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
- 2023(322)
- 2022(294)
- 2021(245)
- 2020(228)
- 2019(512)
- 2018(530)
- 2017(1089)
- 2016(532)
- 2015(639)
- 2014(620)
- 2013(615)
- 2012(593)
- 2011(541)
- 2010(550)
- 2009(424)
- 2008(426)
- 2007(459)
- 2006(402)
- 2005(372)
- 学科
- 济(2636)
- 经济(2636)
- 业(2038)
- 企(1711)
- 企业(1711)
- 管理(1237)
- 技术(1182)
- 地方(849)
- 中国(827)
- 新技术(799)
- 高新(799)
- 高新技术(799)
- 贸(785)
- 贸易(784)
- 业经(767)
- 易(751)
- 方法(575)
- 地方经济(563)
- 农(560)
- 产业(537)
- 银(516)
- 银行(516)
- 制(514)
- 融(512)
- 金融(512)
- 行(509)
- 世界(484)
- 和(449)
- 发(414)
- 农业(399)
- 机构
- 学院(7640)
- 大学(7364)
- 济(3815)
- 经济(3762)
- 研究(3522)
- 管理(2858)
- 中国(2600)
- 理学(2375)
- 理学院(2335)
- 管理学(2321)
- 管理学院(2300)
- 所(1874)
- 科学(1837)
- 京(1780)
- 研究所(1646)
- 财(1451)
- 中心(1434)
- 院(1341)
- 北京(1208)
- 江(1204)
- 财经(1133)
- 经济学(1124)
- 科学院(1114)
- 州(1042)
- 发(1027)
- 范(1023)
- 师范(1020)
- 经(1015)
- 农(1013)
- 经济学院(1007)
共检索到13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用 杨梅 靳玲
数字内容产业交叉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之中,是我国具有后发优势的朝阳产业,对缩小西部地区数字鸿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内容产业如何促进信息产业进阶以及技术创新,优势资源如何融入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产业链的构建、市场模式与宏观微观管理,都成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点和创新空间,并需要政府的战略性定位、引导和扶持。
关键词:
成都 数字内容产业 发展环境 创新空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韧
内容产业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新亮点在我国开始流行。文章讨论了我国内容产业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对资源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的策略,并介绍了当今国外内容产业的发展势态。
关键词:
因特网 信息资源 发展趋势/内容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红锦 曾敏杰
新兴产业作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但是,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其它省会核心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非常大。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关系,才能更有效地以核心城市带动相邻落后城市的新兴产业发展。基于创新要素和集聚效应双重视角,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1—2015年新兴产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研发效率和科研机构占比两大创新要素对相邻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和R&D投入则产生虹吸效应。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多频道网络传播(multi-channel network,MCN)是一种依托多频道网络传播,为视频内容的开发者提供多样化的中介服务,实现快速反馈与供需对接的文化经济新业态,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1)。中国推动MCN新业态的高质量发展,要把握世界上MCN发展的四大特点和三大潮流,要立足中国的国情,使之服务国家大政方针,突出人民本位,融入主流文化;要根据MCN依托4I(4力,即科技力、创造力、流通力和注意力)的动力规律,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智慧型的基础设施与丰富的资源供给相结合,培育集约化的产业集群;要推动MCN的全产业链包括机构、平台、第三方服务、基地/园区等各个环节的创新;要推动MCN机构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转型升级,把握新的增长点,融入国有广电媒体等的改革进程,为文化惠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珂 耿成轩
基于我国地区视角,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一定的权重赋予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及与之相关的制度环境进行评价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10-2016年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北京勉强协调,有9个地区濒临失调,14个地区轻度失调,广西中度失调。大多数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滞后于制度环境。只有采取措施从优化制度环境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入手,才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毅 薛捷 李岱素
互联网推动的技术变革正对全球研发活动组织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环节和流程已发生明显改变。对"互联网+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阐明这是一种以网络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内在机制促进知识的更新、吸收和转化,并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新模式。首先从相关理论综述分析出发,重点梳理新兴业态下"互联网+知识管理"模式对创新研发活动的影响路径和机制,由此得到该模式的内部机理,并从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的角度给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钱彩平
随着慕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MOOCS2.0时代的到来,其对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模式、信息素养、版权服务、资源管理以及角色定位等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主要文献研究来源,围绕慕课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核心主题,从文献的数量特征、文献的主题和内容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趋势等维度进行系统检视,以文献分析来科学研判慕课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的逻辑进路和总体发展趋势。
关键词:
慕课 图书馆服务创新 发展趋势 文献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友金 黄鲁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厉无畏 蒋莉莉
创意产业已被确立为上海重点发展的四大现代服务业之一,创意产业已成了上海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这和上海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氛围和身处广阔的长三角腹地密切相关。上海还拥有独特的产业基础和不断优化的促进机制,这些共同推进了创意产业的长足进展。由此,上海创意产业正在朝向品牌化、带动性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优势环境 产业基础 促进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明东 祝滨滨
加快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并抑制新兴产业发展、协同发展的创新能力基础有待提升的现状,必须着重夯实基础。对比国外先进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应是营造产业协同发展环境的可行选择,而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能为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内在的需求动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信息化融合则可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切入点。具体看,应促进东北地区内部产业间的合理分工,引导地区智力资源构建动态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围绕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培养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链的全面融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韩祥宗 沈能
苏州的优势传统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让苏州优势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现阶段急需探索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提高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州传统领先产业需要高度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落后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技术进步的速度,为未来苏州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
传统产业 创新能力 对策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治河 谢忠泉 周国华 张传波
产业创新理论是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产业创新和产业创新系统两大部分。本文阐述了国内外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探索了产业创新理论的学科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我国产业创新的发展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宏庆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数字金融具有缓释传统金融的地理排斥、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和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优势,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由于传统金融自身局限性和数字金融的不完善性,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产生新的金融困境。为此,必须加强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数字金融覆盖面;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乡村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构建数字金融征信平台,营造良好的乡村产业融合金融生态;重视数字金融监管,有效防控乡村产业融合中的金融风险;强化数字金融教育,提升乡村产业融合主体的金融素养。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文杰 苏华 王小林
西方发达国家都将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新兴业态作为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纵观欧洲主要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政府都较注重扶持政策和社会投入,尤其注重把握政府角色和调动企业积极性。文化新兴业态的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关键因素之一。苏州文化新兴业态与科技融合不仅要体现在内容层面,还需要体现在服务层面、网络层面,必须按照产业生产的要求,构建产业协作的市场环境,按照产业集聚要求提供人才支撑,以最经济的方式,汇聚单个文化企业的力量,促使文化新兴业态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生产力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新兴业态 培育 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崟 衣保中
在区块链技术全方位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背景下,颠覆性的数字货币支付格局正悄然演变。为牢固掌握国家货币主权,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数字货币顶层设计,期望在国际货币格局新一轮变更之际拥有话语权。通过梳理全球数字货币发展的实践趋势,发现"严格监管,逐步松动""谨慎布局,循环开放""监管沙盒,规划布局""纳入标准,严防死守""积极推行,明确发展"成为主流。由此,本文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央行推进数字货币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实践创新路径:健全相关法律条款,保障数字货币运行规范化;深化央行、市场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成熟化;完善数字货币监管体系,降低数字货币信用风险;营造数字货币流通环境,推动数字货币多场景应用;强化国际协作力度,争取数字金融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发展趋势 实践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