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0)
- 2023(5802)
- 2022(4573)
- 2021(4582)
- 2020(3563)
- 2019(8487)
- 2018(8256)
- 2017(15014)
- 2016(7958)
- 2015(9334)
- 2014(8951)
- 2013(8948)
- 2012(8398)
- 2011(7815)
- 2010(7709)
- 2009(7185)
- 2008(7179)
- 2007(6053)
- 2006(5367)
- 2005(5111)
- 学科
- 济(37665)
- 经济(37621)
- 管理(20272)
- 业(19762)
- 方法(17034)
- 企(16466)
- 企业(16466)
- 数学(14745)
- 数学方法(14661)
- 中国(13400)
- 贸(10141)
- 贸易(10133)
- 易(9974)
- 制(9517)
- 农(8523)
- 财(8360)
- 体(7672)
- 业经(7219)
- 理论(6986)
- 学(6776)
- 体制(6695)
- 银(6294)
- 银行(6294)
- 行(6164)
- 融(6132)
- 金融(6132)
- 出(5918)
- 关系(5674)
- 和(5468)
- 农业(5287)
- 机构
- 大学(119777)
- 学院(115779)
- 济(58913)
- 经济(58110)
- 研究(44545)
- 管理(42415)
- 理学(36378)
- 中国(36247)
- 理学院(35970)
- 管理学(35623)
- 管理学院(35397)
- 京(26303)
- 财(25935)
- 科学(22842)
- 所(21384)
- 财经(20937)
- 经济学(20605)
- 经(19475)
- 研究所(19409)
- 中心(19006)
- 经济学院(18460)
- 北京(17622)
- 院(15898)
- 财经大学(15897)
- 范(15376)
- 师范(15264)
- 江(15112)
- 农(14038)
- 科学院(13417)
- 研究中心(13022)
- 基金
- 项目(73809)
- 科学(59349)
- 研究(57191)
- 基金(56454)
- 家(48963)
- 国家(48617)
- 科学基金(41502)
- 社会(38938)
- 社会科(36994)
- 社会科学(36990)
- 基金项目(28284)
- 教育(27265)
- 省(23965)
- 自然(23942)
- 资助(23745)
- 自然科(23419)
- 自然科学(23412)
- 自然科学基金(23065)
- 划(21689)
- 编号(21653)
- 中国(19007)
- 部(18899)
- 成果(18542)
- 国家社会(17956)
- 重点(17074)
- 教育部(16965)
- 发(15554)
- 课题(15543)
- 创(15392)
- 大学(15296)
共检索到180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梅君
有效的资产重组和公司并购,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是在我国特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必须正视我国资本市场重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实质性重组并购,这是证券监管当局必须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
资产重组 公司并购 监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鲁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剑渝
实践证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方法对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就业已实践或拟实践该理论与方法的中国企业而言,正确地、系统地认识企业业务流程理论及其实施程序与方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流程 流程重组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常青
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持续上升,但其中并购成功的并不多。海外并购定价主要有传统定价方法(包括成本法和资产价值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EVA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手段、缺乏对海外并购溢价的合理把握、缺乏正确的定价谈判策略等,应该通过科学选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根据战略协同效应来确定并购溢价水平、组建专业化并购团队以提高定价谈判水平等途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计金标 王春成
公司并购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对这一领域法制规范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理论热点。作为调整并购市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在并购激励和并购能力、并购融资和支付、并购资源整合与绩效等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本文以法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及产权分析为理论工具,在借鉴世界公司并购税制,尤其是美、欧公司并购税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审视我国公司并购税制的有效性,并对其完善和改进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并购税制 法经济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英 黄明
本文认为,获取核心能力是企业并购行为最本质、最根本的动因,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是催生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技术革命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并购,企业并购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与经济转型和企业改革密切相联,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进入,未来我国企业强强联合的并购活动将呈急剧发展之势。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核心能力 并购动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强 万文娇 韩君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海外并购实施国际化战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并购比例逐渐增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海外并购不成功的案例,其中盲目定价是主要原因。针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的困境,本文梳理总结了海外并购定价的理论与方法,并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践,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 ,对 1 993— 2 0 0 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1 2 1 6个并购重组事件是否创造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实证研究表明 ,并购重组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 ,目标公司股票溢价达到 2 9 0 5% ,超过 2 0 %的国际平均水平 ;对收购公司股东却产生了负面影响 ,收购公司股票溢价为 -1 6 76% ;对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的综合影响 ,也即社会净效应不明朗。理论分析表明 ,我国经济的转轨加新兴市场的特征为并购重组提供了通过协同效应创造价值的潜力 ,狂妄假说和代理问题等传统的并购动因理论有助于解释收购公司的价值受损 ,而本文提出的新的理论假说“体制因素下的价值转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恒
《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推出标志着合格的商业银行可以突破《贷款通则》相关规定,使用银行融资支持企业股权并购项目。本文从战略风险、合规风险、估值风险、价格风险及信誉风险等方面分析了并购贷款区别其他融资产品的风险特征,介绍了主流商业银行对类似并购贷款的高风险融资的风险控制手段,从判断交易可行性、并购贷款金额控制、担保结构设计及还款安排等方面提出建议,并针对并购贷款的交易选择、还款来源、收购方和目标企业是否具有产业相关度、借款人自筹资金安排及利用并购贷款进行二级市场收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峰
银行跨国并购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热点。通过研究可以发现 ,尽管银行跨国并购具有产生巨大效率收益的潜力 ,但并购后的业绩提高却是有限的。通过对欧洲银行跨国并购的研究 ,发现利润效率得到了局部的有限提高 ,但成本效率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明显的提高 ,
关键词:
银行 跨国并购 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涛
近年来中国企业持续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彰显出其对海外专利、技术、品牌等优势无形资源的渴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认识到了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和使企业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但是在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对无形资源的特性与跨国转移扩散的规律却认识不足。本文结合海尔集团海外并购的实践,基于无形资源存在形式的隐默性、功能发挥的适配性、积淀形成的长期性以及优化调整的创新性等特点,阐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无形资源的特性,通过创建良好的机制环境以促进优势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无形资源 优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涛
近年来中国企业持续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彰显出其对海外专利、技术、品牌等优势无形资源的渴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认识到了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和使企业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但是在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对无形资源的特性与跨国转移扩散的规律却认识不足。本文结合海尔集团海外并购的实践,基于无形资源存在形式的隐默性、功能发挥的适配性、积淀形成的长期性以及优化调整的创新性等特点,阐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无形资源的特性,通过创建良好的机制环境以促进优势无形资源顺利地实现跨国转移扩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无形资源创新与优化升级。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无形资源 优化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邦卫
对于将来应付金额大于重组债务账面值这种情况 ,美国准则是作为债务重组加以规范 ,并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处理。我国准则未将其纳入规范内容 ,而且对如何处理所规定的方法过于随意。通过比较分析 ,文章提出应允许选用实际利率法与直线法中的一种 ,以利于今后向国际惯例过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宝宪 王怡凯
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是中国股市近些年出现的新现象 ,本文以 1 998年深沪两市发生的全部 67家公司的并购为样本 ,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为指标 ,将所有样本根据并购原因划分为 6类 ,以并购前 2年和并购后 3年的数据为基础 ,系统分析了并购的效应与得失。在此基础上 ,还讨论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作为收购方的并购效应和并购的有偿转让与无偿划拨方式的不同结果。文章的结论是 :业绩较差的公司较愿出让控股权 ;多数并购是战略性的 ,获上市地位是主要的并购动力 ;并购后主业得到明显加强 ;市场化的战略性并购效果较好 ,有偿并购的效果也较好。
关键词:
公司并购 并购效应 统计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