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
2023(7)
2022(10)
2021(9)
2020(3)
2019(10)
2018(12)
2017(24)
2016(5)
2015(23)
2014(24)
2013(27)
2012(17)
2011(10)
2010(13)
2009(14)
2008(9)
2007(5)
2004(4)
2003(5)
作者
(37)
(34)
(29)
(24)
(17)
(17)
(13)
(12)
(12)
(11)
(11)
(10)
(10)
(10)
(10)
(10)
(9)
(9)
(8)
(8)
(8)
(8)
(8)
(8)
(7)
(7)
(7)
(7)
(7)
(7)
学科
(58)
经济(58)
中国(51)
管理(49)
运输(45)
(40)
(34)
企业(34)
方法(28)
数学(26)
数学方法(25)
交通(22)
交通运输(21)
通运(21)
技术(20)
城市(18)
城市交通(15)
环境(15)
(13)
业经(12)
(12)
(12)
贸易(12)
理论(11)
(10)
技术管理(10)
教学(10)
环境规划(10)
规划(10)
中国城(8)
机构
学院(188)
大学(174)
(76)
经济(72)
管理(64)
交通(62)
理学(62)
理学院(61)
管理学(61)
管理学院(60)
研究(45)
技术(39)
(37)
职业(36)
职业技术(33)
中国(32)
交通大学(30)
(30)
技术学院(29)
科学(29)
工程(28)
(27)
中心(25)
(25)
北京(24)
经济管理(23)
财经(23)
业大(20)
商学(20)
公司(19)
基金
项目(113)
科学(95)
基金(81)
研究(77)
国家(65)
(65)
科学基金(63)
社会(48)
(47)
社会科(47)
社会科学(47)
教育(45)
自然(45)
基金项目(43)
自然科(43)
自然科学(43)
自然科学基金(42)
(40)
资助(36)
(31)
(28)
创新(26)
教育部(26)
(25)
(25)
规划(24)
(23)
青年(22)
人文(21)
重点(21)
期刊
技术(87)
(71)
经济(71)
中国(43)
研究(42)
教育(41)
物流(39)
职业(31)
技术教育(27)
职业技术(27)
职业技术教育(27)
学报(23)
(22)
技术经济(21)
管理(21)
大学(20)
科学(17)
科技(17)
学学(16)
(15)
论坛(15)
财经(15)
问题(14)
经济研究(13)
(12)
(12)
(11)
(11)
统计(11)
决策(10)
共检索到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伟 ,栾学志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个重要领域的技术政策要点,已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执行。1988年对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表明,总的效果是好的,技术政策要点的90%以上的内容已开始不同程度地执行,有的已取得明显效益。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技术政策的指导作用和缺少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等。为了深入贯彻执行技术政策,及时研究、探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我刊从本期起开辟专栏,欢迎大家参加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彪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充分研究的课题。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有三种可选方案:一是滞后型发展战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运输需求没有弹性。长期以来,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战略,不能再采用了。二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摆在超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光辉  丘建华  赵艳  
随着交通部更名为交通运输部,标志着国家交通运输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交通运输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动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动,这就要求交通运输人才的供给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交通运输人才的供给结构尤其是交通运输人才开发,是交通专业结构与开发层次、类型和规格的总体构成,交通运输人才供给结构要满足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就要从战略上进行调整,以满足现代交通业发展对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履忠  
关于中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的思考金履忠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我国于80年代集中广大专家智慧制定了十二项技术政策。国务院1985年批准的中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就是其中的一项。中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检验,总的讲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对我国交通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川  
鉴于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的必然趋势,分析了不同类型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适应性,提出了对交通运输业采用。修正的消费型”增值税的建议,并阐述了这种增值税类型的特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泰荣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2000年我国工农业产值翻两番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初步预测到2000年总客运量将比1980年增长3.4~4倍,总货运量比1980年增长1.5~2倍。为此,应力争在1990年缓和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到2000年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以及国防的需要,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除了要增加基建投资,不断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建设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综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广州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校把教学环境创新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室环境,建立技能教室,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一是建设理论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振辉  张莹  赖杨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交通运输院校交通类本科专业结构现状基础上,以行业发展与相关专业结构发展之间灰色关系为切入点,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交通类本科专业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1,1),对2008年~2012年我国交通类本科专业结构以及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志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有了相当的基础,但整体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创新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并形成多渠道、多种办法培养、引进和利用人才的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欧国立  王妍  
区别于以往着重从现象出发研究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视角,文章基于广义技术进步这一本质动力探索交通运输业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多重均衡理论和STIRPAT模型,使用2006—2015年中国省级数据,分析交通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1)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呈增长趋势,而一般广义技术进步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专有广义技术进步水平却有所放缓;(2)技术进步会普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整体处于"高碳"路径,但由于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基于此划分出不同情况下交通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的影响路径;(3)无论是哪种情况下,均未能呈现一般广义技术进步和二氧化碳排放专有广义技术进步"双减排"的最优化路径。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英  杨明  王殿武  
探究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对行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集聚性及溢出效应。选取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剖析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工业结构升级、循环农业发展和交通运输替代3个中介变量对碳生产率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各省份碳生产率空间自相关,且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2)绿色技术创新对本地碳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溢出效应不显著;(3)3个中介变量占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业结构升级>交通运输替代>循环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发展与交通运输替代、工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作用不同,但交通运输替代与工业结构升级二者的中介作用不存在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欢明  诸大建  吴光东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出现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回潮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对公共交通市场化改革及未来发展的思考。针对该问题,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我国公共交通行业现行运行模式,发现市场化改革失败的原因是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提供机制方面市场化程度不够。据此提出两条改革策略:一是在现有公私合作模式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政府与市场间的合作内容与形式,采用国有民营模式。并通过建立"对象—过程—主体"三要素分析模型,认为国有民营模式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宏观管理组织体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盛蓉  
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效率对其稳定、可持续供给、增进人民生态环境福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动态价值当量法、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省域生态产品价值及供给效率改善情况,从技术—制度双视角探究效率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财政补贴仅显著促进纯技术效率(PEC)改善,但同时财政补贴也明显抑制规模效率(SEC)改善;生态产品消费意愿可显著促进综合效率(MI)和PEC改善,乡村反哺水平则显著促进SEC改善。后两者为技术创新和财政补贴对SEC改善的缺位提供了补充,形成了制度整合优势。应促进生态消费和乡村反哺价值观等非正式制度建设的长效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生态产品投入产出的要素市场化流动和收益机制,全面改善生态产品供给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宁一非  
分别从狭义的消费成本的含义、特点、构成、有关规律等出发,探讨其对消费者和厂商的关系,及对厂商的成本降低、市场营销、竞争力更新与优化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明确重视消费成本将会给厂商经营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新启发、新方法和新突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宏志  
要重视改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曾宏志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能对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规范自身行为、强化信贷管理去改变其经营状况寄予太大的希望,因为这由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