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9)
2023(4654)
2022(3945)
2021(3263)
2019(5814)
2018(5779)
2017(10791)
2016(5790)
2015(6616)
2014(6732)
2013(6882)
2012(6857)
2011(6552)
2010(6947)
2009(6745)
2008(6444)
2007(5969)
2006(5872)
2005(5688)
2004(5008)
作者
(18381)
(15482)
(15444)
(14963)
(10056)
(7292)
(7023)
(5934)
(5914)
(5588)
(5554)
(5168)
(5148)
(5049)
(4904)
(4848)
(4554)
(4518)
(4449)
(4241)
(4092)
(3793)
(3750)
(3661)
(3625)
(3506)
(3366)
(3257)
(3166)
(3059)
学科
(51632)
经济(51593)
管理(16561)
地方(15506)
方法(12442)
(12050)
地方经济(11800)
数学(11064)
数学方法(10975)
中国(10279)
(9369)
企业(9369)
(8729)
业经(8294)
(7627)
(7169)
经济学(6474)
(6352)
金融(6352)
(6165)
(6062)
银行(6060)
环境(5948)
(5911)
(5742)
(5273)
农业(5108)
(4951)
产业(4907)
资源(4529)
机构
大学(94964)
学院(94471)
(51970)
经济(50975)
研究(37853)
管理(32135)
中国(30084)
理学(26201)
理学院(25881)
管理学(25482)
管理学院(25287)
(23024)
(19980)
科学(19848)
(19107)
经济学(17647)
财经(17487)
中心(17190)
研究所(16821)
(16535)
(15594)
经济学院(15442)
北京(13203)
(13054)
(12721)
(12669)
财经大学(12586)
(12286)
(12239)
师范(12157)
基金
项目(52495)
科学(41313)
研究(39341)
基金(38294)
(32559)
国家(32302)
社会(27510)
科学基金(27422)
社会科(26164)
社会科学(26159)
(19961)
基金项目(18990)
教育(17393)
资助(16524)
(16100)
自然(15338)
自然科(14963)
自然科学(14959)
自然科学基金(14675)
编号(14634)
(12989)
成果(12981)
(12406)
经济(12295)
重点(12050)
国家社会(11982)
(11604)
发展(11206)
课题(11188)
(11057)
期刊
(70038)
经济(70038)
研究(37278)
中国(20854)
(17681)
管理(14718)
(12809)
金融(12809)
经济研究(12284)
学报(12147)
(12088)
科学(11531)
财经(10196)
大学(9817)
技术(9309)
学学(9195)
(9028)
问题(8744)
业经(8497)
教育(8148)
农业(7451)
技术经济(6815)
(6448)
统计(6242)
世界(6131)
经济问题(5715)
国际(5712)
经济管理(5287)
(5132)
改革(5129)
共检索到16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频  杨虎涛  
稳态经济观从物质与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主张在自然和社会经济两系统中均保持低流通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稳态经济观潜在的反消费主义与反技术万能倾向,它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理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有必要反思并从稳态经济理论中汲取营养。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并不富裕的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算物质的回收利用账,更要算能量账和低熵物质的成本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晴  
本文研究了生态经济学中稳态经济的问题。文章首先界定了"增长"与"发展"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区别。其次讨论了稳态经济三个标准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实现稳态经济的操作办法。同时,作者从资源的稀缺性尤其是人们对使用者成本的忽视方面指出稳态经济实现的困难性。最后,作者陈述了稳态经济在道德伦理与社会公平方面的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继斌  
山西经济发展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佳的战略机遇期和滚滚而来的经济热浪。在这种形势下,山西要冷静和客观的把握机遇,着重解决好经济结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问题,"三农"问题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建荣  浦徐进  
文章在介绍稳态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说明,在缺乏合理政策机制的前提下,自利性的经济个体往往不会自觉地参与稳态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因此政府的政策激励是必须的。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如何制订促进区域稳态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政策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振华  余秀华  
在环境污染和资源衰竭大危机中,由于现有经济系统体系的困境,传统的线性经济不能良性发展。文章提出企业在稳态循环经济的基础下进行环境经营,可以克服传统线性经济发展的不足,实现资源利用由"摇篮"到"摇篮"的经济。接着对于这种环境经营理念进行分析,指出既有动力又有阻力,但顺应是环境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行巧  
衡量经济"冷热"的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就总体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有余,而稳定不足。由于周期性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近1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至今仍委靡不振。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高经济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是经济走向成熟和稳定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为此而做出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明水  胡晓鹏  杨勇  邹永广  王韧  刘华军  陈钢华  王学基  陈世华  林娟  张宏磊  
数字经济时代,以传统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旅游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数字平台中一些非传统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注意力资本并转换成旅游流,极大地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内容和边界。流量经济应运而生,既深刻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也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访谈表明:流量经济的形成并非偶然现象,流量传播虽然引致注意力资本规模的扩张从而带动旅游发展,但旅游业的发展核心还在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质量、政府的支持与保障等;流量经济驱动旅游供给和需求要素的重新组合、集聚和扩散,快速地迎合了旅游者个性化需求,而旅游地是否能随旅游需求变化而调整服务供给能力就成为流量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和机制;推动流量经济赋能旅游地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建立旅游地品牌,亦可充分利用流量经济的空间效应,推动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流量经济引爆旅游热潮后,也需要冷静思考短期热点与长期投入之间的资源错配、环境负面效应、文化冲突与矛盾等问题,走出一条“长红”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文英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稳态经济零增长率符合物理学中惯性定律揭示的物体运动规律,是经济形式的惯性运动。运用物体的惯性定律和惯性属性解释稳态经济零增长率,得出稳态经济零增长率与低碳经济相契合以及经济体小发展快的结论。从长期的经济运动分析,稳态经济零增长率连接着两轮不同增长方式的经济增长阶段。要充分利用稳态经济零增长率,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我国制定优先发展经济体小的中西部开发战略;在稳态经济零增长阶段着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解决社会经济矛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如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面对来势凶猛的这场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但由于现实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市场失灵与经济剧烈波动的周期性,政府进行干预或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救市"应以尊重经济规律、完善市场机制为前提。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和预测经济周期性变化,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预见能力,切忌盲目跟风与干预过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晓辉  
近年来我国PPP模式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PPP市场。当前形成的"PPP热",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性看待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要关注可能引发的新风险,要着眼于建立促进PPP模式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强  
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中国现实的一大难点问题,更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其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影响所及,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上自党政领导,下到普通百姓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理论界、新闻界也纷纷聚焦于此,使再就业一时成为社会各界的时髦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晓辉  
近年来我国PPP模式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PPP市场。当前形成的"PPP热",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性看待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要关注可能引发的新风险,要着眼于建立促进PPP模式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永胜  
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能量和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反全球化运动促使人们去反思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这种反思将会促进人们去解决以前忽略的许多因素,并推动国际规则的进一步完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