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
- 2023(449)
- 2022(371)
- 2021(328)
- 2020(243)
- 2019(525)
- 2018(565)
- 2017(1078)
- 2016(440)
- 2015(541)
- 2014(508)
- 2013(489)
- 2012(491)
- 2011(486)
- 2010(494)
- 2009(421)
- 2008(428)
- 2007(386)
- 2006(370)
- 2005(341)
- 学科
- 贸(3349)
- 贸易(3345)
- 易(3153)
- 济(3137)
- 经济(3136)
- 关系(1741)
- 地方(1174)
- 对外(984)
- 经济关系(915)
- 出(848)
- 国际(839)
- 出口(807)
- 出口贸易(807)
- 口(807)
- 贸易关系(784)
- 中国(756)
- 各国(750)
- 国贸(680)
- 概况(604)
- 业经(601)
- 方法(596)
- 农(590)
- 进出(583)
- 进出口(583)
- 进出口贸易(583)
- 国际贸易(578)
- 外贸(496)
- 对外贸易(493)
- 外经(485)
- 对外经济(475)
- 机构
- 学院(6657)
- 大学(6246)
- 济(4157)
- 经济(4128)
- 研究(3307)
- 中国(1991)
- 贸(1984)
- 管理(1760)
- 所(1624)
- 国际(1513)
- 财(1458)
- 院(1442)
- 理学(1436)
- 理学院(1425)
- 研究所(1419)
- 科学(1417)
- 管理学(1404)
- 管理学院(1397)
- 贸易(1303)
- 经济学(1234)
- 京(1188)
- 研究院(1154)
- 中心(1149)
- 经济学院(1122)
- 财经(1068)
- 部(1062)
- 科学院(1000)
- 江(970)
- 社会(933)
- 经(913)
共检索到12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燕 徐政
"十四五"规划指出,积极建立完善的现代流通体系,提升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城镇发展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互关系,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类型和差异,得到如下结论:商贸流通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商贸流通业和城镇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类型分为以下几类:经济、城镇发展水平高,但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经济、城镇发展水平一般但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高的区域;经济、城镇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均较差的区域。在31个省市区中,浙、苏、粤、鲁4个省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高,上海和北京发展水平一般;其余25个省市区发展水平较差。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很大。东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更好,中西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更差。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钱兵 祝金甫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丹舟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独立后,各国领导人受命于危难之际,采取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摆脱危机,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如今两年过去了,各国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动荡局势基本得以控制。但是,在发展问题上仍面临诸多困难,形势仍趋严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国珍 王海龙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打造中国—中亚—西亚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将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经贸提升至更高层次。本文在回顾中国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经贸结合度,以及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双边经贸合作领域,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贸易结合度 经贸潜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大伟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是建设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能矿资源非常丰富,与我国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性。加强我国和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对贯彻"向西开放"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志勇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亚五国的自然经济状况以及中国与其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针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关系在商品质量、贸易形式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六项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长南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互动为基础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无论是泛珠区域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区域合作已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泛珠区域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闽粤赣区域经济合作为重点,探讨如何推进闽粤赣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泛珠三角 闽粤赣区域 合作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现实经济需求是与各方的承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利益需求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推动合作,就需要寻找共同利益,谋求共赢互利发展。为此,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渐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关键词:
利益需求差异 共同利益 区域合作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多边合作 双边关系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彤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使东北亚区域合作势在必行,这一地区生产要素的强互补性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东北亚区域化应以次区域合作带动整体区域合作,并以科技与环境方面的合作为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贯穿于区域合作的始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今年2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国民经济是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的整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所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秀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疆与中亚诸国经贸发展环境从内外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实现双方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双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贸关系的加深,在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下的市场开放,以新疆为重点的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等八个方面对双方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新疆 中亚 外经贸 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可为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中亚国家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耕中亚五国市场,可以起到连接境内与境外市场的桥梁作用,以及对南亚、西亚和中东欧的辐射作用。本文在对中亚投资环境的宏观形势、产业状况和微观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与中亚经贸金融合作的发展现状、未来展望以及主要障碍进行探讨,并就中国推进与中亚货币金融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