠  陈丽  
【目的】以卡拉麦里山南部露天煤矿区为例,分析了荒漠优势植物琵琶柴和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富集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评价了6种重金属Zn、Cu、Cr、Pb、Hg、As的污染状况并探究其来源。【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方法分析琵琶柴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空间分布关系,分析污染源评价潜在生态危险性。【结果】土壤样本Cr、Pb、As超标率大于70%,且均值都超过了昌吉州背景值,琵琶柴整株样本Hg超标率为23.08%,超标率均低于土壤,说明研究区琵琶柴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小于土壤;琵琶柴中Hg的富集系数(3.658)远大于其他元素,表明琵琶柴对Hg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琵琶柴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优势植物进行重金属Hg的修复;除Pb外,其他元素滞留率均为正,说明在琵琶柴根部其都存在一定的耐受性;Zn、Cu主要来自地壳源,其他元素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尤其Hg受矿区扰动影响较大且污染严重。潜在生态危险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和植物Zn、Cu、Cr、Pb、As 5种元素污染相对较轻,Hg污染较为严重,琵琶柴中Cu、Cr、As分布规律相似,可能具有同源性,琵琶柴As与土壤As空间分布相似,矿区内部和下风向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主要区域。【结论】研究区土壤中超标的元素在琵琶柴中含量较低,同时琵琶柴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可作为优势种进行生态修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骆子璇  胡海波  贾西川  陈建宇  
以南京江北地区5片典型湿地池杉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底泥及不同营养器官中重金属铜(Cu)、锌(Zn)、铬(Cr)、铅(Pb)的含量,利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对池杉不同营养器官吸收重金属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片湿地池杉林底泥和各营养器官重金属元素含量大体表现为Zn>Cr>Cu>Pb,且4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未超过40,属于生态轻微危害;(2)池杉不同营养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树皮、树枝和树根重金属含量较高,树叶则普遍较低;(3)池杉各器官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为0.07~1.76,各器官对总重金属富集能力顺序为树枝>树根>树皮>树叶,各金属元素综合富集能力顺序为Zn>Pb>Cu>Cr,其中,树枝对Zn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为0.99,树根对Cu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为0.63,树皮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为0.62,而池杉树根、树皮、树枝对Cr的富集系数无显著差异;(4)池杉对这4种重金属元素的生物转移系数为0.27~2.48,各营养器官对重金属转移能力的排序为树皮>树枝>树叶。因此,池杉对底泥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家友  吴国爱  傅杨荣  张固成  王丰  
以海口湾海底沉积物、海水和水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As、Cd、Hg、Pb、Cu、Zn、Ni、Cr的含量,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生物浓缩因子及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评价了水产品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海口湾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海口湾水产品体内As、Cd、Hg、Pb、Cu、Zn、Ni、Cr的含量处于洁净状态,符合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生物对不同重金属有不同的富集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雄略  陈永华  刘文胜  陈展祥  张倩妮  
本研究以衡阳市某铅锌矿尾矿区为样地,首先选取了10个样方,进行多样性统计,然后,选取样地中长势良好且具有多度和频度优势的植物分析重金属的富集性。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出现植物15科41种,多为草本植物,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优势植物,两者占草本种数的60%。(2)采样地植物种类较为稀少,群落组成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生态较为脆弱,其中,各样方中样方四的植物多样性最佳,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E以及多样性指数H均为最高,也仅分别为2.299、0.724、1.813。(3)3个采样点中不同深度土壤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