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5)
- 2023(9109)
- 2022(7586)
- 2021(7076)
- 2020(5768)
- 2019(12990)
- 2018(12616)
- 2017(24583)
- 2016(13336)
- 2015(15050)
- 2014(15201)
- 2013(15080)
- 2012(14536)
- 2011(12927)
- 2010(13645)
- 2009(12899)
- 2008(13057)
- 2007(12086)
- 2006(11193)
- 2005(10249)
- 学科
- 济(73965)
- 经济(73907)
- 管理(45523)
- 业(38721)
- 企(31617)
- 企业(31617)
- 财(27758)
- 方法(22673)
- 地方(20120)
- 数学(19751)
- 数学方法(19469)
- 中国(18378)
- 农(16814)
- 制(14545)
- 学(13623)
- 业经(13572)
- 财政(13490)
- 地方经济(13086)
- 务(12811)
- 财务(12792)
- 财务管理(12749)
- 企业财务(12084)
- 策(11352)
- 政(11036)
- 农业(11009)
- 体(10762)
- 贸(10648)
- 贸易(10641)
- 银(10301)
- 银行(10288)
- 机构
- 学院(196985)
- 大学(195298)
- 济(93185)
- 经济(91299)
- 管理(71779)
- 研究(71247)
- 理学(60226)
- 理学院(59545)
- 管理学(58537)
- 管理学院(58165)
- 中国(56360)
- 财(50941)
- 京(40744)
- 科学(39893)
- 所(36485)
- 财经(35799)
- 江(32312)
- 经(32205)
- 研究所(31948)
- 中心(31927)
- 经济学(29686)
- 农(28764)
- 北京(26302)
- 经济学院(26237)
- 财经大学(25703)
- 范(24996)
- 院(24968)
- 州(24835)
- 师范(24815)
- 业大(23907)
- 基金
- 项目(115394)
- 科学(90865)
- 研究(87036)
- 基金(83575)
- 家(71246)
- 国家(70622)
- 科学基金(60575)
- 社会(57075)
- 社会科(54070)
- 社会科学(54057)
- 省(44264)
- 基金项目(42220)
- 教育(39682)
- 自然(36633)
- 划(36350)
- 自然科(35807)
- 自然科学(35799)
- 资助(35672)
- 自然科学基金(35133)
- 编号(34839)
- 成果(30535)
- 部(26088)
- 发(25965)
- 重点(25912)
- 课题(25014)
- 国家社会(23700)
- 性(23401)
- 创(22966)
- 教育部(22789)
- 人文(22182)
共检索到329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姜作培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迫切需要国家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予以支持配合。文章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的运行现状以及调整、完善财政政策的取向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建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李迎海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孙文学李迎海一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其主要表现是:投入多产出少,投资效果差;劳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生产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产业结构不平衡,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劳动者文化程度不高,劳动素质较低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陈琳
本文讨论未来新形势下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问题。我们认为,财政政策的目标应从现有的需求管理转向供给推动,与此同时,这种以供给推动为主要目标的财政政策可以比现在更为积极。这种以供给推动为主要目标的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为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保障。当中国经济能维持持续的高速增长时,债务问题则无需过虑。
关键词:
供给推动 增长方式转型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课题组
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深入研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财政政策,"财政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课题组"通过深入分析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因和问题,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本期"专题报道"摘要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的重点内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胡容邦 陈柏源 田慧丽 李德伟 李小亚
文章就四川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和原因,分别从农业、工业、流通企业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农业的投入,工业的投资结构与投资总量,流通企业的布局和竞争秩序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具体的财政对策:(1)四川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保证农业投入。(2)四川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区别对待,对经济较发达地区要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对老、少、穷地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其经济发展。(3)四川流通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重点在于树立市场观念,合理布置流通网点,促进市场正当竞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作培
论投资政策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江苏南通市委党校姜作培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结合是通过投资实现的,投资总量、结构和布局状况,对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从投资政策的角度,就我国增长方式转变中投资政...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闵维方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一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模式。二是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必要的基础。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收入分配的公平,尤其是提高经济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为通过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文章最后强调,要实现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方式 教育质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邦驰 余小林
论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邦驰余小林一、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相关性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投资存在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财政投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如何?财政投资应该退出竞争性产业吗?这些都是当前颇有争议的热门话题。目前,一些同志从“公共财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晓达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分配应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的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有从要素利用方式、要素投入取向、发展目标取向、产出效益取向、发展地域取向、要素组合结构等不同方面的不同表述,概括起来,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马克思曾将其高度概括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原苏联经济学家在60年代又将这两种类型表述为粗放增长方式和集约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苏大军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其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倾斜性产业政策,并依此产业政策及所确定的重点产业而施以相应的微观财政政策。其政策导向对同一时期的各产业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注意了各种政策工具的协调性。明确微观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的关系是日本政府发展经济的明智之举,其利用产业政策非指令性的诱导性,充分发挥微观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从而把握住了对经济全局的宏观调控,实现了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格雷戈里等分别测算了英、法等国家的经济增长总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估算当时政府的财政收入。所以说,衡量政府财政能力是早期估算一国经济增长的本源要义。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演进过程,经济增长理论不断丰富,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学说,发展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再到索洛的"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