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4)
2023(10456)
2022(9414)
2021(9065)
2020(7642)
2019(18055)
2018(18222)
2017(35530)
2016(19341)
2015(21958)
2014(22032)
2013(21573)
2012(19414)
2011(17386)
2010(17451)
2009(15757)
2008(15112)
2007(12931)
2006(11124)
2005(9524)
作者
(55153)
(45480)
(45308)
(43208)
(29022)
(21903)
(20508)
(18074)
(17360)
(16228)
(15698)
(15159)
(14412)
(14345)
(14028)
(13766)
(13713)
(13677)
(12923)
(12916)
(11351)
(11081)
(11045)
(10336)
(10189)
(10180)
(10078)
(10007)
(9203)
(8992)
学科
(75161)
经济(75082)
管理(54536)
(50805)
(43179)
企业(43179)
方法(39500)
数学(34768)
数学方法(34091)
(18862)
中国(17657)
(16790)
(16731)
业经(16261)
理论(14384)
地方(14176)
(12712)
贸易(12706)
农业(12566)
(12445)
(12340)
技术(11702)
(11669)
环境(11332)
(10989)
财务(10900)
财务管理(10880)
(10389)
教育(10300)
企业财务(10192)
机构
大学(269320)
学院(268148)
管理(110188)
(99140)
经济(96835)
理学(96690)
理学院(95658)
管理学(93583)
管理学院(93124)
研究(83936)
中国(61156)
(57364)
科学(55562)
(43419)
业大(41976)
(41954)
(41467)
研究所(38585)
中心(38122)
(37229)
北京(36183)
财经(35851)
(35404)
师范(35068)
(32585)
农业(32490)
(31077)
(31060)
技术(29639)
师范大学(28286)
基金
项目(190444)
科学(148692)
研究(137605)
基金(137023)
(119421)
国家(118451)
科学基金(102058)
社会(83630)
社会科(79198)
社会科学(79175)
(75071)
基金项目(72981)
自然(68832)
自然科(67234)
自然科学(67220)
自然科学基金(65956)
教育(64136)
(63159)
资助(57993)
编号(57079)
成果(45517)
重点(42169)
(41078)
(39336)
(39203)
课题(38961)
科研(36805)
创新(36571)
大学(35501)
项目编号(35356)
期刊
(103399)
经济(103399)
研究(73978)
中国(46276)
学报(43554)
科学(40143)
管理(39791)
(36959)
大学(32847)
教育(32092)
(31363)
学学(30889)
农业(26232)
技术(25161)
(18479)
金融(18479)
业经(17997)
财经(16401)
经济研究(16310)
图书(15454)
科技(13924)
理论(13817)
(13761)
(13642)
问题(13216)
技术经济(13203)
实践(13006)
(13006)
统计(12418)
(12246)
共检索到372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亮  肖生苓  
以重载纤维模塑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通道温度传感器和称重法测定材料不同位置的温度与含水率变化,研究了重载纤维模塑材料热压成型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材料内部温度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热压过程中,重载纤维模塑材料芯层温度变化包含快速升温、过渡、温度维持和后升温4个阶段;浆种木素含量越低,升温段的升温速率越快;提高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均会导致芯层汽化温度升高,降低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或定量均能缩小表层与芯层温度差;热压过程中,重载纤维模塑板坯由表层至里层,温度逐渐降低,含水率逐渐升高;芯层温度与热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亮  肖生苓  唐杰  
以一种新型重载纤维模塑托盘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模拟分析与结构优化。通过ProE软件对重载纤维模塑托盘进行建模,在ANSYS软件中对其整体与局部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并优化托盘结构。结果表明:正六边形面孔的面板最大应力最小,面孔的优化尺寸为面孔深度22 mm、壁厚6 mm、拔模角度2°、倒角半径6 mm。支腿的优化尺寸为拔模角度2°、厚度25 mm和倒角半径15 mm。优化的重载纤维模塑托盘在6 t均布静载荷作用下,所受到最大应力为41.86 MPa,小于重载纤维模塑材料极限应力。正六边形面孔板具有更好的承载性能;影响面孔与支腿结构单元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拔模角度和厚度;优化后的重载纤维模塑托盘结构强度能够达到重载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刚  张京发  王伟宏  王清文  
木塑复合材料属于生物质复合材料的范畴,是一种无毒、可循环利用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从20世纪末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产业化发展。但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偏低,特别是韧性差,导致应用领域偏窄,是目前制约木塑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表明,将纤维添加到木塑复合材料中形成多元结构复合材料,可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概述了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按天然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非金属纤维、金属纤维4大类归纳了常用作增强复合材料的纤维,综述了采用玻璃纤维、矿物质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和天然纤维素纤维等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增强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清文  欧荣贤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致力于将木质纤维材料转化为热塑性材料的改性研究,近年来进一步提出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的学术理念并开展相关研究。本文简要综述木质纤维材料的热塑性改性研究进展和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相关的材料特性。从深入分析木质纤维材料的黏弹性及其与主要组分的结构性质关系出发,阐述在基本保持木质纤维材料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进行塑性加工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动态塑化和木塑复合等方法实现塑性加工之可能的技术途径,为木质纤维材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探索新的加工生产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文静  王正  
研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聚苯乙烯(PS)共混制备的塑料合金的性能并用不同制备条件的塑料合金与木纤维复合形成塑料合金/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该种复合材料的外观质量及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例与共混温度对制备的塑料合金熔体流动性、力学强度有较显著影响。塑料合金/木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塑料合金共混比例及共混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2种塑料在共混比为50/50,共混温度为200℃时,形成的塑料合金与木纤维具有相对最好的相容性和最好的材料外观质量与力学性能。DMA试验表明:塑料合金/木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明显优于相应的塑料合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黎  王正  张双保  常亮  张桂兰  
该文利用氧指数测定仪、锥形量热仪测定了木纤维/回收塑料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并与普通纤维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和普通纤维板相比,木纤维/回收聚氯乙烯复合材料从点燃时间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上表现为热稳定性很差,而热释放速率和平均有效燃烧热等性能较好;木纤维/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其他燃烧性能都表现很差;②回收聚丙烯和聚氯乙稀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相比,前者热稳定性好,但总体表现为火灾危害性更大;③木纤维/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在加入偶联剂PAPI后改变了的燃烧特性,表现为点燃时间延长、有效燃烧热降低、热释放速率提高.如将木塑复合材料用作室内建筑装饰材料,须考虑对其进行阻燃处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瑜莹  肖生苓  李石磊  
本研究以木纤维、木粉、发泡剂、胶黏剂等为原料,采用微波成型工艺制备木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配比对木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材料配方。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出基于微波成型工艺的木纤维多孔缓冲材料最佳配方为木纤维用量6.8%,加水量61.8%,AC用量1.6%,木粉用量9.0%,由此配方制得试样的密度为1.47×105 g·m-3,0.17 MPa应力所对应的缓冲系数为6.52,平均回弹率为75.6%。与传统热压成型工艺相比,微波成型工艺可以降低98%以上的能耗,对工业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婷   任津源   彭尧   曹金珍  
【目的】阐明不同竹纤维粒径和原料配比对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石竹塑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碳酸钙、竹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在控制竹纤维粒径(40目、80目和120目)与原料配比的基础上,制备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考察其物理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熔融指数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行表征。最后,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与相关性能要求,为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建议。【结果】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下降,而密度则呈上升趋势。竹纤维粒径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竹纤维粒径为80目,碳酸钙和竹纤维添加量分别为5%和4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优,分别为36.09 MPa、62.6 MPa和4.30 GPa。碳酸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不大。此外,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熔体流动性均有所改善。当碳酸钙添加质量占比为20%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6.50 g/10 min,比未添加组提高了8.98%,加工性能得到改善。【结论】选用80目竹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优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添加碳酸钙后,复合材料的原料成本可降低1.63%~6.54%,且其相关指标仍远高于行业标准要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正  赵行志  郭文静  
该文利用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 3种回收塑料与木材纤维复合制备复合材料 ,分析不同回收塑料种类、木材纤维与塑料不同质量比和热压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回收塑料中回收聚苯乙烯塑料性能最好 ,回收聚丙烯塑料其次 ,回收聚乙烯塑料最差 .木塑质量比 5 0∶5 0效果最好 .塑料含量低时 ,内结合强度和拉伸强度低 ,吸水厚度膨胀率高 ;塑料含量过高时 ,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 .热压温度在1 90℃效果最好 .温度过低时 ,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内结合强度较差 ;温度过高时 ,木材纤维降解加剧 ,塑料少量溢出 ,性能反而有所下降 .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强  李建章  鹿振友  
该文探讨了制造木纤维/岩棉纤维复合材料时,纤维长度、岩棉纤维用量、密度、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岩棉纤维和木纤维混合,制造木纤维/岩棉纤维复合材料是可行的;木纤维长度、产品密度、岩棉纤维用量是影响复合板材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木纤维长度的增大,产品的静曲强度提高、内结合强度降低;随着密度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线性比例增大;随着岩棉纤维用量的加大,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线性比例降低、阻燃性能呈线性比例增大;在实验选定的参数范围内,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产品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张双保  赵立  高黎  陈勇平  
采用迁移施加BZ - 2号表面处理剂方法对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改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施加表面处理剂BZ - 2号 0~ 2 % ,不仅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而且还使其耐老化性能得到了提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尚娜娜  叶晓  黄丽霜  金贞福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热分析法探讨在热压过程中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材加工剩余物蒸爆纤维木质素(SEBPL)结构变化规律,为确定热压工艺及研究无胶黏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①竹材加工剩余物蒸爆纤维木质素高于竹粉磨木木质素(MBL)。竹无胶纤维板木质素(SEBBL)低于SEBPL,表明部分低分子量的木质素在热压过程中形成木质素-木质素聚合物或木质素-多糖复合体(LCC)。②SEBPL保留了木质素芳香环的结构特征,但蒸爆过程中木质素侧链的酯键、醚键断裂,形成游离的酚羟基,使蒸爆纤维木质素游离酚羟基含量增加。③SEBBL分别在115℃和200℃附近有2个玻璃态转化的吸热峰。在2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鲁民  
After 20 years of systematic studies,15 subfamilies,38 genus and 104 species of braconid wasp in Hunan province are recorded.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on both male and femal genitalia of Aridelus hunanensis You,Xiong et Zhou and Aridelus rutilipes Papp,and on both male genitalia of Streblocera f...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卫华  王正良  陶伟康  刘星星  龙重香  
通过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原位增容HDPE/木纤维(WF)复合材料,研究马来酸酐(MA)和苯乙烯(S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A用量的增加,原位增容HDPE/WF复合材料的冲击和拉伸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当MA用量为1.5 phr时达到最大值,与无增容的HDPE/WF复合材料相比,最大分别提高了143%和45%;St的用量对HDPE/W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规律,当St与MA的摩尔比为1.5:1时,HDPE/WF复合材料的冲击和拉伸强度与没有添加St的复合材料相比分别增加了112%和39%;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示,原位增容HDPE/WF复合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珂珂  雍宬  孙恩惠  黄红英  曲萍  徐跃定  陈玲  孙倩  关明杰  
【目的】探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纤维及其与脲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秸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接种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水稻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变化,测试并对比未经生物改性处理秸秆纤维(S_0)、经生物改性处理5(S_5)和10 d (S_(10))秸秆纤维的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制备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F_0、F_5、F_(10),比较不同生物预处理时间下秸秆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改性处理后秸秆表面的硅和蜡等物质被去除,但较长的生物改性处理时间(10 d)会破坏秸秆纤维自身结构。相比于S_0和S_(10),S_5的纤维素相对含量最高,为37.99%,结晶度也最好,为47.8%。3种秸秆基复合材料中F_5疏水性最好,表面能最低,冲击韧性最大(7 665.64 J·m_(-2));F_(10)抗弯性能更好,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7.73和20 354 MPa,相比F_0分别提高了59.00%和50.17%。【结论】生物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秸秆纤维的表面性质,提高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生物改性处理5 d的秸秆纤维更好,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优良。图4表1参2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