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8)
2023(4524)
2022(3794)
2021(3645)
2020(2995)
2019(6881)
2018(6757)
2017(12387)
2016(6475)
2015(6993)
2014(6725)
2013(6480)
2012(5959)
2011(5300)
2010(5236)
2009(4678)
2008(4598)
2007(4504)
2006(4064)
2005(3239)
作者
(16204)
(13520)
(13377)
(12848)
(8359)
(6421)
(6202)
(5192)
(5056)
(4855)
(4736)
(4544)
(4234)
(4137)
(4111)
(4074)
(3958)
(3804)
(3787)
(3733)
(3273)
(3272)
(3208)
(3161)
(3040)
(3024)
(3022)
(2872)
(2718)
(2695)
学科
(26339)
经济(26189)
(17197)
管理(16969)
(12499)
(12036)
企业(12036)
方法(11533)
中国(9978)
农业(9026)
数学(8331)
数学方法(8259)
业经(8031)
(7575)
地方(7041)
(6181)
理论(6010)
收入(5784)
(4964)
教育(4523)
环境(4462)
分配(4449)
(4225)
(4165)
社会(4043)
(3658)
银行(3653)
企业经济(3606)
技术(3594)
(3538)
机构
大学(82090)
学院(81624)
(34293)
经济(33567)
管理(31044)
研究(27916)
理学(26292)
理学院(25993)
管理学(25552)
管理学院(25388)
中国(21342)
(17066)
(16922)
科学(15521)
中心(13683)
(13104)
财经(12732)
(12725)
(12664)
(12304)
师范(12226)
(11595)
研究所(11252)
业大(11074)
经济学(10990)
北京(10641)
(10482)
(10220)
经济学院(9813)
师范大学(9778)
基金
项目(55478)
研究(44905)
科学(44317)
基金(39681)
(33508)
国家(33141)
社会(31422)
科学基金(28804)
社会科(28454)
社会科学(28441)
(22318)
基金项目(21229)
教育(21038)
编号(18948)
(18129)
成果(16000)
自然(15857)
自然科(15474)
自然科学(15473)
自然科学基金(15242)
资助(14698)
课题(13225)
(12705)
国家社会(12670)
重点(12565)
(12399)
(11663)
(11617)
项目编号(11368)
教育部(11361)
期刊
(41900)
经济(41900)
研究(26285)
中国(22785)
教育(15038)
(13615)
(13286)
学报(11851)
管理(11539)
科学(11132)
大学(10179)
学学(9045)
农业(8857)
技术(7990)
(7423)
金融(7423)
业经(7202)
财经(6867)
图书(6471)
经济研究(6161)
(6007)
问题(5397)
书馆(5034)
图书馆(5034)
职业(4638)
(4399)
(4234)
论坛(4234)
社会(4175)
(3907)
共检索到133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玲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拉开了区域经济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十六大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 ,如何提高反贫困效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贫困地区只能走由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非常规发展道路才能缩小区域差距 ,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曼琳  
关注小康问题最难于回避的是社会差距问题。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的新阶段 ,如何防止由于社会差距的原因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稳定问题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忽视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忽略地区差距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刻影响 ,那么中国社会的小康目标将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因此 ,客观地分析并适时地找到相应的对策成为我们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性觉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建林  郭兰峰  李海鹏  
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小康目标的主要动力;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要渠道; 是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保障小康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服务产品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主导力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邦驰  何迎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则是实现该奋斗目标的关键。当前,农村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到基础领域和收入公平分配等市场无法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因此,需要财政运用财政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财政投融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 ,保护农民的利益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的核心是工业化迅速而城市化滞后。“二元”矛盾不是趋向于缓解 ,而是趋向于加剧。这说明“三农”问题将更趋严重 ,不能靠局部性 ,临时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只有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促进城市的生产因素向农村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市化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才是根本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刘盼  
到2020年我国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将全面脱贫,但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标准,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将进入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并重的贫困分布的第二阶段,反贫困也将面临如何划定新贫困标准、促进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完整的城市反贫困体系、将农民工贫困治理纳入我国反贫困体系四大难点。与此对应,反贫困的战略重点应集中在新贫困标准的制定、反贫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反贫困体系的建立、农民工市民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四个方面,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润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正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解决好老年人口本身的生活、医疗等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现存主要问题有: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狭窄;农村低保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城镇救济水平不高;老年贫困人口已构成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老年特困人群生活难以保障;老年社会福利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实际需求发生错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需认真解决认识、资金、法制等几个关键性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爱苏  
现实中 ,农村人口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和沉重负担。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实现从负担到人力资源的逆转 ,需要巨大的成本 ,靠农民、农村自身的积累是不现实的。必须靠政府挥动“看得见的手”,推动利益回归 ,实现“反哺”农村 ,建立农村人口治理成本分摊的筹资体系 ,实施政府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见春  李敏昌  
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 ,增加农民收入 ,既要从扩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方面有效拉动农业增长 ,更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既要稳步推进税费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又要建立起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既要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又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加快城镇化进程 ;既要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又要从总体上树立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次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既要依法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又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制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 ,环境法制创新的目标领域涉及立法基本原则与调整理念更新、立法体系重构、基本对策及管理机制完善等诸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创新了"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了实体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数字文化人才队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缩小了城乡和地区间的文化鸿沟,拓宽了文化惠民服务的广度;促进了文化和科技更好融合,带动了"互联网+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特殊时期公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四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内容建设,创新数字资源样态,深化智能化、一体化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文化实体体验空间建设,利用社会化平台打造线上服务品牌和"粉丝"文化社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璆  方正亚  刘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贫困性质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应的贫困评估标准也将随之改变。贫困地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文章根据新时期区域贫困特征,构建区域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出2020年以后仍需国家政策倾斜的区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二震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抓住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战略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了全国前列。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科教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总结了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历程、做法及经验,全方位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开放发展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