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8)
- 2023(15354)
- 2022(12885)
- 2021(12092)
- 2020(9760)
- 2019(22234)
- 2018(22096)
- 2017(40801)
- 2016(23155)
- 2015(26311)
- 2014(26419)
- 2013(25515)
- 2012(24362)
- 2011(22274)
- 2010(23225)
- 2009(21290)
- 2008(20775)
- 2007(18929)
- 2006(17506)
- 2005(16386)
- 学科
- 济(101396)
- 经济(101304)
- 管理(56539)
- 业(51491)
- 企(35771)
- 企业(35771)
- 中国(35129)
- 地方(32201)
- 农(29772)
- 方法(28466)
- 数学(24562)
- 数学方法(24164)
- 教育(23300)
- 学(22170)
- 业经(21926)
- 农业(20355)
- 财(19907)
- 制(19068)
- 地方经济(17711)
- 贸(16510)
- 发(16502)
- 贸易(16492)
- 银(16421)
- 银行(16402)
- 理论(16359)
- 融(16210)
- 金融(16208)
- 行(15962)
- 易(15810)
- 环境(15595)
- 机构
- 大学(320838)
- 学院(317797)
- 济(131164)
- 经济(127727)
- 研究(122266)
- 管理(110708)
- 理学(91475)
- 中国(90443)
- 理学院(90185)
- 管理学(88507)
- 管理学院(87862)
- 京(71774)
- 科学(71695)
- 所(63018)
- 财(61673)
- 研究所(55976)
- 范(55412)
- 师范(55049)
- 中心(54759)
- 江(54748)
- 农(50541)
- 北京(47164)
- 财经(45708)
- 师范大学(44301)
- 院(43756)
- 州(43480)
- 业大(41577)
- 经(41029)
- 教育(40828)
- 经济学(39510)
- 基金
- 项目(194871)
- 研究(155216)
- 科学(153104)
- 基金(133152)
- 家(113582)
- 国家(112394)
- 社会(95113)
- 科学基金(94842)
- 社会科(89745)
- 社会科学(89723)
- 省(80430)
- 教育(75937)
- 基金项目(68815)
- 编号(67464)
- 划(67139)
- 成果(59703)
- 自然(56041)
- 自然科(54577)
- 自然科学(54565)
- 资助(54157)
- 自然科学基金(53521)
- 课题(50660)
- 发(49067)
- 重点(45450)
- 部(43264)
- 年(42290)
- 发展(40500)
- 创(39890)
- 展(39827)
- 性(39769)
共检索到540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尹承梅 吴太山
从人才储备、智力支持、科技服务、决策咨询和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重点学科为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现状,从服务意识、科技转化平台和服务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重点学科 区域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靖 周小兵 刘蒂 黄锦鹏
省级终端能源消费的分解及需求预测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湖北省的数据为例,首先采用LMDI模型把湖北省1996~2012年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出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效率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湖北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凸显。其次,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对湖北省终端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这些分析方法和结果,不仅可以为湖北省制定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技支撑,也为其他发展中的中西部省区提供了方法学的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金林
本文以湖北省国家重点镇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对我国重点镇的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重点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重视对观念与制度"升级",遵循生态位秩序发展原则,坚持非均衡发展,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
关键词:
重点镇 发展模式 精神约束 生态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颖
在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综合反映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效率、效果,及时修正区域低碳经济的战略途径,是亟待突破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利用2010年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到了影响以上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因子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水平 评价体系 湖北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洪水峰 杨昌明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破坏。本文运用非参数检验和典型相关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检验分析,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承喜,魏尚平,邓有成,付春晖
一、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到2001年底,湖北省有64个县(市),包括39个县,24个县级市,1个林区。64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省的82.2%,人口占全省的68%,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交汇点,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省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捷
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科研经费信息公开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未得到各高校的充分重视。通过对北京市、陕西省2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公开现状的调查,针对各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公开内容、程度、范围进行分析汇总,从而得出调查结论,并提出应通过制定实体规范、建立信息网络公开平台、加强监督保障措施、转变观念等适合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规律、适合高校管理现状的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公开的有效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有序发展,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进泰 徐峰 王世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君 魏伟 张建清
文章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利用1999~2012年间的地级市人均GDP数据,对湖北省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我们发现整体而言,湖北省区域经济在考察期前期,并未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但随着各类区域战略的实施,逐渐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另外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武汉城市圈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但并未形成明显的高高型集聚,整体区域一体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冯爱林 肖维
近年来,黄石市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功能有效发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滞后、农村地区硬件资源配置薄弱、行业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认为,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应着力推进金融改革,构建普惠金融顶层设计框架,提高金融市场开放度,实现县域融资领域的充分竞争,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广互联网金融,扩大普惠金融服务渗透率。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调查 思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瞿商
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湖北省现有的"两圈一带"战略定位的依据是区域分工,这并不符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层级性特点。湖北省应该定位于区域梯级发展战略。具体设计是以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经济发展要素最富集的武汉城市圈和江汉平原为先发,以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在此基础上,利用襄阳和宜昌两市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两翼。恩施和十堰以及神农架林区作为尾翼,发展轻型的旅游服务业,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最终形成湖北省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战略定位 战略设计 湖北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启仿 李娟文
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 ,设计了由 11个指标所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模型 ,对湖北省 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与比较 ,得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对此 ,文章从如何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城市网络体系 ,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如何促进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共同发展等 3方面 ,提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因子分析法 湖北省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国清 吴奉彦 李志纯 杜瑞
货运结构在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受其发展水平的限制,通过构建两个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估了湖北省货运结构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货运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货运结构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688 4,货运结构初步适应全省经济发展;三级及以上公路密度,三级及以上航道密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等指标对两个系统适应性的影响最大。结果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且适宜推广至其他省份或城市应用。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货运结构 社会经济 适应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国清 吴奉彦 李志纯 杜瑞
货运结构在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受其发展水平的限制,通过构建两个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估了湖北省货运结构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货运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货运结构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688 4,货运结构初步适应全省经济发展;三级及以上公路密度,三级及以上航道密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等指标对两个系统适应性的影响最大。结果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且适宜推广至其他省份或城市应用。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货运结构 社会经济 适应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珊 陈美琪
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认识是评价区域战略和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基础。文章通过建构引力模型,对湖北省17个地市级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量化,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在Ucinet软件下对湖北省17个地级市的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湖北省城市经济联系的基本状态,这种状态的认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益的。结果显示,湖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正在日益的紧密。武汉市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襄阳和宜昌两个副中心城市的外向影响力也在增强,这有利于带动湖北西部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