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1)
2023(1792)
2022(1544)
2021(1561)
2020(1245)
2019(2871)
2018(2496)
2017(4413)
2016(2213)
2015(2184)
2014(2052)
2013(1885)
2012(1681)
2011(1451)
2010(1508)
2009(1452)
2008(1429)
2007(1331)
2006(1290)
2005(1219)
作者
(6055)
(5093)
(4984)
(4793)
(3076)
(2432)
(2212)
(1943)
(1855)
(1782)
(1748)
(1631)
(1589)
(1560)
(1549)
(1543)
(1461)
(1411)
(1355)
(1329)
(1273)
(1203)
(1197)
(1154)
(1145)
(1144)
(1116)
(1058)
(1018)
(947)
学科
(10184)
经济(10166)
(9163)
(7079)
企业(7079)
(6268)
农业(5444)
管理(5381)
业经(5150)
收入(4480)
分配(3969)
企业经济(3572)
国有(3307)
国有企业(3253)
方法(2724)
(2685)
(2680)
中国(2615)
数学(2364)
数学方法(2300)
地方(1925)
(1774)
(1564)
银行(1564)
(1524)
体制(1502)
(1390)
财务(1378)
财务管理(1377)
(1374)
机构
大学(30244)
学院(30123)
(13287)
经济(13071)
管理(11684)
研究(10596)
理学(9880)
理学院(9775)
管理学(9577)
管理学院(9526)
中国(8668)
(6728)
(6045)
科学(5966)
中心(5065)
财经(5047)
(4991)
(4884)
(4578)
(4538)
(4414)
业大(4410)
师范(4386)
研究所(4366)
经济学(4192)
北京(3892)
(3871)
财经大学(3795)
(3756)
经济学院(3745)
基金
项目(20719)
科学(16709)
研究(16106)
基金(15379)
(13216)
国家(13071)
科学基金(11353)
社会(11250)
社会科(10644)
社会科学(10642)
(8106)
基金项目(7701)
教育(7222)
(6482)
编号(6368)
自然(6161)
自然科(6025)
自然科学(6023)
自然科学基金(5923)
资助(5749)
成果(5655)
国家社会(5150)
重点(4802)
(4541)
课题(4501)
(4456)
(4365)
(4275)
(4210)
人文(4001)
期刊
(16319)
经济(16319)
研究(9445)
中国(6906)
(5453)
(5191)
管理(4826)
科学(4740)
学报(4655)
教育(4045)
大学(3943)
学学(3753)
农业(3444)
(3390)
金融(3390)
业经(3233)
财经(2670)
技术(2503)
经济研究(2333)
(2317)
问题(2289)
统计(1954)
(1946)
(1780)
改革(1765)
(1765)
决策(1611)
社会(1588)
经济问题(1525)
(1524)
共检索到48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袁琳  马广波  许雯静  
基于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的调研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从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3个维度共8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的多维贫困进行测量,并对指标和地区进行分解。测量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有35.7%的职工住户家庭存在至少3个指标的贫困。指数分解结果表明:卫生设施、饮用水和生活燃料3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四大国有森工林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维贫困,其中内蒙古森工林区的多维贫困状况最为严重。研究认为,应从多个维度改善重点国有林区的贫困状况,加大对教育、健康、卫生设施、住房等多方面的扶贫力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迎风  
本文认为,用单一的收入标准来了解贫困会低估个体真实的贫困状况,很难全面反映个体贫困的复杂性、脆弱性和持久性。本文基于Sen的能力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利用模糊集方法测度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论显示,相对于收入贫困,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医疗保险等贫困状况更为严重;多维贫困关于测度方法、权重较敏感,等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被其它方法与权重下的多维贫困严格占优,而在Betti&Verma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中,则住房、卫生设施和健康对多维贫困的贡献更大;多维贫困在西部、农村及女性中依然更严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洪革  井月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的微观住户调查数据,测度了重点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并且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国有林区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率与同时期全国的贫困发生率比较接近,但是,其贫困强度和贫困深度较大;重点国有林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职工住户的教育、医疗负担较重;重点国有林区职工依托开垦的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所发展的农业生产对其是否陷入贫困有显著的影响,而国有区职工管护经营的国有林地面积对其是否陷入贫困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国有林区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因病、因学致贫的现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Sabina Alkire  詹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调查数据(CFPS),依据全球MPI标准,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程度并不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多维贫困有着显著的影响;贫困人群普遍在健康、教育等方面遭受了剥夺,但细化到各群组,指标贡献度各有差异;经济贫困与多维贫困的交叠程度呈跨期递减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以发展为中心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在2020年前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实现减贫目标的良好前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卫平  姚智谋  
贫困应该表现为福利的缺乏,而不仅仅表现为收入或消费的不足。福利是一个多维概念。将贫困视为多维概念,要求在其程度的测度上对每个选中的福利变量均确定其阈值,即贫困表现为一个人有某个福利特征值小于相应的阈值。据此,文章讨论总结了多维贫困程度测度指标的性质,论证了该指标的可分解性,指出了该指标优于人文发展指数等指标的特点。最后,给出了该指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利用该形式进行了国家间贫困程度的比较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卉  王娜  王丹青  
应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九个省份,从收入贫困、能力贫困、社会排斥贫困和参与性不足贫困四个方面确定七个维度,进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显示,健康保险和卫生设施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而且随着维度的增加,住房和教育对贫困的影响逐渐加大,多维贫困者的贫困深度加深。维度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差距仍比较明显,多维贫困最严重的是贵州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通过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测度和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创新性地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测度中国城市多维贫困,并进行相应分解。通过梳理当前的城市扶贫政策和总结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特色,认为多维治理才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归宿。针对多维贫困的"内卷化"问题,提出在多维贫困测度的维度上应从收入、教育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进行测度和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张建  朱玉春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晨辉  薛东前  马蓓蓓  
文章首次将Rasch模型引入中国多维贫困测度的研究中,并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对中国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份的家庭贫困状况差异明显,且大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就全国家庭而言,收入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最高,基础设施类维度贫困发生率较低;2在多维贫困测度方法中,Rasch模型具有方便、独立、客观、可预测等优点,其既可用于计算贫困的发生状况,也可用来快速评估个体的贫困程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张佩  卢晓  
依据多维贫困理论及中国农村贫困实际状况,利用2016年对甘肃省1 749家农户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样本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样本农户存在收入层面的贫困,但交通、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更加严重,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反贫困内容由物质性为主向辅以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转变,反贫困模式由"输血"转向"造血"式扶贫开发,是健全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全红  周强  
通过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利用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选择了5个维度共12个指标,分析了中国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贫困缺口)和强度(不平等),并进行了城乡分解和对比。结果发现:中国多维贫困的下降主要发生在考察期的后10年,尽管城市和农村的多维贫困都明显下降,但城乡不平衡仍然存在;相对于贫困广度而言,贫困缺口和贫困人口内部不平等的改善程度更大。在分析了多维贫困的致因后,文章探讨了减轻多维贫困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庄天慧  龚荣发  曾维忠  
文章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利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五大生计资本维度,构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对青海藏区不同县域的多维贫困状况展开跨时区测度与比较。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青海藏区农牧业、教育事业、社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群众收入得到较大提高,藏区扶贫开发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时间推移,青海藏区各县域多维贫困程度在波动中不断减轻,多维贫困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但从空间演变来看,青海藏区各县域多维贫困的差异性正逐渐扩大,出现了多维贫困减缓过程中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建军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哲学高度来界定贫困概念,超越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单一学科,构建了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多维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公理性条件的提炼则为多维贫困测度奠定了科学基础。满足公理性条件和易于操作是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Watts方法和A-F方法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各国在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上发展不平衡,处于多维贫困研究前沿的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也开展得较好,相反,印度、中国等贫困人口大国却相对滞后。应进一步深化多维贫困理论研究,继续开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晶  
近年来,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逐渐将贫困的研究视角从单一的收入贫困扩展到多维贫困。文章基于CFPS的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采取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双界限方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的目标任务选取贫困维度,对我国农村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稳健性分析。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状况比收入贫困状况恶劣。维度分解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和生活质量等维度的剥夺情况比较严重。地区分解结果显示,西部地区被剥夺状况高于中、西部地区。稳健性分析结果显示,测度结果对权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张佩  卢晓  
依据多维贫困理论及中国农村贫困实际状况,利用2016年对甘肃省1 749家农户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样本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样本农户存在收入层面的贫困,但交通、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更加严重,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反贫困内容由物质性为主向辅以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转变,反贫困模式由"输血"转向"造血"式扶贫开发,是健全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