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2)
2023(6551)
2022(5408)
2021(5273)
2020(4133)
2019(9101)
2018(9151)
2017(13966)
2016(8804)
2015(10021)
2014(9548)
2013(8141)
2012(7398)
2011(6770)
2010(7082)
2009(6178)
2008(5891)
2007(5622)
2006(4902)
2005(4417)
作者
(19054)
(15802)
(15691)
(15031)
(10049)
(7494)
(7335)
(6077)
(5995)
(5799)
(5369)
(5269)
(4983)
(4973)
(4895)
(4847)
(4769)
(4718)
(4699)
(4552)
(4184)
(3881)
(3754)
(3659)
(3641)
(3542)
(3542)
(3427)
(3214)
(3138)
学科
教育(22339)
管理(20987)
(19053)
经济(19038)
(18526)
(17768)
企业(17768)
中国(15196)
技术(12208)
理论(10528)
技术管理(8694)
教学(8502)
业经(6512)
(6247)
方法(6115)
研究(5772)
(5151)
思想(5087)
政治(5008)
(4854)
(4831)
产业(4738)
思想政治(4681)
政治教育(4681)
治教(4681)
德育(4636)
发展(4631)
(4506)
学校(4486)
(4291)
机构
大学(108828)
学院(100372)
研究(38380)
教育(32087)
(31876)
管理(31352)
经济(30915)
(27357)
师范(27286)
理学(26566)
理学院(26056)
管理学(25387)
管理学院(25110)
(24810)
师范大学(22601)
中国(20972)
科学(20547)
(17341)
(17301)
北京(16733)
研究所(15658)
中心(15653)
(15099)
技术(15038)
职业(14944)
(14441)
(13581)
教育学(12190)
研究院(11596)
财经(11596)
基金
项目(63607)
研究(58766)
科学(52819)
基金(41109)
教育(36404)
社会(35496)
(33778)
社会科(33316)
社会科学(33309)
国家(33246)
科学基金(28598)
(27357)
编号(26521)
成果(25663)
(24836)
课题(22757)
基金项目(20335)
(19862)
规划(17576)
(17303)
项目编号(16714)
重点(16146)
(15671)
创新(15660)
(15561)
(15553)
大学(15130)
教育部(14808)
资助(14674)
(14304)
期刊
教育(58399)
研究(45763)
(36169)
经济(36169)
中国(35518)
管理(13524)
技术(13220)
职业(13200)
大学(12008)
学报(11914)
(11567)
科学(11022)
高等(8846)
图书(8472)
(8388)
论坛(8388)
(8092)
技术教育(8087)
职业技术(8087)
职业技术教育(8087)
学学(8007)
高等教育(7708)
(6716)
金融(6716)
成人(6573)
成人教育(6573)
书馆(6572)
图书馆(6572)
(6406)
科技(6043)
共检索到171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仅从经济或技术的视角来认识“全球化”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从文化层面深入解读。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应成为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和新目标。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教育 ,目的在于形成科学、平等的文明观 ,包括知识性学习、沟通技术的掌握、思维范式的转变及新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等主要环节 ,形式则应多样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全球化时代,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内核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其作为外交手段的因子,也随着语言推广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而更加广泛。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语言推广和交流作为一种趋势愈加普遍,各主要国家在实行语言推广的同时,更注重弘扬其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世界八个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文化使命进行考察,并深入探究其内藏的实施策略和推广逻辑,同时对我国孔子学院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峰  
当前,我国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历练学生的国际素养,优化教育资源,铸就大学文化的多元发展,实现与国外大学之间生源的合理流动。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淡薄、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薄弱、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缺失、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匮乏、校园文化单一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应确立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探寻国际理解教育途径,提升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调适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王英杰  张民选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发展将迎来怎样的机遇?比较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何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又将如何转变?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又将如何扩展?顾明远先生、王英杰教授、张民选教授在2014年11月广州比较教育年会和海峡教育论坛上的发言回顾了比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释了当今中国比较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展望了"全球治理"下,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图景。可以说,今天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已远远不仅是单向的教育借鉴和国别教育的相似与差异分析,其研究的问题更加全球化,因而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将更加全球化,这意味着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视野和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雁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部分,深含着文化的信念与价值,肩负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的年轻一代,维护国家、民族认同与归属的使命,并坚守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构建与延续文化认同是通识教育的精神与动力,也是其生长、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必须转变"横向移植"的形式化取向,强调中国的文化认同;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担负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Emiliano A.Aberin  康瑜  
本文以菲律宾的传统文化为切入视角,综观该国的文化经纬、文化背景和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走向,挖掘出菲律宾人的核心价值。通过洞察菲律宾教育的现状和走向,提出加强质量、公平、入学、效率、财政和管理领域的改革,着重阐述了菲律宾高等教育的现状、发展目标、任务以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爱国主义和宗族主义等传统文化因素与世界新秩序之间的和谐与矛盾关系,指出教育在协调二者关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建立一种文化动力机制,使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国家成长和全球成熟过程中成为催化力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臧玲玲  
全球化是当今比较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主流话语。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比较教育面临着研究范式转型和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的挑战。面对大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比较教育要形成新的全球主义世界像,转换研究视域,提升方法论素养,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及其对教育学科的贡献;聚焦中国教育发展,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等助力中国发展,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Mark Bray  阎保华  
本次世界比较教育论坛选择全球化作为主题主要是关注其对很多方面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比较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领域。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影响,比较教育对全球化的诸因素也起着推动和塑造的作用。 与其它研究领域相比,比较教育与全球化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它一向都注重跨国分析,鼓励其研究人员具有开放的视野。同时,该领域主要的范式、方法论和重点研究课程都对跨国的变革力量有所反映。 本文首先考察了全球化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本质,之后分析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WCCES)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最后,本文指出了全球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些特点,并着重指出了一些比较教育学者能够而且也应该涉足的具体研究领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2005年4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人员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等方面共约30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与教师;而日方人员则包括13名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的会长与骨干会员;另外,美国美日财团理事长助理也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呈现出多种视角、立场和观点并存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来源的多元化、"全球公民"和"合格国民"培养目标间的紧张、"全球竞争力"和"全球共生力"素养的融合、内外全球化对策之间的矛盾等方面。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受到上述特征影响的同时正在探索本土化的发展道路。本文梳理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从目标维度、内容框架和实施模式等角度为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提出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Mark Wayland  Di Bretherton  刘静  
本文提出应对“和平”一词下一个积极的定义,认为和平不是保持的,而是创造的;它不仅是那些已经完成的结果,而且也是实现和平的途径本身。因此,和平教育和教学十分重要。本文认为,作为在全球化时代进行和平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和平文化新闻网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者还对中国人的和平观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以来,一直将"和而不同"为其基本原则,强调不同国家、种族、文化、宗教、阶层的人们——即"异质性他者"之间加强相互理解和合作,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但是,21世纪以来,国际理解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使其实施者们开始思考和反省"和而不同"理念的局限,从而探索新的解决途径与方法。本文提出"‘异己’间共生"的国际理解教育新模式,并依凭近年来本文作者和中日韩三国学者的部分实践,总结出"‘异己’间共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法,以求抛砖引玉,引发相关研究对该问题的思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建国以来,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韩国中小学备受注重的教育内容。但是随着近年韩国社会逐渐蜕变为多元文化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梳理韩国政府面对这些挑战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改革,分析其原因与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袁利平  
在全球化境域中,高等教育应秉持学术诉求,在全面分析全球化文化逻辑和文化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文化批判功能,以促进我们的文化不仅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