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
- 2023(65)
- 2022(57)
- 2021(70)
- 2020(54)
- 2019(146)
- 2018(136)
- 2017(161)
- 2016(119)
- 2015(162)
- 2014(140)
- 2013(184)
- 2012(128)
- 2011(156)
- 2010(142)
- 2009(160)
- 2008(147)
- 2007(118)
- 2006(72)
- 2005(65)
- 学科
- 学(394)
- 济(228)
- 经济(228)
- 家(226)
- 毒(211)
- 畜(210)
- 家畜(206)
- 病毒(205)
- 病毒学(191)
- 贸(144)
- 贸易(144)
- 易(142)
- 管理(140)
- 业(131)
- 害(122)
- 出(112)
- 方法(109)
- 防(109)
- 企(108)
- 企业(108)
- 治(103)
- 防治(103)
- 数学(102)
- 出口(101)
- 出口贸易(101)
- 口(101)
- 数学方法(99)
- 农(95)
- 及其(93)
- 虫(93)
- 机构
- 大学(1717)
- 学院(1701)
- 农(1102)
- 农业(932)
- 研究(925)
- 科学(854)
- 业大(690)
- 所(667)
- 研究所(632)
- 中国(624)
- 农业大学(589)
- 室(557)
- 实验(551)
- 业(532)
- 实验室(531)
- 重点(498)
- 中心(431)
- 省(429)
- 京(424)
- 科学院(407)
- 技术(393)
- 动物(388)
- 部(386)
- 江(344)
- 生物(331)
- 家(323)
- 科技(321)
- 工程(299)
- 管理(299)
- 国家(295)
共检索到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莉 杜鑫 张丽娜 杨柳 高晓庆 唐东雪 赵海源 蒋晓梅 张天舒 李金祥
【背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现阶段疫苗接种仍是我国控制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需要大量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禽流感病毒疫苗。鸡胚法制备禽流感病毒疫苗的工艺存在原料来源受限、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培养周期长和不易放大培养等缺陷。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病毒疫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产量,实现高密度细胞和高病毒产率,同时可保证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用于禽流感防控的疫苗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国内细胞全悬浮工艺生产禽流感灭活疫苗单罐产能最大为6 000 L,高病毒含量抗原的提供是生产高效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的】为了能够提供稳定的、高效的生产抗原,开展种毒驯化试验。【方法】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 H7-Re1株分别在MDCK细胞及悬浮MDCK细胞上增殖。在MDCK细胞上通过不同的病毒接种剂量、不同收获时间、不同TPCK-胰酶浓度的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64 h,最佳接毒剂量为0.008%或MOI为10~(-4),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2μg·mL~(-1),根据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连续传代,并对各代次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MDCK细胞上传至第5代时,HA可达1﹕256,每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TCID50,每0.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EID50,均高于其他代次。【结论】将第5代确定为MDCK细胞传代最佳代次,可考虑确定为生产用基础种毒代次。在悬浮MDCK细胞上对重组禽流感病毒传代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悬浮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48 h,最佳接毒剂量MOI为10~(-2),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4—8μg·mL~(-1)。在实际疫苗生产过程中,可选择MDCK细胞或悬浮MDCK细胞来扩繁种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云鹤 包红梅 孙佳善 李雁冰 徐晓龙 王子龙 施建忠 曾显营 王秀荣 陈化兰
【目的】2013年3月,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在上海、安徽地区发现了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毒事件,由于这种新型重组H7N9流感病毒未曾有过感染人或者动物的报道,因此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根据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靶基因为HA和NA的2对引物,建立快速检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测序结果,用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选出H7和N9基因中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用oligo6.0软件设计针对H7和N9基因的引物。用Trizol LS提取RNA,采用一步法Acce...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7N9亚型 RT-PCR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迪 路若然
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公众不光面临着疾病的危险,同样面临着心理危机的威胁,文章结合领域内相关的大量文献,通过对禽流感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针对其产生的心理危机如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情绪进行剖析,针对国家、社会,个体等不同层面,以及不同情绪类型的心理危机,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式,为公众提出了有效的心理策略。
关键词:
H7N9 禽流感 心理危机 应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佩佩 刘月焕 陈明勇 韩春华 林健 韩婧雯 潘洁
【目的】验证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测定斑鸠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方法】以5×104EID50/只的剂量经滴鼻、点眼途径感染A/Chicken/Beijing/2/200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8只斑鸠和8只SPF鸡,对试验斑鸠和SPF鸡进行临床症状、大体病变、组织学病变的观察及病毒抗原的定位、病毒分离和感染抗体的测定。【结果】攻毒后5d,斑鸠和SPF鸡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和大体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在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检测到了大量阳性流感病毒蛋白颗粒;斑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莹 张兵 李岭 黄小洁 侯力丹 刘丹 李启红 李俊平 王乐元 李慧姣 杨承槐
【背景】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存在宿主范围扩大、毒力增强的趋势,并为其他亚型AIV重排提供基因,给养禽业和公共卫生造成极大威胁。水禽不仅是流感病毒的宿主,更是其天然储存库,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和变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效控制水禽感染对养禽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鸭肠炎病毒(DEV)属于疱疹病毒,能感染鸭、鹅等雁形目禽类,可引起产蛋下降及高死亡率。DEV基因组大,免疫原性好,具有开发成活疫苗载体的潜力。【目的】构建缺失gE基因、表达H9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病毒rDEV-△gE-HA,探讨重组病毒rDEV-△gE-HA作为防治DEV-AIV的二联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作为靶基因,构建含有HA基因表达盒的转移载体pT-gE-HA,将其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重组rDEV-△gE-GFP共转染CEF细胞后,进行蚀斑筛选、纯化表达HA基因的重组病毒rDEV-△gE-HA;利用PCR、基因测序鉴定重组病毒;在CEF中连续传代重组病毒20次,测定外源基因传代稳定性。以10~3 TCID_(50)免疫易感鸭,分析重组病毒rDEV-ΔgE-HA对致死性DEV强毒攻毒保护效果;将不同剂量(10~3-10~6TCID_(50))rDEV-△gE-HA免疫鸭,免疫后14、21、28 d分别采集血清,测定H9血凝抑制(HI)抗体,并在免疫后28 d,以10~8EID_(50)的剂量静脉注射H9N2AIV(A/duck/GD/08),攻毒后2 d,采集喉拭子,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结果】将构建的转移质粒载体pT-gE-HA与rDEV-△gE-GFP共转染CEF细胞,经过3轮蚀斑筛选,获得纯化的重组病毒rDEV-△gE-HA。PCR鉴定及基因测序结果显示,HA基因成功地插入到DEV基因组中,替换了绿色荧光蛋白。重组病毒在CEF中至少能稳定传代20代。重组病毒rDEV-ΔgE-HA以10~3 TCID_(50)免疫易感鸭,能抵抗致死性DEV强毒攻击。重组病毒rDEV-Δg E-HA免疫易感鸭后14 d,各剂量免疫组均能检测到H9 HI抗体效价;免疫后21日,各组抗体效价水平略有上升,10~3TCID_(50)剂量免疫组HI抗体效价达到1:24,而10~4-10~6TCID_(50)剂量免疫组HI抗体效价在1:2~(2.4)-1:2~3。免疫鸭后28 d,用H9N2 AIV进行攻毒,10~3、10~4、10~6TCID_(50)免疫组均未从喉拭子分离到病毒H9N2,说明能完全保护,阻止喉头排毒,而10~5TCID_(50)免疫组保护率为80%(4/5),1/5病毒分离阳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9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DEV,该重组病毒保留了亲本毒的免疫原性,能抵抗致死性DEV强毒的攻击;免疫鸭后能诱导产生AIV HI抗体,尽管HI抗体滴度不高,但至少80%免疫鸭能阻止排毒。该研究为研制DEV-H9亚型AIV二联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欣梅 李银 赵冬敏 刘宇卓 杨婧 韩凯凯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特点和变异情况。[方法]选择2008—2013年从江苏、安徽和浙江省家禽中分离的1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用RT-PCR方法对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11株毒株的NA基因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6.2%~99.5%和86.9%~99.1%,均属于欧亚分支。其中9株鸡源毒株属于Y280-like亚系,在NA蛋白颈部63~65位点缺失了3个氨基酸;2株鸭源毒株属于G1-like亚系,在颈部39~40位点缺失了2个氨基酸。11株分离株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彪雄 苏惠娟 石丽娟 肖榕 周红波 索朗斯珠
为了解湖北鸡源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和氨基酸变异情况,将分离到的2株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利用RT-PCR扩增流感病毒基因组片段,PCR扩增流感病毒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株病毒高度同源,其HA和NA基因属于Y280谱系,PB1、PA、NP和NS基因属于SHF98-like谱系,PB2和M基因属于G1-like谱系;HA裂解位点均为-RSSR↓GLF-,具有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在HA蛋白上比当前流行株Y280多了一个潜在糖基化位点313(NCS);在234位点(对应H3编号中的226)产生了从Q到L的突变;在M2蛋白的31位点均产生了从S到N的突变。该2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为Y280谱系的病毒,这提示湖北地区可能也流行Y280-like分支禽流感病毒,虽然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IV,LPAIV),但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 遗传进化 氨基酸位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卉 贾琪 连朋敬 李静云 徐彤 白玉 李鸿儒 乔健
旨在分析环境低温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致病性的影响。选用120只6~8周龄,雄性SPF 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无感染常温组(PBS处理,(20±2)℃)、无感染低温组(PBS处理,(10±2)℃)、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H9N2处理,(20±2)℃)、H9N2病毒感染低温组(H9N2处理,(10±2)℃)。在感染后观察感染小鼠发病14d内的临床症状、存活率,肺脏病变程度、肺部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肺脏病毒载量。结果表明:1)与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小鼠相比,环境低温处理的H9N2病毒感染小鼠临床症状明显加重,其中体重明显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存活率由95%降为67%,肺水肿程度和肺组织病变程度更加严重;2)H9N2病毒感染低温组与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相比,肺脏TNF-a和IL-1β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2个无感染组(P<0.01);3)H9N2病毒感染低温组与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相比,肺组织病毒载量显著增加(P<0.01)。综上,环境低温明显增加了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为进一步揭示环境低温与流感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数据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朱立麒 栗云云 吴海琴 朱怡蕾 庾庆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泽颖 王济民
2013年4月的H7N9禽流感重创了中国的肉禽业,挫伤了大量养殖户的养殖信心。肉禽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养殖户养殖信心的恢复。中国肉鸡产业化发展迅速,生产契约日益影响农户生产决策,同时肉鸡生产存在南北方地域差异。因此,探讨契约农业和地区差异对养殖信心恢复周期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全国6个肉鸡生产大省280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寿命表法、韦布尔分布函数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全体养殖户预计到2017年12月能恢复养殖信心;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户或来自北方的养殖户受H7N9事件的冲击较小,养殖信心恢复较快;养殖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信心恢复概率比未参与的高77%,南方养殖户比北方的信心恢复概率低89%。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浩 万泉 张毓辉 翟铁民 郭浩岩
目的:从全社会的角度对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联防联控措施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国民经济模型的原理,从最终消费角度测算相关行业的直接损失来说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2013年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在两种假设情境下效益成本比分别达到19.84和38.25。结论:2013年我国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采取的措施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避免了疫情传播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疫情发生后,要通过科学准确的宣传教育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泽颖 王济民
2013年4月的H7N9禽流感重创了中国的肉禽业,挫伤了大量养殖户的养殖信心。肉禽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养殖户养殖信心的恢复。中国肉鸡产业化发展迅速,生产契约日益影响农户生产决策,同时肉鸡生产存在南北方地域差异。因此,探讨契约农业和地区差异对养殖信心恢复周期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全国6个肉鸡生产大省280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寿命表法、韦布尔分布函数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全体养殖户预计到2017年12月能恢复养殖信心;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户或来自北方的养殖户受H7N9事件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陆 刘守川 赵军 王川庆 王泽霖
【目的】了解近年来中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特点,【方法】对分离于1998—2008年间的25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进行了EID50、ELD50、MDT、ICPI、IVPI和8周龄SPF鸡人工感染排毒试验,测定了部分分离株与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对具有不同反应特性分离株的HA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不同分离株呈现致病力差异,具多态性特征,3#、12#和14#分离株致病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人工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3#和12#分离株与单抗2A4和F6呈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武军元 黄忠武 康强 姚礼文
为了阐明新疆油鸡H9亚型流感病毒PB1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进化趋势,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对新疆油鸡分离株A/Chicken/Xinjiang Baicheng/1/2014(H9 N2)的PB1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分子进化分析,将PB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新疆油鸡分离株的PB1基因由2274个碱基组成,编码757个氨基酸,与AIV A/chicken/Henan/89/2013(H7N9)的PB1基因处于同一分支,其核苷酸和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超男 刘明 张云 刘春国 高雪丽
【目的】为了验证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是否具有致病作用。【方法】对2003年某地方养鹅场发病鹅群分离的一株H5N1亚型流感病毒A/Goose/HLJ/QFY/2003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对不仅对鸡具有高致病性(IVPI=3),而且对鸭也具有高致病性。雏鸭人工感染该病毒后临床表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脑膜点状出血,肝脾肿大并见有坏死灶,肺脏严重充血、出血,消化道粘膜弥散性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全身各脏器以出血、充血、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感染鸭死亡集中在感染后的4~6d,致死率75%。雏鸭在病毒感染后2~4d的气...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鸭流感 鹅源 H5N1亚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