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9)
- 2023(8346)
- 2022(6705)
- 2021(6179)
- 2020(4882)
- 2019(10717)
- 2018(10405)
- 2017(19815)
- 2016(10282)
- 2015(11029)
- 2014(10541)
- 2013(9904)
- 2012(8788)
- 2011(7908)
- 2010(7799)
- 2009(7219)
- 2008(6908)
- 2007(5904)
- 2006(5084)
- 2005(4525)
- 学科
- 济(38556)
- 经济(38521)
- 管理(26437)
- 业(24956)
- 企(20359)
- 企业(20359)
- 贸(19185)
- 贸易(19178)
- 易(18634)
- 方法(15837)
- 数学(13013)
- 数学方法(12850)
- 农(10717)
- 中国(10346)
- 业经(9848)
- 财(9639)
- 地方(8554)
- 学(8188)
- 制(7223)
- 关系(7002)
- 出(6921)
- 理论(6858)
- 农业(6799)
- 环境(6769)
- 银(6472)
- 银行(6465)
- 务(6340)
- 财务(6327)
- 财务管理(6316)
- 产业(6260)
- 机构
- 学院(139860)
- 大学(135245)
- 济(58563)
- 经济(57433)
- 管理(48789)
- 研究(47818)
- 理学(42347)
- 理学院(41845)
- 管理学(41007)
- 管理学院(40755)
- 中国(34837)
- 科学(29110)
- 京(27356)
- 财(25685)
- 所(23766)
- 农(22410)
- 研究所(21699)
- 中心(21205)
- 财经(20859)
- 江(20145)
- 业大(19952)
- 经(18945)
- 经济学(18651)
- 范(18556)
- 师范(18362)
- 院(18093)
- 农业(17773)
- 经济学院(16995)
- 州(16594)
- 北京(16409)
- 基金
- 项目(96328)
- 科学(75993)
- 研究(70543)
- 基金(70030)
- 家(61616)
- 国家(61159)
- 科学基金(52195)
- 社会(45639)
- 社会科(43471)
- 社会科学(43457)
- 省(38256)
- 基金项目(36545)
- 自然(33239)
- 自然科(32520)
- 自然科学(32511)
- 教育(32196)
- 自然科学基金(31900)
- 划(31680)
- 编号(28407)
- 资助(27963)
- 重点(22257)
- 成果(21967)
- 发(21830)
- 创(20683)
- 部(20582)
- 课题(19748)
- 性(19657)
- 国家社会(19388)
- 创新(19360)
- 科研(18801)
共检索到202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卫东 盖新哲 马曼
近年来,我国外贸呈现货物贸易顺差缩水较快、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下降的趋向,我国可能面临经常账户赤字进而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的风险已不容忽视。从国际经验看,在贸易顺差中成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较多,在贸易逆差中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则很难复制。因此,当前阶段维持适度贸易顺差格局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为关键。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应坚持出口大国强国政策目标,厘清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家胜 祁春节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两个实际经济变量模型,对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直接原因,而人口红利、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行为扭曲、金融抑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我国农产品贸易已进入"逆差时代",而园艺类农产品仍保持顺差,其对平衡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作用日益关键。本文以柑橘为例,采用1996-2009年间的贸易数据,利用市场广度、价格和数量的三维分解模型,对其贸易顺差来源进行了结构分解,研究了三者对总顺差的贡献程度,并由此分析了我国柑橘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市场广度顺差和数量顺差是总顺差的来源,价格基本上为逆差,但此结构并非始终稳定;以西班牙为参照,我国柑橘贸易顺差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柑橘维持贸易顺差的途径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前提下的数量顺差和市场广度顺差的扩张,并适度调控价格顺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崇曦农 刘晶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贸易顺差的深层次原因及要素价格与贸易顺差的微观形成机制,提出我国较大的贸易顺差是不会持续存在的。随着要素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加工贸易的渐进转型,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会逐渐下降并稳定于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长期均衡水平。在此建议,要使我国现阶段积累的贸易顺差回归并稳定于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长期均衡水平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应从宏观层面,重点着手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尤其要保持实际工资的合理增长,最终从价格机制上迫使企业优化生产要素的使用,促进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可持续性 要素价格扭曲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马杰 辛星 钱劲宇
基于Buffer Stock模型,建立中国外储增长与汇率关系的初始模型,借鉴RS模型,考虑汇率升/贬对储备增长的两种不同信号效应,通过协整检验和导入误差修正项,进一步改进初始模型。实证表明,贸易波动率对储备需求的影响,较外储持有机会成本的影响要大得多,这揭示了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负面效应;研究还发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储规模的抑制效应远大于卢比升值对印度外储规模的抑制效应,反映了人民银行面对本币升值时会更积极地干预汇市;与印度卢比贬值能够增加外储不同,人民币贬值却对中国外储规模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国提出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没有必要继续对汇率变动进行不对称干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春玲
较小的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与特殊的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外贸结构使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不大,相关的实证文献的研究也证实这一结论。而我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内外储蓄率的巨大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贸易顺差的大幅上升。
关键词:
贸易收支 升值 加工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磊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一)1994年以后持续出现贸易顺差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1985年贸易逆差甚至达到149亿美元。1991年我国贸易顺差只有81亿美元,1992年为44亿美元,1993年又出现逆差为122亿美元。1994年以后则持续出现贸易顺差,规模逐步扩大。1997年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达到404亿美元和435亿美元,2001年我国加入WTO当年顺差为225亿美元,2004年为321亿美元,2005年猛增到1020亿美元,2006年超过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2981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晓唯 张璐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美国及东亚诸国对华产业转移所导致的产业内贸易,其实质是我国国内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此引发了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
关键词:
中美贸易顺差 协整性分析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殷功利 朱永军
在统计描述中国1990-2010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关系典型事实的基础上,利用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技术,对中国贸易顺差可持续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之间具有包含截距项和斜率项都发生了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贸易顺差具有弱可持续性,出口由于受到进出口间长期均衡关系的约束,其偏离均衡会在下一期得到修正。因此,旨在调节贸易收支(外部)基本平衡的政策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侯金良
截止2008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16 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连续13年贸易顺差如今能否持续引起了多方讨论。预测分析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贸易顺差是可以持续的,主要支撑因素有:我国经济继续保持8%增长势头所确立的基本面支撑,政策调整使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并接近加工贸易水平,我国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显示出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等。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比较优势 贸易壁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为了更好地反映我国贸易顺差背后的真实利得,本文借鉴"国民贸易差额"的概念,将海关统计的名义顺差按照所有权原则调整为国民贸易顺差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只是名义顺差大国;从所有权角度来看,中国是国民贸易逆差国。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国对外贸易数量虚幻与福利实质的异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长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和第二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制造业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柱性作用。当下,中美贸易战不断升温,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文章通过梳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探讨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中美贸易争战 制造业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振东 董家佳 尚瑜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的传递贸易新模式。具体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的视角出发,构建大样本微观计量模型,依次对POT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二元边际增长、目的国市场竞争强度与POT企业出口结构调整、POT企业的质量筛选机制与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这种新贸易模式促进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立足微观、宏微观结合"加速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振东 董家佳 尚瑜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的传递贸易新模式。具体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的视角出发,构建大样本微观计量模型,依次对POT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二元边际增长、目的国市场竞争强度与POT企业出口结构调整、POT企业的质量筛选机制与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这种新贸易模式促进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立足微观、宏微观结合"加速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思雨 吴红梅
近年来,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纷纷出台限制或者禁止原木出口的政策,这对研究原木贸易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首次采用生态信息法定量分析原木贸易的可持续性。先详细介绍生态信息理论,以自然资源型的商品-木质林产品中的原木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2003-2017年间,全球原木贸易进出口额前20个国家原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原木贸易的系统总吞吐量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代表着原木贸易处于增长态势;而表示原木贸易可持续性的α指标逐年下降。从全球经济因素和各国贸易政策因素出发,论述原木贸易可持续性下降的原因,并给出中国应对原木贸易问题应该加强人工林建设、进口来源国多样化等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性 原木贸易 生态信息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