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
2023(1928)
2022(1588)
2021(1649)
2020(1301)
2019(3131)
2018(2901)
2017(6151)
2016(3121)
2015(3556)
2014(3599)
2013(3549)
2012(3340)
2011(2901)
2010(2843)
2009(2612)
2008(2770)
2007(2595)
2006(2516)
2005(2392)
作者
(8246)
(6782)
(6708)
(6577)
(4384)
(3237)
(3175)
(2720)
(2563)
(2487)
(2419)
(2384)
(2230)
(2173)
(2170)
(2100)
(2068)
(2013)
(1879)
(1841)
(1787)
(1716)
(1627)
(1610)
(1567)
(1553)
(1495)
(1476)
(1455)
(1303)
学科
(14082)
银行(13937)
(12753)
(10694)
(9802)
经济(9784)
业务(8526)
(7838)
制度(7836)
(7812)
银行制(7469)
(6610)
金融(6609)
管理(5971)
(5172)
企业(5172)
方法(4509)
数学(4180)
数学方法(4158)
(3941)
中国(3625)
农业(3249)
(3121)
(2893)
体制(2890)
收入(2510)
(2295)
贸易(2289)
(2274)
业经(2140)
机构
大学(39457)
学院(38349)
中国(18620)
(17693)
经济(17286)
(16151)
银行(15476)
(14301)
管理(13911)
研究(13320)
理学(11021)
理学院(10911)
管理学(10789)
管理学院(10718)
(10015)
(8371)
(8193)
金融(8060)
财经(7650)
中心(7465)
(7297)
(7002)
人民(6634)
(6589)
(6568)
科学(6283)
经济学(6162)
(5937)
财经大学(5905)
国人(5895)
基金
项目(22216)
科学(17380)
研究(17286)
基金(16678)
(13857)
国家(13722)
科学基金(11832)
社会(11390)
社会科(10854)
社会科学(10854)
基金项目(8537)
教育(8075)
(7812)
资助(7169)
编号(6934)
自然(6725)
(6720)
自然科(6559)
自然科学(6557)
自然科学基金(6458)
成果(6157)
(5439)
(5219)
国家社会(5005)
教育部(4975)
重点(4973)
人文(4700)
(4686)
课题(4657)
(4612)
期刊
(21427)
金融(21427)
(18985)
经济(18985)
研究(15866)
中国(9904)
(7721)
(7223)
管理(5029)
科学(4879)
学报(4850)
财经(4291)
大学(4061)
学学(3898)
国际(3827)
教育(3798)
农村(3617)
(3617)
(3577)
农业(3104)
理论(3047)
(2879)
农村金融(2826)
实践(2822)
(2822)
经济研究(2771)
技术(2555)
中国金融(2524)
(2458)
论坛(2458)
共检索到73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昱  
2011年下半年以来,裁员浪潮席卷欧美银行业。此次裁员规模之大,涉及银行之广在近年来仅次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其中尤以身陷主权债务危机重灾区的欧洲银行业为甚。被裁员的岗位主要集中于投行等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的业务领域。本次裁员潮爆发的原因和带来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博闻  
相比于危机期间的凄风冷雨,从2009年开始呈现复苏之态的国际银行业在2010年收获得更多。然而,在全球宏观经济复苏大势尚难言"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结束的境况之下,2010年美国银行业绩表现亮丽,是否说明已否极泰来?未来主权债务危机又会给欧洲银行业带来哪些挑战?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是否会更好?这些问题始终与2011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琼  韩军伟  
银行的杠杆情况主要可由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两个指标反映,从这两个指标看,银行业去杠杆有增资本和减资产两大类举措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的研究开始集中于企业,近期金融业"去杠杆"成为焦点。根据BIS和人民银行数据粗略计算,2016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投资约占非金融部门总债务的72%。非金融部门的去杠杆,最终会表现为银行的去杠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资产规模一直处于扩张之中,还没有经历过真正去杠杆的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琼  韩军伟  
银行的杠杆情况主要可由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两个指标反映,从这两个指标看,银行业去杠杆有增资本和减资产两大类举措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的研究开始集中于企业,近期金融业"去杠杆"成为焦点。根据BIS和人民银行数据粗略计算,2016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投资约占非金融部门总债务的72%。非金融部门的去杠杆,最终会表现为银行的去杠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资产规模一直处于扩张之中,还没有经历过真正去杠杆的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佃凯  李安祺  
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全球的洗钱活动也日益猖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全球每年被“洗”的钱相当于全球GDP的3%~5%。洗钱往往与腐败、贩毒、黑社会、诈骗、逃税等上游犯罪相伴相生,对各国经济和政治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反洗钱是各国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重要工作。从全球反洗钱活动实施的经验来看,尽管洗钱的手段和渠道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士取  杨福明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经济下行周期的不确定性因素,从欧美银行压力测试的实践来看,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压力测试框架,并把压力测试方法纳入现有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之中,对于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以及缓解新资本协议的顺周期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原晓惠  
金融危机十余年来,美国银行业很快从困境中恢复过来,风险状况快速改善,业务发展和海外布局都恢复至稳健水平;而欧洲银行业不仅一直在压缩规模,发展质量也面临严峻挑战,盈利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经营效率处于低迷状态。欧洲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负利率政策、银行监管举措及主权债风险敞口过高,都是导致欧洲银行业与美国银行业发展分化的重要因素。建议关注涉欧业务的经营风险,同时吸取欧洲银行业发展教训,保持中国银行业合理数量和规模,警惕"过度银行"现象;优化问题银行治理机制,将银行体系风险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构建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熊俊  陆军  
结合手机银行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选取了美国银行等3家欧美银行和工商银行等4家国内银行为研究样本,围绕服务模式、产品功能、安全性和业务发展等纬度进行对比分析。跟欧美同业相比,国内手机银行针对智能手机的特色服务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但产品功能更丰富,安全防范层级更高,即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因此,国内手机银行应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客户端手机银行;充分挖掘手机定位特性,开创手机银行服务新体验;积极探索云计算集群优势,推动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不断完善手机银行营销服务功能,打造具有客户粘性的手机银行新平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爱清  
近年来,伴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业和城乡信用社的迅猛发展以及外资银行的陆续进入,金融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八路诸侯分天下”的竞争局面,使得自称行业“老大”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和生存挑战,同时自身还被体改滞缓、竞争无序、管理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危难而棘手的问题所困扰。要摆脱这些危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痛下决心进行制度、业务、管理、用人理念的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竞争力,才能突破重围,接受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宣昌能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压力测试是指评估金融体系对"罕见但仍有可能"的宏观经济或金融市场波动冲击承受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与过程。压力测试作为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工具,是识别和评估金融体系潜在风险的重要方法。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以下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晓雪  
对于正在加快步伐走出去的中国银行业,英国脱欧将对金融资产配置、海外业务发展、欧洲机构申设与定位、风险管控等产生较大影响英国脱欧事件不仅对英国乃至欧盟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中英经贸往来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OECD及IMF已将英国公投脱欧列入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汇丰控股、摩根斯丹利、瑞银集团、巴克莱银行……,当这些金融巨无霸走到人们面前时,耸立起来的不只是庞大金身,还有他们超凡的赢利能量,以及数百年的品牌陈酿与资信积累赋注给大众的尊崇与敬畏。然而,拂去繁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联盛   赵志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和金融稳定治理框架进行反思和改革,构建了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并举的金融监管框架,凸显信用风险和资本金的重要性,同时,深化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内在统筹机制,并着力完善问题机构处置机制,为危机后国际金融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2023年美欧银行业风险演进显示,机构破产不是源于信用风险而是利率风险,以资本金为核心的监管有效性存在一定缺陷,货币政策调整对金融稳定产生显著冲击,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出现政府强力干预的趋势。美欧银行业风险凸显全球金融危机后构建的风险应对、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和金融稳定治理的政策框架仍有待改进。未来需要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再权衡,加强金融监管体系与机构风险管理的匹配性,考虑以资本金为核心的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的潜在不足,同时需进一步优化问题金融机构救助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瞿亢  李振龙  
脱欧以来,以英国本土五大行为代表的英国银行业整体表现稳健。五大行持续缩减规模,节约经营成本;在风险控制方面,继续保持谨慎态度。五大行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经营效率。监管环境趋严的背景下,银行业合规成本上升。为应对挑战,五大行稳步推进集团战略。展望未来,外部环境持续改善将助推英国银行业向好发展。脱欧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硬脱欧风险下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刺激银行信贷业务;英格兰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