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6)
2023(10145)
2022(9184)
2021(8821)
2020(7509)
2019(17311)
2018(17391)
2017(33148)
2016(18554)
2015(21195)
2014(21271)
2013(21082)
2012(19582)
2011(17619)
2010(17658)
2009(16027)
2008(15678)
2007(13727)
2006(11998)
2005(10446)
作者
(56977)
(46984)
(46841)
(44667)
(30044)
(22831)
(21302)
(18790)
(18017)
(17041)
(16290)
(15874)
(14999)
(14866)
(14586)
(14501)
(14356)
(14159)
(13419)
(13398)
(11948)
(11687)
(11554)
(10746)
(10661)
(10579)
(10569)
(10325)
(9677)
(9458)
学科
(68838)
经济(68758)
管理(52438)
(49009)
(41866)
企业(41866)
方法(33404)
数学(28452)
数学方法(28028)
(18588)
(18155)
中国(17506)
(17280)
业经(15280)
地方(14046)
理论(13236)
(12864)
(12303)
(12149)
贸易(12143)
农业(11943)
(11752)
(11337)
财务(11267)
财务管理(11244)
教育(11224)
技术(11164)
企业财务(10640)
环境(10591)
(10138)
机构
大学(267359)
学院(263883)
管理(102988)
(94126)
经济(91710)
研究(89453)
理学(89379)
理学院(88284)
管理学(86455)
管理学院(86001)
中国(64551)
科学(60832)
(58274)
(49399)
(47159)
业大(44608)
研究所(43249)
(43062)
中心(40029)
农业(39098)
(38725)
北京(36731)
(35724)
师范(35297)
财经(34696)
(32179)
(31738)
(31436)
技术(30500)
师范大学(28512)
基金
项目(183560)
科学(141582)
基金(131105)
研究(129838)
(116051)
国家(115070)
科学基金(97236)
社会(77450)
社会科(73126)
社会科学(73104)
(72595)
基金项目(70164)
自然(66352)
自然科(64799)
自然科学(64778)
自然科学基金(63583)
(61606)
教育(59751)
资助(54788)
编号(53241)
成果(43893)
重点(40991)
(39324)
(38208)
(37678)
课题(36940)
科研(35649)
计划(35157)
创新(35113)
大学(33957)
期刊
(104432)
经济(104432)
研究(75253)
学报(50957)
中国(50801)
(45085)
科学(43946)
管理(37707)
大学(37057)
学学(34627)
(32219)
教育(32112)
农业(31505)
技术(22602)
(19631)
金融(19631)
图书(17569)
业经(16654)
财经(16414)
(16019)
经济研究(15280)
科技(14127)
业大(14002)
(13955)
(13847)
理论(13803)
问题(13330)
实践(12942)
(12942)
技术经济(12462)
共检索到383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阎瑞香  李宁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重组几丁质酶对接种灰霉菌的葡萄果实进行处理,研究重组几丁质酶对葡萄果实腐烂的抑制及其诱导抗病作用。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重组几丁质酶处理能诱导采后葡萄的抗病性,不仅增加了葡萄果实中POD、PPO和PAL的酶活性,而且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诱导了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积累;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葡萄的发病时间,降低了发病指数,贮藏至第6天时,对照的发病指数已达到100%,而重组几丁质酶处理的发病指数仅为47.8%。总的来看,重组几丁质酶处理可以提高葡萄采后抗病性,在贮藏初期抑制由灰霉引起的葡萄腐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时焦  韩锦峰  徐宜民  Cooper J I  刘华山  
采用荧光定量法对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T2植株的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株系的几丁质酶活性明显高于未转基因烟草,同时发现,pH对转基因烟草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转基因烟草接种烟草炭疽病菌进行抗病性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晓芳  王贵禧  王艳娜  梁丽松  祝美云  
The activities of Chitinase and β-1,3-glucanase in ‘Ya' pear(%Pyrus bretschneideri% 'Yali') fruit inoculated with Botryosphaeria berengriana f.sp. piricola and healthy pear fruit during growth and storag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Chitinase and β-1,3-glucanase of the 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悦  姜平平  潘雷雷  周文杰  徐磊  张茹琴  隋炯明  郭宝太  王晶珊  乔利仙  
为了探讨花生几丁质酶在抵御真菌性病害中的作用,克隆了花生几丁质酶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以花生品种花育23号基因组DNA和RNA为模板,通过PCR及RT-PCR扩增分别获得长度为1 779 bp的花生几丁质酶基因DNA序列及795 bp的全长cDNA序列。DNA及c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内含子剪切符合"GT……AG"规则,其cDNA序列被命名为Ah-Chi,编码265个氨基酸,Gen Bank注册号为HQ439775。利用NCBI在线Blast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产物与水稻、玉米、紫花苜蓿、大豆、拟南芥的相关蛋白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3%,83%,72%,58%,49%。用Ah-Chi替换掉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的Gus基因,成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Ah-Chi。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CAMBIA1301-Ah-Chi转化花生胚小叶外植体,获得再生小苗,经嫁接移栽获得再生植株。利用PCR扩增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RT-PCR扩增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Ah-Chi基因表达量增加。用黑斑病菌接种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离体叶片7 d后,发现非转基因植株叶片褐化及坏死程度较为严重,而转基因植株叶片褐化及坏死程度相对较轻,初步说明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增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阎瑞香  张娜  关文强  于晋泽  
研究了重组几丁质酶对引起果蔬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为开发新型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途径提供参考。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测试根霉、灰霉、链格孢霉等果蔬采后腐烂主要病原真菌在重组几丁质酶作用下菌丝体和孢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几丁质酶对根霉等果蔬常见致病真菌菌落扩展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根霉、灰霉、拟茎点霉和毛霉的抑制效果很明显,对交链孢霉、粉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低。重组几丁质酶能够显著抑制根霉新生菌丝的生长,改变其顶端的生长情况。重组几丁质酶可有效抑制灰霉和根霉的孢子萌发,当酶液浓度达到0.40%时,抑制率达91%以上。重组几丁质酶对果蔬采后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在果蔬采后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秋莲  修德仁  胡文玉  张华云  李丽秀  
葡萄各部位SO2 含量存在差异 ,从高到低依次为果梗、穗轴、果皮、果刷、果肉。SO2 常量处理的葡萄低温贮藏 90d后 ,葡萄食用部位 (果皮、果肉、果刷 )SO2 含量 (以鲜重计 )低于FDA标准 (10 μg/ g)。货架期条件下 ,葡萄果梗、果刷处SO2 含量有所增加 ,果皮、穗轴SO2 含量下降 ,果肉SO2 含量也有所下降 ,但其靠近果刷部位的下降幅度远低于远离果刷部位 ,原因可能是存在SO2 由果梗向果刷、果肉的运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浩  张润光  付露莹  张有林  
【目的】‘红提’葡萄贮藏过程中易出现失水、落粒、腐烂、干梗等问题,生产中较难贮藏。研究1-MCP与Na_2S_2O_5对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延长‘红提’葡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陕西合阳‘红提’葡萄为试材,用0.04 mm的带孔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在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用无保鲜剂处理的‘红提’葡萄为对照。以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丙二醛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性、原果胶、可溶性果胶、还原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测定指标,研究‘红提’葡萄的呼吸类型以及1-MCP、Na_2S_2O_5、1-MCP与Na_2S_2O_5复合3种保鲜剂处理对‘红提’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过程中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计算贮藏期商品果率,贮藏180 d时对‘红提’葡萄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红提’葡萄穗轴为呼吸跃变型,果穗、果粒为呼吸非跃变型。3种保鲜剂处理对‘红提’葡萄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MCP与Na_2S_2O_5复合处理能抑制PPO、POD、SOD、PG活性,增强CAT活性,从而延缓丙二醛、可溶性果胶含量、果实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失重率上升,减缓果实硬度、原果胶以及呼吸强度的降低,有效防止‘红提’葡萄腐烂变质,保持较高含量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贮藏180 d感官鉴评,1-MCP与Na_2S_2O_5复合处理品质良好,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商品果率90.4%,感官鉴评90.2分。【结论】用3 mg·kg~(-1) FW的1-MCP与4 g·kg~(-1) FW的Na_2S_2O_5复合处理采后‘红提’葡萄,可有效减缓果实软化、原果胶和呼吸强度的变化速率,保持较高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还原糖,果实综合品质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红梅  简桂良  倪万潮  杨红华  王志兴  孙文姬  张保龙  王晓峰  马存  贾士荣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琴琴  杨志刚  王瑶  郭子好  刘启彬  施秋燕  成永旭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依据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hXChiT)全长,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研究了hXChiT在中华绒螯蟹的同一蜕皮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主要几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XChiT基因C DNA全长2 042 bP(GEN bANk ACCESSioN No.kJ513466),包括5′非编码区(5′UTR)35 bP,3′非编码区(3′UTR)537 bP,开放阅读框(oRF...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伟  吴旭干  潘桂平  侯文杰  成永旭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 Chi)c 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3),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Pt Chi基因c DNA全长2 200 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16 bp、3'非编码区(3'-UTR)714 bp和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为53.97 ku和4.76。(2)Blast P结果显示,Pt Chi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C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琴琴  杨志刚  王瑶  郭子好  刘启彬  施秋燕  成永旭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依据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HXchit)全长,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研究了HXchit在中华绒螯蟹的同一蜕皮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主要几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Xchit基因c DNA全长2 042 bp(Gen Bank accession no.KJ513466),包括5′非编码区(5′UTR)35 bp,3′非编码区(3′UTR)537 bp,开放阅读框(ORF...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成  易自力  蒋建雄  覃静萍  肖亮  储成才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导入籼稻E32、9311、特青、盐恢559等4个栽培品种的愈伤组织中,经筛选与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抗稻瘟病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鹏  李振歧  
为了探讨BTH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以及抗性的部分生理机制,分别用0.01,0.05,0.1,0.2,0.4,0.8和1.6 mmol/L苯并噻二唑(BTH)溶液处理小麦幼苗2 d后接种白粉病菌,结果表明,浓度大于0.2 mmol/L的BTH处理均能显著诱导小麦幼苗产生对白粉病的抗性;用0.4 mmol/L BTH处理小麦幼苗后间隔不同时间接种白粉病菌,表明BTH诱导小麦产生对白粉病的抗性持久期在7 d以上;对BTH处理或接种白粉病菌的幼苗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BTH处理可系统性地增强这2种酶的活性且与小麦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该文对芍药两个耐贮藏性不同的品种,在低温干燥贮藏过程中水分、乙烯、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等生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花枝水分状况与切花寿命相关,没有发现呼吸、乙烯与切花寿命关联,呼吸途径变化与水分变化有一定联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永华  席玙芳  应铁进  严珏敏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逐渐下降,膜透性逐渐增加。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和膜透性增加。随采后时间的延长,果实的糖分、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不断下降。采后生理研究表明枇杷为非冷敏果实,其适宜贮藏温度为1~5℃。在此温度下结合薄膜包装贮藏30d,好果率可达90.0%以上。但枇杷果实贮藏中酸分的损失远大于糖分的下降,导致糖酸比例失调,果实风味变淡。因此枇杷果实不耐久藏,大红袍果实的贮藏期以15~20d为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