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2)
- 2023(10160)
- 2022(9139)
- 2021(8675)
- 2020(7345)
- 2019(17020)
- 2018(17095)
- 2017(32824)
- 2016(18033)
- 2015(20264)
- 2014(20231)
- 2013(20156)
- 2012(18253)
- 2011(16419)
- 2010(16125)
- 2009(14738)
- 2008(14312)
- 2007(12264)
- 2006(10644)
- 2005(9063)
- 学科
- 济(69036)
- 经济(68953)
- 管理(53710)
- 业(49052)
- 企(41993)
- 企业(41993)
- 方法(33943)
- 数学(29075)
- 数学方法(28757)
- 农(18124)
- 学(17888)
- 财(16957)
- 中国(16236)
- 业经(15500)
- 环境(14598)
- 地方(14373)
- 和(12598)
- 贸(12492)
- 贸易(12487)
- 理论(12198)
- 农业(12126)
- 易(12098)
- 务(11595)
- 财务(11538)
- 财务管理(11521)
- 划(11307)
- 企业财务(10956)
- 制(10876)
- 技术(10804)
- 教育(9353)
- 机构
- 大学(253351)
- 学院(251338)
- 管理(105476)
- 济(94726)
- 经济(92561)
- 理学(92251)
- 理学院(91242)
- 管理学(89717)
- 管理学院(89284)
- 研究(81379)
- 中国(58896)
- 京(54541)
- 科学(53674)
- 财(41618)
- 所(40769)
- 业大(40689)
- 农(40479)
- 研究所(37551)
- 中心(36583)
- 江(35021)
- 北京(34685)
- 财经(34269)
- 范(33392)
- 师范(33105)
- 农业(31273)
- 经(31134)
- 院(30417)
- 州(28861)
- 师范大学(26922)
- 经济管理(26768)
- 基金
- 项目(180870)
- 科学(141621)
- 基金(131096)
- 研究(130371)
- 家(114802)
- 国家(113876)
- 科学基金(97801)
- 社会(80113)
- 社会科(75823)
- 社会科学(75800)
- 基金项目(71237)
- 省(70678)
- 自然(66023)
- 自然科(64360)
- 自然科学(64344)
- 自然科学基金(63164)
- 划(59614)
- 教育(58886)
- 资助(53782)
- 编号(53341)
- 成果(42046)
- 重点(39997)
- 部(39010)
- 发(37571)
- 创(37162)
- 课题(35912)
- 科研(34885)
- 创新(34566)
- 大学(33250)
- 教育部(33178)
- 期刊
- 济(102264)
- 经济(102264)
- 研究(70128)
- 中国(42682)
- 学报(41795)
- 科学(38701)
- 管理(36791)
- 农(35575)
- 大学(31230)
- 财(30236)
- 学学(29468)
- 教育(26266)
- 农业(25062)
- 技术(20871)
- 业经(18218)
- 融(17165)
- 金融(17165)
- 财经(15609)
- 经济研究(14968)
- 图书(14039)
- 科技(13717)
- 林业(13616)
- 问题(13241)
- 经(13038)
- 理论(12998)
- 业(12823)
- 资源(12458)
- 实践(12227)
- 践(12227)
- 技术经济(12159)
共检索到351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孟菲 王雨馨 郑晶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生态补偿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利益驱动、决策行为和依据以及主体间交互作用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影响林农和地方政府演化博弈均衡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和策略演化方向依赖于初始状态及其演化路径,并与博弈矩阵的参数有关;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作为项目的直接实施主体,林农的积极性与响应度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构建政府主导、林农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燕真 戴永务
在介绍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动因、赎买改革具体实施情况、赎买改革模式和赎买改革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得出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存在赎买缺乏法律依据和实施标准、重点区位成过熟龄人工商品林赎买任务紧迫、资金缺口成为改革实施最大瓶颈、赎买后续经营管护难度较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康鸿冰 戴永务 洪燕真
阐述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模式,收集典型案例,对福建省现行的赎买、租赁、置换及改造提升等多种赎买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和优劣势分析。基于赎买过程中涉及到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农户3个利益主体,并结合赎买模式实施条件,得出不同利益主体选择赎买模式的建议:政府应选择保护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赎买模式;林业主管部门应选择有利于林分结构调整、优化生态公益林布局、提高林业社会地位的赎买模式;农户应基于收益最大化目标,结合家庭劳动力、林业依赖等情况选择赎买模式。
关键词:
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 赎买模式 优势 劣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蔡晶晶 杨文学
建立生态公共服务政府购买机制,加快我国政府生态管理职能转变,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建设,有助于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是地方政府继林权改革后实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创新,也是行政性的生态公共服务购买方式。文章基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平县、顺昌县和沙县的实地数据,围绕直接赎买、租赁、改造提升等不同模式,分析政府控制和社会动员不同强度下,各地商品林赎买的绩效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主要结论:(1)在政府控制强的地区,政策宣传到位,使民众了解政策目的,对政策的生态绩效有正向作用。(2)林改中没有细分林权的地区,小农户林地少、资本量小,被排除在政策之外,对政策的经济绩效评价最差。(3)在政府禁伐控制度较松,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改造提升的地区,政府回应性差将显著降低政策的经济绩效。(4)拥有森林经营经验有助于提升严格控制区农户的经济效益,对弱行政控制区的生态绩效也有较大帮助。研究得出2点启示:(1)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商品林赎买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减少民众的抵触情绪;根据各地林权细分的具体情况,允许制度多样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拓展民间资本的投融资渠道,将绿色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扶贫治理结合起来,推进"生态的经济化",实现投资的乘数效应。(2)要加强政府回应性,想方设法将小农户纳入生态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采用经济补偿(补助)、特许经营、合同外包、项目申请制等政策工具,通过多样化的购买方式推进生态服务市场化供给。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美艳 雷艳杰 董建军 张立中
基于福建省永安市、沙县区、将乐县、宁化县和建宁县的实地调研,阐述了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需要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循环互动,进而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路径。通过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解读应用于赎买政策分析,指出沿着稳态路径才能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备的稳态。针对影响"两山"稳态实现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践行"两山"理论的赎买政策建议:按生态效益原则构建赎买对象的识别机制,因为这会影响"绿水青山"稳态的实现;提高林农参与赎买获得感,因为这会影响林农"金山银山"稳态的实现;以生态与产业循环互动为标准选择管护与经营主体及模式,因为这会影响"两山"兼备稳态的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慧琴
三明市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和发展示范区,全市新划定的生态区位面积为925.5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2.5%。为解决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和林农的切身利益,三明市率先推行了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及改造提升的试点改革,文章分析了赎买重点区位商品林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阐述了三明市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做法,以期推动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
重点生态区位 商品林 赎买 实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晶 林慧琦
【目的】揭示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情况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完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及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福建永安、顺昌2个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县(市)139户林农调查数据,分析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情况,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林农对赎买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应用边际效应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1)从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情况来看,61.87%的林农了解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但从了解程度上看,仅有25.18%的农户表示非常了解。2)从影响认知的因素看,林农个体特征因素中,年龄、受教育年限影响显著,性别和是否有村干部经历影响不显著;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类型是否为纯非农户影响显著,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中从事林业的劳动力人数对林农认知没有显著影响;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林地特征中,家庭拥有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面积、林地资源经营类型是否为用材林或毛竹林、林地经营方式均对林农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外部因素中,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周边农户讨论林业政策的频繁性、村干部对林业政策宣传的态度对林农认知具有显著影响,村庄与市中心的距离对林农认知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对主要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分析发现,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认知中"比较了解"的边际效应系数大于"完全了解"。【结论】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整体水平较低;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受教育年限、农户类型是否为纯非农户、家庭拥有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面积、林地资源经营类型为用材林、林地资源经营类型为毛竹林、林地经营方式、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周边农户讨论林业政策的频繁性、村干部对林业政策宣传的态度以及地区。永安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较顺昌高。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程度倾向于"比较了解",反映出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了解还不够深入。可以通过提高精准宣传的深度、扩大宣传渠道特别是注重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以及提高政策实施力度,以促进林农对政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宁 王磊 张建清
流域生态补偿是保护流域生态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博弈论中静态博弈和动态演化博弈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流域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决策行为及深层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域生态补偿中,仅依靠上、下游政府间的自主选择无法实现上游政府采取"保护"策略、下游政府采取"补偿"策略这一社会所期盼的最优策略,必须引入中央政府进行干预,构建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上游政府、下游政府的行为,使得上游政府选择"保护"策略、下游政府选择"补偿"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国勇 陈红
生态补偿作为解决人类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间矛盾的一种制度安排,既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各国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实践探索。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生态补偿问题,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相融合,全新地界定生态补偿的内涵,识别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剖析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确定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生态补偿原则、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方式,最后以湿地生态补偿为研究案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大伟 涂少云 常亮 赵云峰
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是维护当今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生态补偿是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之间利益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它是为了制止生态破坏而征收或补偿的费用,所以不同于一般排污费和资源补偿费。本文根据补偿的类型不同,将生态补偿分为资源型生态补偿和环境型生态补偿。本文以流域生态补偿为例,将流域上游政府的策略简化为保护或不保护河流,下游政府针对上游的情况,选择"自主型"或"接受型",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流域生态补偿的特点和结果。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补偿需要中央政府的适度干预,而且关键点是保证上游地方政府收益始终最大化;中央政府干预的程度是使上游政府群的收益在保护的情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莹
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的利益诉求是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为目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同时进行规范,解决好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间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才能起到激励流域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流域生态质量的作用。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要点在于将收益与履责状况挂钩,使用成本加利法测算补偿标准,在上一级政府、上、下游各利益相关者和后代人之间合理分摊补偿费用,激励监管者承担监管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晓杏 胡振鹏 傅春 余达锦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主要形式,建立各利益相关者的均衡机制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关键所在。文章从生态旅游的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入手,构建"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社区"两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和讨论利益相关者的动态演化过程,利用雅可比矩阵的稳定性判断影响博弈方策略选择的几个参数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方最终策略的选择受博弈初始支付矩阵及关键参数选择的影响;引入社会舆论机制监督政府;政府通过补贴倡导旅游企业实施生态旅游;旅游企业通过分享旅游收益,改善社区的公共设施及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等途径来促使社区居民与其合作,可最终实现博弈三方利益共赢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利益相关者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爱慧 蔡银莺 张安录
对宏观层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和微观层面农民与市民之间博弈分析,找出促使均衡结果合理化方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博弈论与条件价值法(CVM)。结果表明:①博弈结果难以达成(保护,补偿)协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必须依靠中央政府作为媒介进行协商,采取管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制度安排。②激励的实现通过微观层面利益主体受偿意愿与支付意愿而定,支付不够补偿,中央财政补贴,支付盈余则上缴中央财政,以湖北为例,农民每亩耕地应得到174元补偿,市民每户居民应支付246.6元,中央政府每亩耕地给予农民148.5元补偿。③宏观层面依据微观层面需求意愿与支付意愿的赤字或者盈余,确定区域之间应支付补偿或者获...
关键词:
博弈 生态补偿 利益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爱敏 葛颜祥 耿翔燕
构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行为选择不同,影响到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与实施,进而对水源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利益诉求,将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受偿者与补偿者,二者在生态补偿中的行为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利用博弈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受偿者与补偿者的支付矩阵,分析了在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中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选择机理,给出了双方行为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从而得出了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优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补偿者的风险偏好、监管成本以及受偿者不保护生态环境的超长收益,...
关键词:
水源地保护区 生态补偿 利益相关者 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英 高丽丽 张传辉
应用经济学、政策学等原理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运营环境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态资产经营和管理具有其独特性,生态资产市场并未形成,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的运营以政府投资为主;国有林区在森林生态资产市场化运营方面具有资源、成本、政策等优势条件,存在运营资金不足、生态理念缺失、资源结构性问题等阻碍因素。针对存在的阻碍因素,从政策网络角度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良性运营的4个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