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2)
2023(2426)
2022(1919)
2021(1530)
2020(1178)
2019(2728)
2018(2546)
2017(4749)
2016(2596)
2015(2901)
2014(2893)
2013(3068)
2012(3059)
2011(2698)
2010(2570)
2009(1792)
2008(1653)
2007(1347)
2006(1211)
2005(1159)
作者
(7245)
(6222)
(6149)
(5734)
(3793)
(2881)
(2728)
(2418)
(2415)
(2144)
(2134)
(2097)
(1972)
(1970)
(1953)
(1913)
(1845)
(1796)
(1759)
(1707)
(1510)
(1479)
(1441)
(1432)
(1402)
(1402)
(1386)
(1285)
(1270)
(1182)
学科
管理(11515)
(10789)
经济(10775)
环境(9035)
(6874)
(5504)
企业(5504)
(4299)
方法(4202)
(3986)
数学(3819)
规划(3797)
数学方法(3796)
中国(3769)
环境规划(3766)
(3363)
(3306)
银行(3301)
资源(3218)
(3211)
(3143)
(2869)
生态(2746)
(2609)
金融(2609)
经济学(2587)
(2364)
环境经济(2081)
(2051)
财务(2051)
机构
大学(34692)
学院(33765)
(17053)
经济(16833)
管理(13961)
研究(12838)
理学(11934)
理学院(11821)
管理学(11716)
管理学院(11660)
中国(10824)
(8108)
(7358)
科学(7058)
(6233)
财经(6212)
(5799)
(5768)
中心(5698)
经济学(5593)
研究所(5522)
业大(5356)
经济学院(5063)
(4939)
(4932)
财经大学(4773)
北京(4697)
农业(4470)
经济管理(4087)
研究院(3811)
基金
项目(24469)
科学(19869)
基金(19137)
研究(17255)
(17026)
国家(16929)
科学基金(14845)
社会(11738)
社会科(11292)
社会科学(11291)
基金项目(10098)
自然(9878)
自然科(9617)
自然科学(9616)
自然科学基金(9449)
(9219)
(8080)
资助(7421)
教育(7365)
(5806)
重点(5787)
编号(5731)
(5725)
国家社会(5251)
(5194)
(5136)
科研(5095)
教育部(4996)
创新(4970)
计划(4903)
期刊
(17102)
经济(17102)
研究(11156)
中国(8847)
(6612)
学报(5826)
科学(5398)
管理(5031)
(4877)
(4683)
金融(4683)
大学(4553)
学学(4287)
农业(3232)
会计(3182)
财经(2947)
技术(2687)
经济研究(2665)
(2563)
教育(2472)
业经(2125)
资源(2032)
问题(1919)
(1916)
(1834)
国际(1795)
技术经济(1787)
生态(1741)
财会(1716)
(1599)
共检索到55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同斌  
本文基于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的视角,分析了高耗能工业和能源行业等重点行业碳减排是否会导致行业间碳泄漏的问题。结果显示,重点行业减排并未引致行业间的碳泄漏效应,而是实现了整体减排的"扩散效应",各行业的碳排放量均呈现出下降特征,价格体系和投入产出结构两个方面的变动佐证了这一现象。一方面,重点行业减排导致高耗能工业、能源行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低耗能工业、建筑业中投入要素成本增加和产品价格上升,因而高耗能工业品、能源产品消耗增加的"回弹效应"没有出现;另一方面,在重点行业碳减排的影响下,各行业有效控制和降低了中间投入中高耗能产品和能源产品的使用,存在着紧密产业关联的能源行业、高耗能工业、低耗能工业、建筑业中间投入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大,对碳减排的贡献程度较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慧  盛济川  
减少碳泄漏是欧盟提出开征边境调节税的理由之一,但关于欧盟碳密集型行业是否发生显著碳泄漏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双边贸易的视角,对欧盟水泥、铝、钢铁三个碳密集型产业的进出口贸易进行了结构断点检验,发现水泥和铝进出口不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而钢铁进出口在2003年和2008年存在两个结构断点,在第二个断点处钢铁进口整体增加;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欧洲气候交易所碳价格与钢铁进出口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发现钢铁进口的变化由碳价格导致,而出口变化则不是。研究结果表明,EUETS的实施对欧盟碳密集型产业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限,水泥、铝和钢铁产业中,只在钢铁进口中发现了部分碳泄漏的证据。因此,减少碳泄漏不足以成为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翠萍  史丹  
污染避难所假说和要素禀赋假说是碳泄露争议最具代表性的假说。目前单边碳减排措施引致的碳泄露率集中在5%~20%。碳泄露的三个产生途径显示:碳泄露不仅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且也发生在附件1国家之间。影响碳泄露率的因素很多,但商品国际市场整合程度、进口商品与本国商品的替代程度、化石能源供给弹性、不同行业技术的替代难易程度、碳减排技术、市场机制是影响碳泄露程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来看,解决碳泄露的市场手段是边境调节税或者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碳价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韩露露  尹筑嘉  
本文测算中国工业部门44个细分行业碳排放量,划分为高低碳工业行业,然后构建模型进行分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工业行业整体和低碳工业行业的对外贸易开放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而且低碳工业行业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分类行业碳泄漏问题实证检验证实,工业行业整体和低碳工业行业不存在碳泄漏问题,佐证了我国不需要为了环境保护而抑制对外贸易,而应该充分发挥对外经济开放"减排"效应;但是,分类行业EKC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性甚至相反性,不同类行业碳泄漏检验结果也存在不一致性,这种结构性差异对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以及环境规制措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注重行业结构性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行业环境规制措施,制定更加贴合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文城  彭水军  
在一个区域进行单边减排的情况下,其他非减排区域可能由此增加碳排放,产生碳泄漏。碳泄漏对减排效率与公平、经济成本乃至环境伦理与法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已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颇具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碳泄漏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经验证据以及碳泄漏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理论、经验和政策研究三个方面指出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松彦  汪鹏  赵黛青  戴瀚程  
广东省积极尝试应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目前电力、水泥、钢铁、石化四部门已纳入碳排放权交易。按照《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未来要将纺织、造纸、陶瓷、有色、化工五大工业纳入到碳排放管理体系。研究应用多区域动态CGE模型对广东省工业行业开展量化预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九大工业部门碳交易总量宜控制在3.71亿吨(不包括电力重复计算)。对工业部门碳减排贡献最大的措施是工业行业的能效提高及技术进步,九部门的减排贡献由大到小分别为:电力、水泥、石化、钢铁、化工、造纸、有色、纺织、陶瓷。实施碳减排将对GDP带来影响,其中全部门责任分担(S1)情景对GDP损失影响最大,约为1.27%,而其他三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朋程   李伟娟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石化产业碳减排是实现我国“30·60”目标的关键。本文以我国石化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1年统计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和VEC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建立石化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模型,探讨石化行业碳减排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水平、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随着分位数增加在逐渐增强,投资规模、产出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强;(2)长期来看,技术水平、能源结构、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长期均衡关系,各因素随机扰动项受到冲击后,技术水平、能源结构的响应是负向的,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的响应是正向的;(3)除自身影响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技术水平、产出规模、投资规模和能源结构,但随着滞后期增加总体上呈递增态势,贡献率从滞后第2期的4.6%增长到滞后第10期的14.0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石化行业碳减排的主要实现路径: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投资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县华  范庆泉  
本文建立了分别包含碳强度目标约束和总量目标约束的多行业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中国现阶段实施的基于重点行业碳强度减排目标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解释了现阶段实施的减排政策产生就业红利,并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因。本文结论表明,随着中国碳强度减排任务的不断加重,当前政策的就业红利将不复存在,同时政策机制蕴含的资源错配、各行业边际减排成本不相等的问题则愈加严重,实施碳交易减排政策的时机逐渐成熟,政府应及时推出碳交易政策代替现行的减排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张春军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贸易的不断拉动,但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碳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本文根据中国1996-2010年的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27个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并根据碳排放强度将制造业分为低碳制造业和高碳制造业,对其碳排放趋势进行了分行业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FGLS回归方法验证制造业碳排放EKC的存在性并在模型中加入一些控制变量对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考察碳泄漏问题。所得结论如下: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无论是人均碳排放还是总的碳排放均符合EKC曲线,而高碳制造业却存在着线性关系;贸易减少了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但却增加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梁聪智  田歆  潘登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大户,钢铁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钢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碳排放的过程分为化石能源的燃烧、化学反应和电力消耗三部分,并用IPCC指南中的方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的数据对这三部分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我国钢铁行业2004~2008年的碳排放的数据,得出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据此制定了我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文会  高姣倩  宋亚君  余金龙  
在电力市场背景下,针对发电商和售电商组成的电力供应链,并考虑电力行业碳减排技术投资与否两种情况,分别构建发电商、售电商两级供应链模型和发售一体化的一级模型,探究消费者碳足迹敏感系数、碳排放限额及碳减排成本系数对电力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和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力供应链可以通过投资碳减排技术获得更大的利润,同时减少碳排放量;在电力供应链一级模型中,由于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信息共享、共同决策,可以实现电力供应链整体利润的最优;政府在制定碳排放政策时,合理的碳排放限额能够有效降低电力供应链的碳排放量,同时提高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强  田川  郑晓奇  陈怡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果显著。随着碳排放目标约束的增强,中国政府将会针对电力行业出台更多政策和措施,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政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Vensim技术平台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三种情景:即参考、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了电力行业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的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研究发现,对电力行业来说,有多项政策可控制碳排放,如果政策组合得当,能推动电力行业碳排放早日达峰,并将碳排放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研究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上升幅度在70%~90%左右;生产排放系数下调10%的减排效果为8.76%,下调15%带来的可能减排效果为13.14%。通过行业减排目标控制的减排政策效果不太显著,但随着政策目标的严格程度上升有所改善。研究结论有利于中国差异化行业减排对策的制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贞  蒲刚清  施於人  阎建明  胡健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完成钢铁行业碳减排目标是实现我国碳减排总量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为求解未来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与碳减排潜力,提出一种基于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的情景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情境下,模型综合考虑节能减排技术对行业/地区碳排放的影响,设计锁定、成长和促进三种碳减排情景。最后采用该模型对重庆市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碳减排潜力与节能技改投资成本变化进行了情景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为更好地实现行业的碳减排目标,在现有的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下,重庆市钢铁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加大技术推广投资,用于更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