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8)
- 2023(10079)
- 2022(9029)
- 2021(8723)
- 2020(7362)
- 2019(16997)
- 2018(17126)
- 2017(32738)
- 2016(18154)
- 2015(20552)
- 2014(20576)
- 2013(20140)
- 2012(18596)
- 2011(16569)
- 2010(16502)
- 2009(15059)
- 2008(14759)
- 2007(12910)
- 2006(11130)
- 2005(9562)
- 学科
- 济(68048)
- 经济(67968)
- 管理(52296)
- 业(48534)
- 企(41709)
- 企业(41709)
- 方法(34002)
- 数学(29110)
- 数学方法(28640)
- 农(17444)
- 财(17275)
- 学(16929)
- 中国(16859)
- 业经(15004)
- 地方(13398)
- 理论(13243)
- 贸(11935)
- 贸易(11929)
- 和(11847)
- 务(11718)
- 财务(11654)
- 财务管理(11632)
- 制(11580)
- 易(11566)
- 农业(11473)
- 技术(11140)
- 企业财务(11006)
- 环境(10743)
- 教育(10228)
- 划(9986)
- 机构
- 大学(255665)
- 学院(253516)
- 管理(101863)
- 济(92202)
- 经济(89929)
- 理学(88933)
- 理学院(87892)
- 管理学(86063)
- 管理学院(85630)
- 研究(82692)
- 中国(60089)
- 京(55307)
- 科学(55187)
- 农(43264)
- 所(42336)
- 财(41639)
- 业大(41116)
- 研究所(38862)
- 中心(37638)
- 江(35684)
- 北京(34920)
- 农业(34309)
- 财经(33950)
- 范(33919)
- 师范(33572)
- 经(30831)
- 院(29876)
- 州(29856)
- 技术(28328)
- 师范大学(27103)
- 基金
- 项目(177533)
- 科学(137754)
- 研究(127753)
- 基金(127251)
- 家(111604)
- 国家(110675)
- 科学基金(94373)
- 社会(76882)
- 社会科(72676)
- 社会科学(72653)
- 省(70018)
- 基金项目(68226)
- 自然(63753)
- 自然科(62277)
- 自然科学(62262)
- 自然科学基金(61089)
- 划(59077)
- 教育(58712)
- 资助(53210)
- 编号(52863)
- 成果(42951)
- 重点(39252)
- 部(38223)
- 发(36882)
- 创(36624)
- 课题(36075)
- 科研(34240)
- 创新(34083)
- 大学(33142)
- 项目编号(32980)
共检索到360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赵葵 郭继宇 倪嵋楠 隋丽 孔福全 路秀琴 周平
为扩大玉米种质资源,用重离子7Li和12C分别辐照玉米品种农大108种子胚,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所用能量和剂量的重离子7Li和12C对M1出苗率影响不明显;重离子辐照后,M1代产生了5株黄化苗,6株雄性不育,2株无雄穗,1株抽雄期提早等多种变异植株.M2代获得了多穗玉米突变类型.变异材料可供进一步选择.
关键词:
重离子 变异 玉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古绍彬 姚建铭 于洋 向砥 余增亮
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3011(简称微藻3011)为材料,对其进行离子注入诱变体系的建立及注入后的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甘油培养液处理微藻3011,并收集藻泥均匀涂布于灭菌后的滤纸上,风干后进行离子注入,效果最为理想。不同剂量的N+注入后,微藻3011存活曲线呈先降后升再降的"马鞍型",即当N+注入量为(0~9.1)×1014ions/cm2时,存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大而迅速下降;当N+注剂量为(9.1×1014)~(1.872×1015)ions/cm2时,存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大而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对照组;当N+注入剂量增大到1.872×1...
关键词:
球等鞭金藻 离子注入 生物学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游银伟 王梅 岳寿松 江丽华 刘兆辉
通过N离子束注入对胶胨状芽孢杆菌B.mucilaginosus K-1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解钾能力提高720%的突变菌株B.mucilaginosus K-1-3。发酵后对B.mucilaginosus K-1和B.mucilaginosus K-1-3的胞内和胞外可溶性钾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胞外可溶性钾含量很低,绝大部分都在胞内,说明解离出来的可溶性钾主要被菌体生长所吸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游银伟 王梅 江丽华 岳寿松 刘兆辉
通过N离子束注入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P-1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解磷能力提高48%的突变菌株B. subtilis P-1-5。对B. subtilis P-1和B. subtilis P-1-5发酵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和可溶性磷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可溶性磷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B. subtilis P-1-5均比同期B. subtilis P-1值高,说明突变菌株B. subtilis P-1-5比原始菌株B. subtilis P-1解磷性状优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文轩 蒋立科 罗曼
硅酸盐细菌能分解铝硅酸盐类矿物中的钾、磷、硅等元素,直接供植物生长利用。采用低能N离子束注入技术对硅酸盐细菌进行诱变,然后经有氮培养基初筛、缺钾培养基复筛,获得解钾能力强的硅酸盐细菌S-05突变株,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进行盆栽试验,研究S-05菌株对水稻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发酵液50倍稀释处理组速效钾含量最高,比原菌株处理组(CK1)和空白对照组(CK2)分别提高55.79%和260.84%。
关键词:
离子束注入 硅酸盐细菌 选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卞坡 谈重芳 秦广雍 余增亮 霍裕平
用 30kev的Ar+ 离子 ,以 1.5× 10 17ions/cm2 的注入剂量分别介导外源拟南芥菜 (Lansberg生态型 )、甘蓝、红甜菜和芦荟的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种子 (Columbia生态型 )。转化当代营养期表型变异率与外源供体和转化受体的亲缘远近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低育性株率却随着外源供体亲缘关系的从近到远 ,呈现一种从低到高再变低的变化趋势。从低育性株后代中选育出 2个稳定的突变体 ,该突变体不但保持了其亲本的低育性 ,而且其他性状也有较显著的变异 ,如株型、叶型等。
关键词:
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 诱变 突变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永亮 宋同明
简述了化学诱变的发展简史。系统介绍了玉米化学诱变的特点,处理方法和效果,详细分析了玉米化学诱发突变在解决某些基本生物学问题中的价值和育种领域里的可能应用等
关键词:
玉米,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诱发突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杨镇 李刚
采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910,7019,齐319,丹340和联87的成熟花粉,研究了经EMS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率与处理当代结实率的相关性及M1代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粉离体培养后萌发率随EM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与处理当代的结实率呈正相关;EMS处理的M1代引起了较大的生理损伤和生物学变异效应,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低、出苗率低、出苗持续时间长、出苗迟缓、成株率下降、M1代群体的抽雄期表现提前和延迟等特性;M1代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其中条纹叶变异最大,而成株期以雄穗变异为主,其中雄性败育变异率最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谭义川 夏伟 李仁飞 余学杰 柯永培
对新选的玉米EMS诱变系进行遗传评价是对其展开利用研究的前提。以19份玉米EMS诱变系为试材,利用表型分析和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考察的20个性状中,与基础试材相比,诱变系K305Y1403、K305Y1409、K305Y1411和K305Y1415有9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08Y1425、R08Y1423、R08Y1429分别有17,13,12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相应基础试材差异较大。40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在来源于K305与R08的诱变系中,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个数平均分别为3...
关键词:
玉米 EMS 诱变系 遗传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霞 梁燕 李翠 秦蕾 李云洲
化学诱变因其点突变比例和突变频率高、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诱发育种。近年来,用此方法获得的突变材料,成为基因组学等研究的重要基础,进而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化学诱变的特点与发展历史,总结分析了诱变材料、诱变剂种类以及诱变方法如浓度、时间、温度等对诱变效率的影响,综述了化学诱变技术在国内外蔬菜育种研究中的进展及成果。
关键词:
化学诱变 蔬菜育种 诱变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创云 王陆军 秦作霞 王艳梅 侯雅静 张丽娜 李海燕 王美霞
采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N+离子束,对郑58、昌7-2和K12玉米自交系的干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和农艺性状变异都有很大差异,筛选出的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最佳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N+/cm2。同时利用10对SSR引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等位基因2~5个,平均3.9个。根据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 N+/cm2是诱变效果最佳的。3个自交系中郑58对N+离子束诱导引起的变异最敏感,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N+离子束 玉米 生物学效应 分子标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徐燕 谢潮添 纪德华 柳佩娟 梁艳 王凤霞 史修周
近十几年来,坛紫菜品种退化、产量降低、质量下降,本实验通过诱变处理,筛选和培育优质高产的坛紫菜新品系。坛紫菜野生丝状体经一定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子代叶状体发生了变异,经大量培养后筛选出紫色突变体(3号Ⅰ)和经济性状优良的个体(7号Ⅰ和7号Ⅱ),通过体细胞酶解和单克隆技术快速获得诱变选育纯系,并对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①7号Ⅰ:叶片宽[(2.99±0.61)cm]、生长快(30 cm以上的藻体长度平均日增长量可达6.51 cm,比对照组快55.3%)、耐高温(29℃正常生长,比对照组高2℃以上)、总藻胆蛋白含量高(104.86 mg.g-1干品,比对照组高39.0%);②...
关键词:
坛紫菜 诱变 育种 新品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艳芳 王世恒 祝水金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作物种子并研究其变异机理,进而培育新品种,这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育种方法。近年来,我国已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了70多种植物500多个品种的作物种子,航天诱变育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系)。对航天诱变机理的研究方法也逐渐增多,从单一的形态观察向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航天诱变育种的成就、研究方法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世成 吴政卿 杨会民 王汉芳 孙贵启
高空处理的小麦种子SP1代基本无变异,SP2代在幼苗习性、抽穗期、株高、穗型、粒质、成穗数等性状均产生较明显的变异,这些变异一般在SP3代中,SP4代稳定,缩短了育种年限。通过对变异性状的选择已育出两个苗头品系。高空诱变为小麦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育种途径,也为航天部门为农业服务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关键词:
高空,诱变,小麦,育种,卫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子瑜 黄先群 唐章林 黄团 李丽
简述了诱变育种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和定点诱变的方法、原理,以及这些方法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应用及研究概况,提出了马铃薯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对马铃薯诱变育种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诱变 育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