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2)
- 2023(7948)
- 2022(7020)
- 2021(6713)
- 2020(5834)
- 2019(13587)
- 2018(13319)
- 2017(25686)
- 2016(14807)
- 2015(17040)
- 2014(17358)
- 2013(16961)
- 2012(16317)
- 2011(14919)
- 2010(15345)
- 2009(14385)
- 2008(14554)
- 2007(13531)
- 2006(11850)
- 2005(10572)
- 学科
- 济(56394)
- 经济(56342)
- 管理(39795)
- 业(38046)
- 企(29654)
- 企业(29654)
- 方法(26730)
- 数学(24046)
- 数学方法(23771)
- 农(18024)
- 中国(16528)
- 财(15865)
- 制(12527)
- 贸(12247)
- 贸易(12245)
- 教育(12190)
- 易(11915)
- 地方(11849)
- 学(11840)
- 农业(11469)
- 业经(10919)
- 策(10176)
- 理论(9671)
- 银(9314)
- 银行(9288)
- 务(9193)
- 财务(9169)
- 财务管理(9145)
- 行(8822)
- 和(8693)
- 机构
- 大学(216498)
- 学院(210736)
- 济(86299)
- 经济(84110)
- 管理(78648)
- 研究(75192)
- 理学(66893)
- 理学院(66093)
- 管理学(64802)
- 管理学院(64391)
- 中国(54523)
- 京(45951)
- 科学(44962)
- 财(40863)
- 农(38851)
- 所(38447)
- 研究所(34640)
- 江(34636)
- 中心(34251)
- 业大(32300)
- 财经(31559)
- 农业(30658)
- 范(30199)
- 师范(29932)
- 北京(29414)
- 经(28481)
- 院(27052)
- 州(26761)
- 经济学(26060)
- 师范大学(23741)
- 基金
- 项目(133301)
- 科学(103418)
- 研究(100518)
- 基金(93320)
- 家(80304)
- 国家(79587)
- 科学基金(66915)
- 社会(60457)
- 社会科(57128)
- 社会科学(57109)
- 省(53544)
- 教育(49074)
- 基金项目(48641)
- 划(45431)
- 编号(43058)
- 自然(42683)
- 自然科(41596)
- 自然科学(41577)
- 自然科学基金(40830)
- 资助(39627)
- 成果(37368)
- 课题(31081)
- 重点(30524)
- 部(30440)
- 发(29176)
- 创(27648)
- 大学(27366)
- 性(25959)
- 教育部(25846)
- 创新(25679)
共检索到326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莉萍 卜尚聪
基于某重点大学本科生抽样调查数据和行政管理数据,本文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从提高人才选拔效果与拓展多元化录取渠道两个角度,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招生的高考成绩显著低于统招生,且那些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越多的学生,其高考成绩显著越低。但是自招生大一年级的学业成绩则显著优于统招生,且综合评价自招生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全部课程成绩均显著优于统招生,学科特长自招生的必修课成绩显著优于统招生,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越多的学生学业成绩越优异。非降分录取自招生与降分录取自招生的成绩并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均比统招生的成绩更好。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自主招生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来群
哈佛大学的无障碍招生政策是一个政策组合,主要包括"两不一需"的录取资助政策、待审程序政策和高度量化和高度个性化政策等。实施这些政策组合的目的是使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都能无障碍地进入哈佛大学。无障碍招生政策对我国大学的招生特别是单独招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无障碍 精英 招生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应朝帅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加大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的力度,对高考制度创新及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来说,无疑是一种选择路径。一、高考制度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历程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双轨制"招生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20%以上的适龄青年都可以上大学,去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千万,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数超过500万,这些庞大数字的考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如何顺应新形势招收优秀人才,广受社会和教育界关注。加之近年来一些国际一流大学越来越多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将在上海市本科招生中开展“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学校将根据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材料,通过专家严格筛选,确定参加面试考核人选,综合申请者学
关键词:
自荐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考核成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亚群
在当今高考改革中,自主招生作为考试评价的重要方式,具有自身的目的性,体现了特定的价值取向。多年来,教育部不断调整高校自主选拔的政策定位,扩大自主招生的类型与试点范围,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但也还须向前推进。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稳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面临新的挑战与抉择。从价值取向分析自主招生的功能定位与选拔标准,有利于全面理解自主招生的涵义,协调自主招生与高考的关系,完善自主招生选拔机制,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与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自主选拔新增9所试点高校,其中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为了探索优秀创新人才选拔的新路子,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22所高校招生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试点, 2005年增加到42所。这一改革得到了社会包括在京参加“两会”代表和委员的高度评价。试点高校对自主选拔招收的学生的质量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普遍反映:自主选拔生表现出很强的自控能力和专业钻研精神,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思想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学术活动愿望强烈等特点,初步显示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潜质。3年来,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规范,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显示其生机和活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章建石
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的结果,由学校或地区开展的校本考试成绩更能反映学生能力和学习情况,理应在学生评价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校本成绩的分散性增加了对其进行客观比较的难度,限制了其在大规模考试选拔中的广泛应用。本文采用了回归和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利用统一考试成绩来校验校本考试成绩的可行性,比较了两种统计分析模型的成效。结果表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效果相对较好,回归分析操作和解释更为简单,在大规模考试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自主招生 校本成绩 多层线性模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小玮
备受关注的上海纽约大学于2013年正式招生,与国内多数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同,其"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选拔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强调学校与学生双向间的合适匹配。上海纽约大学在招生选拔上的经验能为中外合作大学招生和国内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
上海纽约大学 自主招生 校园日活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王宏伟
在新高考改革语境下,高校需要建立体现自身办学定位、特色与专业培养诉求的人才选拔标准和体系,即实施精准选拔。精准选拔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的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其实施精确判定、识别与评价的选拔方式。具体而微,高校招生实施精准选拔应致力于精准定位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创设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标准,精准识别关键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精准施训提升招生人员专业能力等路径选择。唯有此,高校才能真正招录到最适合自身培养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
高校招生 精准选拔 人才培养 综合评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连志鑫 杨帆
为增加弱势学生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我国制定了"国家专项"、"少数民族"和"高校专项"等招生倾斜政策,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家庭弱势学生进行入学机会上的特殊补偿。本研究通过对某部委直属院校2014级全体新生入学数据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上述多种招生倾斜政策整体上有效,其中政府主导的招生倾斜政策在宏观群体机会补偿方面表现更有效,高校主导的招生政策在微观个体选拔方面更为有效;另外,"国家专项"和"少数民族"中城镇户籍学生并不"弱势",政策精准性有待提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玉亭 宋向楠 高长完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特征助长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繁荣,更衍生了学生和家庭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因此,韩国教育部不断深化高校入学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多元化评价学生。在此过程中,政府还持续优化制度、人力、实践和意识驱动策略,基于此,以"学生簿综合招生"为主的自主招生制度逐步得到推广。尽管该政策推行后暴露出教育公平问题依旧堪忧、大学获得"伪自主权"、学生和家长负担依然沉重等问题,但是此项政策有利于优化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炳仙
重点大学建设政策作为赶超高等教育先进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在当今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背景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日本重点大学建设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先后经历了“研究生院重点化”、“TOP30”、“COE计划”三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基地评审与经费配置。通过实施该项政策,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日本大学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日本大学管理体制改革,使日本大学结构更趋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关键词:
日本 重点大学建设 政策分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军旗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要坚守公平底线,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招生单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职能,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招生实践中保证招生公平与追求生源质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招生单位唯初试分数论,以初试成绩排名录取学生,复试流于形式,推免生比例过高,过分追求“双一流”高校生源,复试程序不规范,人情影响招生公平和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轻则会影响学校声誉和人才选拔质量,严重的会影响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以及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使命。因此,招生单位要应该充分发挥初试和复试人才选拔的协同性,强化复试的专业选拔性,树立正确的生源质量价值观,提高初试自命题质量,加强复试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求实现招生公平和追求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招生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