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2)
- 2023(11940)
- 2022(10629)
- 2021(10047)
- 2020(8531)
- 2019(19872)
- 2018(19929)
- 2017(37735)
- 2016(21300)
- 2015(23955)
- 2014(23876)
- 2013(23422)
- 2012(21662)
- 2011(19415)
- 2010(19477)
- 2009(17570)
- 2008(17098)
- 2007(14679)
- 2006(12829)
- 2005(10947)
- 学科
- 济(80936)
- 经济(80846)
- 管理(57631)
- 业(53726)
- 企(45046)
- 企业(45046)
- 方法(42102)
- 数学(36911)
- 数学方法(36323)
- 学(22130)
- 农(20375)
- 中国(19790)
- 财(18268)
- 业经(16926)
- 地方(15478)
- 理论(15084)
- 农业(13727)
- 和(13685)
- 贸(13117)
- 贸易(13111)
- 环境(12974)
- 技术(12722)
- 易(12687)
- 制(12513)
- 务(11942)
- 财务(11867)
- 财务管理(11846)
- 划(11375)
- 银(11257)
- 企业财务(11229)
- 机构
- 大学(301097)
- 学院(298654)
- 管理(116684)
- 济(109195)
- 经济(106697)
- 理学(102223)
- 研究(101972)
- 理学院(101004)
- 管理学(98676)
- 管理学院(98179)
- 中国(72159)
- 科学(69975)
- 京(64867)
- 农(56669)
- 所(53364)
- 业大(51470)
- 研究所(49614)
- 财(48224)
- 农业(45153)
- 中心(45148)
- 江(42505)
- 北京(40611)
- 范(40264)
- 师范(39764)
- 财经(39659)
- 院(36918)
- 经(36073)
- 州(34806)
- 技术(34449)
- 师范大学(32160)
- 基金
- 项目(215034)
- 科学(167278)
- 基金(154879)
- 研究(150409)
- 家(137925)
- 国家(136832)
- 科学基金(115752)
- 社会(90832)
- 社会科(85892)
- 社会科学(85868)
- 省(85686)
- 基金项目(82376)
- 自然(79566)
- 自然科(77721)
- 自然科学(77697)
- 自然科学基金(76241)
- 划(73001)
- 教育(69968)
- 资助(64974)
- 编号(60553)
- 成果(48997)
- 重点(48753)
- 部(46217)
- 发(45019)
- 创(44621)
- 课题(42688)
- 计划(42195)
- 科研(41947)
- 创新(41621)
- 大学(39179)
- 期刊
- 济(112514)
- 经济(112514)
- 研究(81541)
- 学报(57436)
- 中国(53052)
- 农(51116)
- 科学(50054)
- 大学(41418)
- 管理(41194)
- 学学(39235)
- 农业(35863)
- 财(34392)
- 教育(34317)
- 技术(26192)
- 融(20354)
- 金融(20354)
- 业(19085)
- 业经(18134)
- 财经(17974)
- 经济研究(17710)
- 图书(16216)
- 科技(16134)
- 业大(16053)
- 版(15569)
- 经(15167)
- 问题(14611)
- 技术经济(14453)
- 理论(14269)
- 统计(14079)
- 林业(13785)
共检索到417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燕 李仕贵
以籼稻重穗型恢复系蜀恢527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频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NMB中添加2.0mg/L的2,4-D有利于蜀恢527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MS+6-BA2.0mg/L+KT2.0mg/L+NAA0.25mg/L的分化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利用本研究建立了适合蜀恢527成熟胚遗传转化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导入蜀恢527并获得了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化植株。
关键词:
籼稻 成熟胚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关键词:
生菜,再生,遗传转化,农杆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储秀云 敖小平 胡尚力 肖兴翠 梁丽蓉 王红霞 徐刚标
首次建立了湘林–77叶片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湘林-77叶片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5 mg.L-1 NAA+0.005 mg.L-1 TDZ;最适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2 mg.L-1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NAA;炼苗移栽最适的基质为黄土:有机质按5:1混合。
关键词:
湘林–77 叶片 不定芽 再生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丽莉 贾炜珑 张彦芹
以白三叶草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直接再生系统中不同基本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的研究发现:白三叶草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能力最强,分化率在65%以上,子叶次之,下胚轴其他部位几乎不分化。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子叶的再生频率15%,而对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影响不大。在6-BA3mg/L+NAA0 08mg/L的浓度下,下胚轴上段的再生频率最高,达80%以上。
关键词:
白三叶草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郑书星
建立杨树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前提。该研究以山新杨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通过对附加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不定芽的高频再生体系,其再生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对再生苗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该再生体系基本能够保持原有供体植株的遗传基础,可以应用于试管苗快速无性繁殖及遗传转化。
关键词:
山新杨 高频再生 遗传稳定性 RAPD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晓丽 王正德 刘慧娟 杨珂金
以野生白木香Rosa banksiaevar.normalis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对栽培基质与移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于白木香分化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MS+2.0 mg.L-16-BA+0.05mg.L-1NAA作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增殖率为5.5;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1IBA+0.2 mg.L-1NAA;移栽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腐叶土(1∶1∶1)效果最好,成活率98%,且苗生长健壮。建立了白木香高效再生体系。表4参1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妍彤 郭强 毛培春 田小霞 崔国文 孟林
以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附加不同浓度的2,4-D、6-BA和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展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绿苗分化和生根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C (MS+30 g·L~(–1)麦芽糖+1 g·L~(–1) CH+200×5 mL·L~(–1) VB+0.5 g·L~(–1) L-Pro+3 g·L~(–1)植物凝胶)+3 mg·L–12,4-D+0.025 mg·L~(–1) 6-BA,诱导率达77.78%,4周后可见淡黄色愈伤组织;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C (MS+30 g·L~(–1)麦芽糖+1 g·L~(–1) CH+200×5 mL·L~(–1) VB+0.5 g·L~(–1) L-Pro+3 g·L~(–1)植物凝胶)+0.1 mg·L~(–1) 2,4-D+3 mg·L~(–1) 6-BA,分化率达66.67%,4周后出现芽点,同时伴随根毛发生;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R(1/2MS+15 g·L~(–1)麦芽糖+3 g·L~(–1)植物凝胶)+0.5 mg·L~(–1) NAA,移栽后全部成活。从而建立了一套从长穗偃麦草"成熟种胚–诱导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生根–移栽"的组培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其抗逆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娅 刘青林
为了建立月季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该试验以‘漂多斯’、‘蓝丝带’、‘索奴拉’3个月季品种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了月季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在MS+ZT 0.5 mg/L、MS+ZT 4.0 mg/L+NAA 1.0 mg/L、MS+ZT 0.5 mg/L+NAA0.5 mg/L培养基上,‘漂多斯’、‘蓝丝带’、‘索奴拉’能够诱导出再生芽,再生率分别为33.3%、33.3%、16.7%;再生芽在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基本培养基上伸长、展叶,在MS+IBA 0.5 mg/L的培养基上能得到生根的再生植株.随着月季未成熟胚贮藏时间的延长,不仅污染率增加,而且胚成熟后多发育成胚芽;贮藏时间不宜超过90...
关键词:
月季 未成熟胚 再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丽 叶要妹 包满珠
以香樟的未成熟幼胚为外植体进行诱导体胚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成功地从香樟幼胚中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再生植株,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是最佳的碳源。经2年对初生胚的继代培养,获得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经体胚诱导、体胚成熟、体胚萌发3个过程的诱导后能够获得再生植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丽华 吴小芹
以湿地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发生,初步建立植株再生体系。先用含不同浓度6-BA的液体培养基处理湿地松成熟胚12~36h,吸干后转移到无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6周后,经60mg·L-16-BA液体培养基预处理12h的胚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69%,预处理24h平均每个外植体产芽数达到最高(9~12个),但芽体较小,在继代培养基中伸长较慢;经30mg·L-16-BA液体培养基预处理的胚不定芽诱导频率较低,仅25%~38%,但芽体健壮,在继代培养基中伸长较快;6-BA浓度大于80mg·L-1时不利于不定芽分化。不定根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NAA对不定芽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在改良1/2GD+NAA0.05m...
关键词:
湿地松 成熟胚 不定芽 植株再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洁 闻娟 晏晓兰 包满珠 张俊卫
以‘雪梅’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采样时期和不同浓度2,4-D与6-BA组合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后约59 d的‘雪梅’未成熟合子胚,暗培养60 d后,在12MS+2,4-D 1.0 mgL+6-BA 0.5 mgL上培养时体胚诱导率达最高(58.3%),在12MS+2,4-D 1.0 mgL+6-BA 0.2 mgL上培养时体胚诱导数最高(达3.6个);体胚在增殖培养基12MS+6-BA 0.1 mgL+NAA 0.05 mgL中产生次生体胚,在12MS+6-BA 1.0 mgL+NAA 0.1 mgL+GA30.5 mgL培养中萌发,再生出植株。
关键词:
梅花 未成熟合子胚 体胚发生 植株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红 谢树章 林清 雷开荣 邱正高 张亚勤 王楠 周幼昆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从49份玉米自交系材料中筛选出了5个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的自交系,其中,K6-64,K6-39,DL283-1诱导出的Ⅱ型胚性愈伤,具有很强的长期继代能力和再生能力,适宜作为转化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对玉米幼胚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5~2.0 mg/L 2,4-D能够较好的诱导玉米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一定浓度的6-BA和KT都能够较好的促进玉米愈伤组织分化。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幼胚 胚性愈伤组织 再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伟达 李成浩 杨静莉 张含国 张淑玲
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建立杂种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从日本落叶松5×长白落叶松77-3和日本落叶松5×兴安落叶松9两个家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授粉后65天左右采集的合子胚在添加0.5mg·L-12,4-D+0.5mg·L-16-BA+0.5mg·L-1KT的S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0%。从胚性愈伤组织中筛选出3个具有稳定分化能力的胚性细胞系,其中授粉后65天采集的日本落叶松5×长白落叶松77-3合子胚诱导的胚性细胞系的每克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体胚数、体胚萌发率、植株再生率最高,分别为18.1个,77.0%,28.1%。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为41.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兴民 余智莹 张萌 董瑞奇 陶建敏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杂交获得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的初生胚诱导培养基(SE培养基)为:NN69+1.80 mg.L-1NAA+0.4 mg.L-1水解酪蛋白+2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6 g.L-1琼脂;次生胚诱导培养基分别为:3/4MS+0.35 m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扩繁培养基)和MS+1.5 g.L-16-BA+0.2 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胚状体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初生胚诱导率为11.11%和16.67%,体细胞胚在扩繁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雪莲 孙毅 郭平毅 刘惠民 刘少翔 王景雪 解志红
用农杆菌转化小麦授粉10d后的幼胚,经5‰PPT筛选获得大量正常再生植株。PCR及PCR 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23%(18株)再生苗为转化bar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可明显提高对basta的抗性。还总结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高效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的处理程序。
关键词:
农杆菌 转化 小麦 幼胚 bar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