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
- 2023(1330)
- 2022(1016)
- 2021(971)
- 2020(909)
- 2019(1847)
- 2018(1873)
- 2017(2832)
- 2016(1897)
- 2015(2034)
- 2014(1940)
- 2013(1877)
- 2012(1892)
- 2011(1683)
- 2010(1757)
- 2009(1498)
- 2008(1561)
- 2007(1415)
- 2006(1181)
- 2005(1027)
- 学科
- 学(4375)
- 管理(3788)
- 业(3772)
- 济(3578)
- 经济(3573)
- 企(2767)
- 企业(2767)
- 物(2241)
- 植(2153)
- 稻(2120)
- 植物(2115)
- 农(1863)
- 技术(1412)
- 农业(1348)
- 方法(1320)
- 生态(1303)
- 水产(1211)
- 及其(1192)
- 和(1147)
- 理学(1115)
- 生态学(1084)
- 业经(1070)
- 动物(1042)
- 数学(1027)
- 人事(1007)
- 人事管理(1007)
- 数学方法(993)
- 壤(970)
- 环境(970)
- 土壤(965)
- 机构
- 大学(28438)
- 学院(28279)
- 农(16442)
- 研究(14762)
- 科学(13798)
- 农业(13733)
- 业大(11338)
- 所(10287)
- 研究所(9850)
- 中国(9173)
- 农业大学(8940)
- 室(7996)
- 省(7891)
- 实验(7880)
- 业(7781)
- 实验室(7535)
- 重点(7199)
- 京(7019)
- 管理(6661)
- 理学(5949)
- 科学院(5928)
- 济(5918)
- 理学院(5796)
- 中心(5769)
- 经济(5743)
- 管理学(5476)
- 技术(5461)
- 管理学院(5454)
- 院(5286)
- 江(5278)
共检索到40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焱 张平 陈翔云 陈劲 吴婷 陈永亨
研究重金属铊对水稻种子萌发、根系生长、植株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铊在0.1~10.0mg/L浓度范围内,水稻种子均可萌发,但幼苗的胚根和胚轴生长受到显著抑制,5.0 mg/L为苗期抑制的有效临界浓度。植株叶绿素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均受到铊的抑制,铊对叶绿素b含量的抑制能力大于叶绿素a。可溶性糖含量在叶和根中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关键词:
铊 水稻 种子萌发 生长 生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昌江 丁浩男 潘荣庆 黄智刚
【目的】基于小空间尺度分析岩溶高背景值地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为综合防控稻田重金属污染和安全利用稻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广西德保县某水稻种植区的129个水稻土样品(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测定其pH及重金属镉(Cd)、铅(Pb)、铬(Cr)和砷(As)含量;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稻田土壤的污染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研究区域水稻土的重金属来源。【结果】研究区域水稻土的pH平均为7.46,Cd、As、Pb和C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7、11.65、24.57和121.45 mg/kg。4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排序为Cd(2.86)>As(0.56)>Cr(0.39)>Pb(0.15);69.00%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处于中污染水平,31.00%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轻污染水平;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排序为Cd>Cr>Pb>As;4种重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水稻土主要潜在生态风险来源为Cd,其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为92.89%。Cd、As和Cr元素含量分布主要呈西北高东南低特点,Pb含量分布特征为东南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较低。Cr和As的轻微富集可能与居民区污水和燃煤排放有关,Pb含量可能受交通运输来源影响,Cd污染可能受农业活动、大气沉降和居民生活活动多方来源影响。【结论】广西德保县129个点位水稻田土重金属Cd污染严重,As、Pb和Cr元素虽然有不同程度积累,但处于无污染水平;生态危害风险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与农业活动、大气沉降及居民生活污水和燃煤排放有关,Cd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达92.89%。因此,在水稻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中应重点关注土壤Cd的污染情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才林 杨小勇 孙锦荷 王泽港 罗时石 马飞 龚峥
应用酶活性测定和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 3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萌发种子中α,β-淀粉酶同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水稻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有所增高 ,而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则导致水稻各品种萌发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 (2 )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武育粳萌发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随重金属浓度的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并显著抑制 (尤其是 Hg2 + )扬稻 6号和汕优 81...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淀粉酶 水稻 种子萌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呈根 胡丹丹 吴建富 张添华 陈锋 李秋平
2014—2015年,分别以中嘉早17和五丰优T025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在氮、磷、钾养分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用量(0、450、750 kg/hm2)钢渣粉对双季水稻生长、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增施钢渣粉有利于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和产量,根系干质量增幅为10.1%25.8%,根系活力的增幅为14.3%29.4%,产量的增幅为4.6%6.2%;同时还能提高土壤pH值和有效氮、磷、钾、硅养分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平均增幅分别
关键词:
水稻 钢渣粉 产量 重金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佟倩 纪薇薇 沈洋 王紫 张秀双 魏晓敏
【目的】探讨硅对外源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玉米植株体内镉、锌含量及土壤中不同形态锌、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施用不同水平硅、锌、镉,其中硅的施用水平分别为0,4mg/kg,锌施用水平分别为0,300,700mg/kg,镉施用水平分别为0,3,10mg/kg,进行完全组合试验设计,共计1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于玉米种植后60d时取样,测定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玉米根、茎叶中镉、锌含量以及土壤中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锌、镉含量。【结果】在单一镉处理条件下,随着镉含量的增加,玉米根和茎叶中镉含量显著增加,加入硅能显著降低玉米幼苗...
关键词:
硅 镉 锌 复合污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历瑶 苏芳莉 孙权 李海福
为了研究芦苇不同部位在不同生育期对重金属锌的富集、转运及分布特征,利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综合实验基地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采用CODCr浓度分别为50,175,300mg·L~(-1)造纸废水灌溉,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出苗期、展叶期、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和成熟期)灌溉下,芦苇根、茎、叶和穗重金属锌含量、转运系数和各部位锌所占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芦苇各部位对重金属锌富集特征存在差异,根、茎和叶在各生育期灌溉下表现为300mg·L~(-1)>175mg·L~(-1)>50mg·L~(-1)>对照组,穗部表现为175mg·L~(-1)>300mg·L~(-1)>50mg·L~(...
关键词:
锌 富集 转运 分布 芦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家恩 许荣宝 全国明 赵本良
本研究通过大田小区对比实验,探讨了鸭稻共作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稻植株的高度和水稻地上部的生物量,但增大了水稻地下部的生物量和根冠比,有利于水稻地下部根系的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同时,鸭稻共作能提高水稻中后期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可防止水稻在后期的过早枯黄与衰败,从而增强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性能及其持续时间;鸭稻共作还能够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减少空(秕)粒数,提高水稻的实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鸭稻共作生态技术的生产实践与示范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晓慧 蔡昆争 葛少彬 陈国伟 刘阳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Cd)、锌(Zn)复合胁迫下,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硅(0,1.5,2.0,2.5 mmol/kg)对水稻幼苗生物量及地上部和地下部Cd和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Cd和Zn单一或者复合污染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硅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其中以硅浓度为1.5 mmol/kg时效果最好。硅处理能显著降低植株重金属Cd和Zn的含量,但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的效果存在差异。对于品种丰华占来说,降低幼苗Cd和Zn含量幅度最大的硅浓度分别为2.0~2.5 mmol/kg及1.5 mmol/kg;华航丝苗品种则在硅浓度为2.5 mmol/kg和2.0 mmol/kg...
关键词:
硅 镉 锌 水稻 生物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咏 王萍萍 张宁
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通过生物链放大作用进一步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作者综述了重金属对植物毒害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毒害作用的分子机理。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 毒害作用机理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金彪 周碧青 雷永程 李兆强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对南瓜、冬瓜、小白菜、红萝卜等30种植物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其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筛选出适用于重金属生物传感器研制的植物源POD和CAT.结果表明:南瓜皮中POD的活性最高,其次是白萝卜和黄豆芽(胚乳);黄豆芽(胚乳)中CAT活性最高,其次是小白菜、冬瓜皮和黄瓜皮等.不同植物中的POD和CAT的活性有差异,其对同一种重金属的敏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南瓜皮是较理想的POD酶源;冬瓜皮、青椒、黄豆芽(胚乳)则是较佳的CAT酶源.在本试验条件下,Cu和Hg对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Cu、Pb和Hg对CAT的活性也具有不同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玲
为探讨湿地植物种子在重金属污染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以17种临沂地区常见湿地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水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污水浓度的增加,萌发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除了芦苇、芦竹、风车草、黄菖蒲、灯芯草、泽泻和石龙芮,其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越高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且在T3和T4处理下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重金属污水对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的抑制;17种供试湿地植物种子普遍对重金属污水有一定的耐性;通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将供试植物在种子萌发期划分为耐重金属污水较好、中等和较差3种类型,其中黄菖蒲和黄花蔺耐性较差,12种植物耐...
关键词:
重金属污水 种子萌发 胁迫 湿地植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雪梅 俞炳杲
多胺在水稻种子萌发初期的变化和作用收稿日期:19950829黄雪梅,俞炳杲(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THEROLEOFPOLYAMINESINTHEEARLYGERMINATIONOFRICESEEDSHuangXuemei,an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晓兰 罗宽 黎定军 戴良英
为延长杂交稻种子的寿命,自行研制了杂交稻种子保活剂,将其处理威优46,威优56和培两优288等杂交稻种子,并对种子保活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号配方B浓度种子保活剂可作为杂交稻种子维持其活力、杀灭病菌和促进发芽的优选配方.经此配方处理的杂交稻种子贮存一年半后,其电导率,呼吸强度,MDA含量均低于未处理种子,SOD酶活性高于未处理种子.
关键词:
杂交稻种子 种子活力 种子保活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熙君 冷雪梅 张旭辉 应多 刘晓雨 郑聚锋 卞荣军 李恋卿 潘根兴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后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环境污染修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苏南地区长期Cd/Pb污染和邻近未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对照无污染土壤(P0)、低污染土壤(P1)和高污染土壤(P2)3种土壤,每种土壤分别设置施用量为0(C0)、10 g·kg~(-1)(C1)和20 g·kg~(-1)(C2)的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进行为期60 d的恒温恒湿室内培养试验,对比分析施用生物质炭对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中CO_2-C释放动态、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库含量和激发效应的影响。[结果]添加生物质炭能够显著增加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水稻土CO_2排放,其中未污染和低污染土壤施加生物质炭后其CO_2的释放速率及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高污染土壤。相比于污染土壤,施加生物质炭对未污染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的增加影响更显著;P1土壤低炭和高炭处理分别比原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23.1%和27.1%,P2土壤增加49.7%和41.7%;P1土壤低炭和高炭处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6.9%和200.2%,P2土壤增加22.2%和45.8%;施炭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施用生物质炭对各处理土壤产生负激发效应,且在低污染土壤中表现最为显著;生物质炭抑制土壤本底碳的矿化,促进土壤原有有机碳的稳定性。[结论]施用生物质炭可提高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中有机碳的累积量,增加土壤中活性碳库的组分,抑制土壤中原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存在显著的负激发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苏以荣 向万胜 何电源
施用四种炉渣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显著,土壤有效硅和稻草中硅的含量明显提高。盆栽试验表明,施用黄磷渣对土壤有效锰、铅、镉的影响不明显;施用锰矿炉渣能显著报高土壤中有效锰的含量,植株中锰含量亦增加,土壤有效铅和有效镉有所增加,但与施用量不成比例。田间试验表明,应用锰矿炉渣能增加土壤有效锰的含量,但对铅、镉没有影响,其他三种炉渣硅肥施入大田,对土壤有效锰、铅、镉的影响均不明显。
关键词:
炉渣硅肥,肥效,重金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