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6)
- 2023(2093)
- 2022(1903)
- 2021(1664)
- 2020(1187)
- 2019(2866)
- 2018(2746)
- 2017(5454)
- 2016(2816)
- 2015(3144)
- 2014(3113)
- 2013(3145)
- 2012(3065)
- 2011(2792)
- 2010(2701)
- 2009(2359)
- 2008(2155)
- 2007(1768)
- 2006(1636)
- 2005(1421)
- 学科
- 济(18939)
- 经济(18925)
- 地方(8206)
- 管理(6193)
- 业(5869)
- 方法(5404)
- 地方经济(5279)
- 数学(4942)
- 数学方法(4924)
- 中国(4529)
- 农(4325)
- 业经(4031)
- 企(3855)
- 企业(3855)
- 农业(3251)
- 环境(3044)
- 发(2865)
- 学(2607)
- 融(2342)
- 金融(2342)
- 产业(2220)
- 贸(2154)
- 贸易(2152)
- 和(2063)
- 农业经济(2039)
- 资源(2034)
- 易(2032)
- 发展(2003)
- 展(2001)
- 技术(1967)
- 机构
- 学院(41114)
- 大学(39152)
- 济(18912)
- 经济(18563)
- 管理(15614)
- 研究(14168)
- 理学(13535)
- 理学院(13368)
- 管理学(13195)
- 管理学院(13105)
- 中国(9979)
- 科学(8683)
- 京(7902)
- 财(6938)
- 所(6699)
- 中心(6225)
- 研究所(6149)
- 经济学(6010)
- 范(5848)
- 师范(5819)
- 财经(5771)
- 江(5634)
- 农(5614)
- 经济学院(5477)
- 业大(5364)
- 经(5198)
- 北京(5097)
- 院(5070)
- 州(4833)
- 师范大学(4620)
共检索到58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茂才
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实行农业现代化和广大农民的小康,必须认真对县级经济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丘陵农业大县的经济进行研究。丘陵经济已成为制约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作者通过对丘陵农业大县的实地考察,认为一般的丘陵农业大县目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恶性循环,即:低水平的社会再生产的恶性循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恶性循环,人文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恶性循环。要使丘陵农业大县脱贫致富,必须实现这三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此,就必须下大决心,对丘陵农业大县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配套的改革,并依靠科学技术去推动丘陵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贵华 李鸿儒 冯良 李超 林向来 梁勤玲
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途径的思考——四川丘陵大县射洪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陈贵华李鸿儒冯良李超林向来梁勤玲文章介绍了四川省射洪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养支柱工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由此提出了如下方面的重要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大全 朱晋蜀
加快丘陵地区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四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四川省仁寿县的现实状况,对四川丘陵地区,特别是丘陵大县的经济发展思路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丘陵地区 经济发展 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宁 赵晓鸿 邹红
本文以四川省资中县的工业化进程为例,对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大县在工业化进程中,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走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的道路。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农业大县 工业化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耀海
文章认为,在我国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目前正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温饱型产业结构与农民奔小康,产品多与加工少,以及集体经济薄弱、剩余劳动力多和城乡差别扩大等一系列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加快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丘陵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是:坚持市场导向与利用现有资源和生产力基础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走完善、改造、更新和开发新产品、新产业的路子。其重点是:(1)开发龙头产品,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区域经济;(2)发展产业系统,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3)以小城镇为重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其具体做法是:(1)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周殿尾 王小刚 田 林东生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宜宾县自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丘陵农业大县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他们一头抓以产权制度改革入手的企业改革,一头抓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以此促进县级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建设,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把农民引向市场,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对我国丘陵农业县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课题由刘茂才总负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
四川省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四川省丘陵地区示范县——射洪为考察对象,对其卓有成效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市场主导下工农联动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阐明了该模式对四川省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模式 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思远 金雪婷 曹光乔
[目的]通过对全国丘陵山区县(市)与农机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调研所获取的238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因素及其贡献,进而对我国丘陵山区进行区域划分。[方法]运用线性回归法对影响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极显著影响,耕地禀赋条件、务工工资、耕地规模、农机合作社数量和农机推广人员数量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对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的因素有国内生产总值、务工工资、耕地规模、农机合作社数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有耕地禀赋条件、农业劳动力数量、农机推广人员数量和农机化水平。[结论]我国可丘陵山区划分为中西、东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3大类地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晓春 王鹏
作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增长极之一,丘陵地区发展方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全川经济发展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四川灾后重建和应对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以及区域富民兴区战略的实现。本文从四川丘陵地区面临的多重危机着手,分析丘陵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机遇,进而提出转变发展方式下的化危为机策略。
关键词:
四川丘陵地区 发展方式 化危为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承红 陈健生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走向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模式。川东北丘陵地区是西部地区特别贫困的山区,本文基于该地区的基本经济特点及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及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经济 川东北丘陵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鹏飞 雍国玮 蒋道德 邓良基 石承苍
选取极具代表性的丘陵山区县——四川省渠县和兴文县作为对象, 采用实地调查验证、资料收集整理、双向平衡、反复协调论证等方法, 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等手段,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 就丘陵山区县基本农田保护的程序、方法、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得到不同地貌区(以山地为主和以丘陵为主) 基本农田保护的三个不同的特点, 即: (1) 保护的侧重点不一; (2) 人均基本农田下限各不相同; (3) 耕地质量评级因素各不相同。同时也有三个相同之处, 即:(1) 耕地质量受“水”和“坡度”的限制均十分突出; (2) 地形破碎, 耕地地块小,保护工作量大; (3) 都存在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用地争夺...
关键词:
基本农田 保护 模糊综合评判 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