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5)
2023(13901)
2022(11969)
2021(11010)
2020(9200)
2019(21291)
2018(21213)
2017(40326)
2016(22201)
2015(25430)
2014(25845)
2013(25612)
2012(24557)
2011(22446)
2010(23044)
2009(21744)
2008(22006)
2007(20410)
2006(18229)
2005(16863)
作者
(67367)
(56524)
(56377)
(53698)
(35956)
(27168)
(25776)
(21989)
(21453)
(20367)
(19408)
(19033)
(18224)
(18074)
(17788)
(17418)
(17053)
(16736)
(16467)
(16375)
(14436)
(14101)
(13708)
(12949)
(12905)
(12802)
(12685)
(12645)
(11578)
(11359)
学科
(98338)
经济(98145)
管理(65947)
(62139)
(50683)
企业(50683)
方法(38332)
数学(31440)
数学方法(31029)
中国(29798)
(28616)
(25894)
地方(24635)
业经(23779)
(23427)
(20821)
农业(18670)
(17748)
贸易(17735)
(17572)
银行(17533)
(17118)
(16864)
金融(16859)
(16848)
(16781)
理论(16291)
(15349)
环境(14905)
(14897)
机构
大学(330905)
学院(330116)
(135237)
经济(132115)
管理(120171)
研究(118233)
理学(101203)
理学院(99927)
管理学(98100)
管理学院(97464)
中国(90926)
科学(72356)
(72132)
(66836)
(62080)
(58910)
研究所(55446)
中心(53962)
(53769)
财经(50898)
业大(48134)
北京(46342)
农业(45947)
(45916)
(45769)
师范(45452)
(42523)
(42013)
经济学(41381)
(38602)
基金
项目(206111)
科学(160748)
研究(152240)
基金(146606)
(127262)
国家(126097)
科学基金(106547)
社会(96922)
社会科(90814)
社会科学(90782)
(81688)
基金项目(76974)
教育(70373)
(68566)
自然(66600)
自然科(64999)
自然科学(64979)
自然科学基金(63821)
编号(62823)
资助(60224)
成果(53609)
(48456)
重点(46957)
(45816)
课题(44768)
(42090)
(40453)
创新(39446)
国家社会(39048)
科研(39041)
期刊
(164624)
经济(164624)
研究(104117)
中国(76550)
(56097)
(53878)
学报(53521)
科学(48608)
管理(46193)
教育(41351)
大学(40609)
学学(37919)
农业(37344)
(34625)
金融(34625)
技术(29187)
业经(26998)
财经(26267)
经济研究(25381)
(22618)
问题(21543)
(19595)
(17253)
(16942)
技术经济(16670)
图书(16289)
理论(15511)
世界(15318)
商业(15007)
统计(14982)
共检索到526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瑞  
经过17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中的许多重大比例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国有经济原来过高的比重降低了,其他经济成份比重增加了,居民收入在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拉开了差距,这些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任何变化都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要走向反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有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数量关系变化到了什么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不能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营企业,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不能以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基本经济制度规定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只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必须是成功改革后的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使命,不仅需要精准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创新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或重复的实践,不可能是可取得重大改革成果的实践。制造飞机需要先有理论,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同样需要先有理论。中国经济理论界必须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而且只能是改革成功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没有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成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该文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对我国现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再认识。试着说明:在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在商品经济发展不可逾越并将长期实行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为整个国民经济主导的社会主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1998年6月4—12日,我对温州作了为期8天的考察。此前,在1994年我也考察过温州。时隔4年,温州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温州的城市在变,温州的农村在变,温州的工业在变,温州的城镇市场在变,温州的经济结构在变,温州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在变,真可谓是“旧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制度体现,生产关系的确立及其变革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一定国家一定历史时期基本经济制度的选择取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要求。一、封建经济解体后中国为何没有走向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从秦朝起直至清朝,中国经历了大小数百起农民起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封建文明都不可比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都不是真正的制度革命,封建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依然延续下来,直到19世纪中叶,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情况发生了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
[期刊] 求索  [作者] 吕文菁  
20世纪中后期,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思想理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困扰,由于不同的历史认知导致了截然相反的路径抉择。苏共完全否定斯大林和苏共历史,导致灾难性后果。中国共产党人走的是一条以客观公正肯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为特征的历史认知的正确路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以四大理论突破和五大实践创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方案",并凸显出六大比较优势,成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典之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于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明显和突出,部分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所占比重甚至达到了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社会主义性质和前途的认识,从而增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成为社会有识之士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研究表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并进一步为其奠定了经济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受制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其根本目的是为现实经济关系确立规范,奠定从抽象自由到具体自由的经济制度基础;服务于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要求。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规律性、具体性和价值性,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效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善治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丹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的100年里,党中央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被证明是完全符合中国现实的社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制度,也是当今世界最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先进制度。对于这样的社会制度,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该制度的优势,并增强对制度的信心,这是发展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必须前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经济效率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竞争和比较,最终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根本手段.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苏联解体,表现形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分裂,而其实质则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毁灭。这是战后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之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实在是件大大的坏事。但是,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苏联的解体和剧变,固然是件令人十分痛心的坏事,但它起到无可替代的反面教员的作用,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总结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样,就将有助于推进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会出现某些人所说“全世界社会主义大失败”的局面。这里,侧重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谈一点从苏联解体中应吸取的教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崚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后,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新阶段。什么是市场经济,尽管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看法尚不尽一致,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达到共识:(1)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都要进入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产权关系明晰,利益主体多元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3)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等间接方式进行,旨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文章认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度安排经济权利的社会原则;社会主义实行的应该是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切实做好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安排,其在实践中的表现必须是有利于人能够自由、平等、共同、可持续和和谐地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原则,并就今后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些经验和原则提出了要求。这些经验和要求包括: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