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7)
- 2023(10100)
- 2022(8654)
- 2021(8620)
- 2020(7197)
- 2019(16991)
- 2018(16063)
- 2017(30414)
- 2016(16100)
- 2015(17981)
- 2014(17532)
- 2013(17006)
- 2012(15405)
- 2011(13178)
- 2010(12668)
- 2009(11513)
- 2008(11513)
- 2007(9145)
- 2006(7683)
- 2005(6620)
- 学科
- 济(62170)
- 经济(62103)
- 管理(55069)
- 业(54759)
- 企(48003)
- 企业(48003)
- 财(36118)
- 方法(34133)
- 数学(31079)
- 数学方法(30721)
- 务(21642)
- 财务(21610)
- 财务管理(21556)
- 企业财务(20791)
- 中国(16566)
- 农(16200)
- 制(14539)
- 业经(13229)
- 财政(13064)
- 体(11092)
- 地方(10865)
- 贸(10771)
- 贸易(10765)
- 农业(10700)
- 政(10581)
- 易(10572)
- 体制(9492)
- 技术(9171)
- 策(9013)
- 银(8969)
- 机构
- 大学(208081)
- 学院(207326)
- 济(89717)
- 经济(88285)
- 管理(87943)
- 理学(77161)
- 理学院(76501)
- 管理学(75365)
- 管理学院(74969)
- 研究(61926)
- 财(52554)
- 中国(50540)
- 京(40595)
- 财经(38666)
- 经(35502)
- 科学(34053)
- 中心(30917)
- 财经大学(29201)
- 所(28322)
- 江(28100)
- 经济学(27952)
- 业大(26206)
- 农(25565)
- 经济学院(25378)
- 研究所(24999)
- 北京(24704)
- 商学(24539)
- 商学院(24349)
- 范(23257)
- 师范(23028)
- 基金
- 项目(144465)
- 科学(116699)
- 基金(109588)
- 研究(107102)
- 家(93815)
- 国家(93047)
- 科学基金(83008)
- 社会(70969)
- 社会科(67623)
- 社会科学(67607)
- 基金项目(58395)
- 省(53927)
- 自然(53571)
- 自然科(52442)
- 自然科学(52433)
- 自然科学基金(51532)
- 教育(49698)
- 划(45742)
- 资助(44485)
- 编号(42861)
- 成果(33804)
- 部(33436)
- 重点(32016)
- 创(30779)
- 国家社会(30455)
- 教育部(30043)
- 人文(29492)
- 发(29061)
- 创新(28752)
- 科研(28501)
共检索到303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和丽芬 朱学义 杨世勇
以2003—2011年沪深A股ST公司为样本,分析财务困境公司的重组选择与其困境恢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重组选择对ST公司的财务困境恢复具有相应影响,大股东对财务困境公司的支持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显著存在。资产重组的时间越早、成本越高,ST公司摘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ST公司的摘帽并非只靠单一某种资产重组方式,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方式在摘帽与未摘帽公司中存在差异,实证结果是摘帽ST公司较明显采取了资产剥离与股权转让方式。此外,困境程度对财务困境恢复负相关,对重组摘帽公司的重组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和丽芬 朱学义 王传彬
笔者以2007年~2011年期间沪深A股ST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困境恢复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总体质量水平对ST公司的财务困境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来自公司内部的监督相较于其他方面更有利于帮助困境公司恢复。而摘帽ST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对其是否"再次被ST"具有反向作用,内部控制质量低的摘帽公司再次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笔者提出继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相关策略,从内控角度帮助ST公司尽快摘帽和摆脱财务困境。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财务困境恢复 假恢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章之旺
本文以2003年度40家ST公司和80家非ST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现金流量信息在财务困境预测中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1)在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前1年,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仅次于资产报酬率,而在财务困境前2年,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仅次于资产周转率,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无论在财务困境前1年还是前2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在会计比率的基础上均具有显著的增量信息含量,而在财务困境前2年,投资性现金流量也具有增量信息含量;(3)同时加入经营性现金流量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可使模型总误判率最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今后财务困境预测研究充分挖掘现金流量的预测价值提供了...
关键词:
财务困境 现金流量 信息含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过新伟 胡晓
本文以1998~2010年间沪深A股ST公司为样本,从财务困境恢复的视角实证分析了ST公司在困境期间非正常更换CEO等因素对困境恢复("摘帽")的影响。研究表明,ST公司在困境期间非正常更换CEO对ST公司的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显示出ST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存在效率。研究也发现,CEO的不同继任特征对ST公司的恢复具有显著差异,外部继任者和有职业经验的继任者相比内部继任者和无职业经验的继任者而言,更有助于ST公司恢复。这些结论对中国ST公司频繁发生CEO更换的现象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CEO更换 财务困境 困境恢复 继任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波涛 黄启成 李婕
以我国沪深A股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Word2Vec神经网络模型和文本分析,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缓解其财务困境,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路径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成本管理效率及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异质性方面,制造业企业若成立年限更久、规模更大或地处南方、具备民营性质时,数字化转型则能够显著缓释企业财务困境,并且二者上述显著关系,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依然成立,且这种显著关系主要表现在数字化转型中现代信息网络和智能制造维度。因此,政府应积极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财务管理。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数字化转型 财务困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宗萍 王强
以2009—2011年连续三年发生财务困境和连续三年财务健康的A股上市公司各351家,共702家为样本,利用2007—2011年的数据,分析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效用,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的财务困境具有预测效用,距离公司发生财务困境越近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预测能力越强,声誉好的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更强。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的GCO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决策相关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珊珊 沈中华
笔者以中国2002—2010年沪深A股的非金融类ST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银行关系对财务困境公司获得银行贷款以及摆脱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务困境公司的银行关系能显著地帮助其获得银行贷款,而政治关联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和银行关系都能有助于ST公司摆脱财务困境,但这种影响却因企业性质而存在差异,对于国有困境企业来说,仅有政治关联帮助公司摆脱财务困境的效果显著,而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银行关系相对于政治关联是一种更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珊珊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沪深两市的非金融类ST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在陷入困境后,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对其脱离困境及经营业绩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在陷入困境后,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能够显著地帮助公司摆脱困境,但是这种影响却因公司有无政治关联而存在差异,政治关联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对其脱离困境的影响显著,而无政治关联公司的政府补助对其脱离困境没有显著影响。而且,困境公司的政府补助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仅是短期的,在长期内并不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财务困境 政治关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琼 柯大钢
ST公司在脱离困境后的长期绩效如何,是投资者、债权人和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以ST后第一年就实现了摘帽的35家公司为样本,选取这些公司摘帽前一年、摘帽当年和摘帽后第一年至第三年共五年的财务指标,运用定比和环比分析方法考察了其长期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这些ST公司虽然从盈利能力上看经过重组达到了摘帽的要求,但实际上在重组摘帽后资金严重不足,没有持续发展能力,从长期看其业绩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
ST公司 财务困境 重组摘帽 长期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琼 周云龙
本文以2001~2008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被特别处理(ST)公司为样本,考察其控制权转移前后业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样本公司业绩在控制权转移后并没有获得长期的提高。此外,新《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并未对ST公司的绩效产生实质性影响。
关键词:
财务困境 控制权转移 财务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晓璇
本文通过对2009年至2011年302家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互为显著双向正相关;此外,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中,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社会责任绩效、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期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绩效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秋玮 叶枫
ST公司是指已陷入财务困境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其将来财务状况的发展自然受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瞩目。本文构建融合F-Score模型与决策树C5.0算法的财务预警模型,以26家ST公司2012~2015年的财报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和测试,结果发现:某些关键财务指标的变动对ST公司的财务困境程度起到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所构建的财务困境预警体系可以较好地预测ST公司的未来财务状况。基于该预警模型,已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可判断自身困境程度,并有针对性地设法减轻乃至摆脱财务困境,最终适应我国经济的"新常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之旺
选取 1998~ 2 0 0 2年度沪深股市 4 2家ST摘帽公司为财务困境企业样本 ,从财务和市场两个视角定量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困境成本。研究发现 ,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到解除财务困境之后企业经行业调整之后的经营业绩平均增长了 8% ,但从权益市场价值的变化角度来看 ,投资者平均承担 4 .91%的财务困境成本。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困境成本 ST公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正锋
文章以1999-2004年每年都派发过现金股利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其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现金股利政策下,上市公司实现的盈利约有40%作为现金股利派发给了股东;而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其持续现金股利政策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财务能力 现金股利政策 持续性 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贺云龙
本文以1999年 ̄2004年连续派发现金股利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现金股利政策下,上市公司实现的盈利约有40%作为现金股利派发给了股东;而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其持续现金股利政策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财务能力 现金股利政策 持续性 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