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5)
2023(9014)
2022(7480)
2021(6719)
2020(5711)
2019(12832)
2018(12290)
2017(23657)
2016(12833)
2015(13731)
2014(13356)
2013(13270)
2012(12203)
2011(10869)
2010(10658)
2009(9731)
2008(9572)
2007(8463)
2006(7341)
2005(6364)
作者
(39505)
(33017)
(32814)
(30969)
(20517)
(16049)
(14828)
(13122)
(12453)
(11515)
(11205)
(10905)
(10501)
(10228)
(10192)
(10098)
(10076)
(9813)
(9421)
(9307)
(8386)
(8123)
(8054)
(7580)
(7423)
(7270)
(7268)
(7202)
(6734)
(6594)
学科
(60269)
经济(60212)
(38548)
管理(36768)
(34152)
企业(34152)
方法(25601)
数学(22462)
数学方法(22244)
业经(16894)
(15258)
(14048)
中国(13223)
地方(12471)
产业(11342)
(11316)
(11167)
农业(10393)
(10103)
贸易(10100)
技术(9888)
(9787)
(9348)
财务(9322)
财务管理(9306)
企业财务(8939)
环境(8531)
(8317)
(7570)
结构(7539)
机构
学院(185237)
大学(184700)
(79982)
经济(78666)
管理(74498)
理学(65641)
理学院(64930)
研究(64042)
管理学(63883)
管理学院(63564)
中国(46777)
科学(41540)
(38716)
(38083)
业大(33221)
(33211)
(32815)
研究所(30355)
农业(30248)
中心(28505)
财经(27026)
(26509)
(24567)
经济学(24125)
北京(23903)
(23396)
经济学院(22044)
(21750)
师范(21368)
经济管理(21298)
基金
项目(133668)
科学(105343)
基金(98010)
研究(90562)
(88312)
国家(87616)
科学基金(74688)
社会(59878)
社会科(57160)
社会科学(57142)
(53700)
基金项目(52972)
自然(49828)
自然科(48665)
自然科学(48648)
自然科学基金(47830)
(44987)
教育(39913)
资助(38947)
编号(33487)
重点(30644)
(29696)
(28697)
(28587)
计划(26891)
创新(26790)
科研(25995)
国家社会(25445)
(24459)
成果(24440)
期刊
(83705)
经济(83705)
研究(48895)
学报(34389)
(32550)
中国(32514)
科学(31097)
管理(26428)
大学(25201)
(25156)
学学(24382)
农业(22047)
技术(15409)
业经(15134)
经济研究(14127)
(13227)
金融(13227)
财经(13170)
(12342)
教育(12043)
问题(11461)
(11442)
技术经济(10544)
科技(10479)
商业(9762)
统计(9694)
(9588)
(9422)
业大(9259)
资源(8794)
共检索到258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曹玉昆  王非  陈丽荣  
通过测算2003~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指数Z及产业结构贡献份额指数Z',对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以下主要结论:2003~2013年Z值与Z'值均大于零,反映了期间林区产业结构效益较好,产业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2005~2010年Z值与Z'值的变动趋势始终保持很高的一致性水平,说明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对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03~2004年Z值和Z'值的变动趋势是相反的,Z值上升,Z'值下降,说明技术进步因素对改善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为重点国有林区充分应对全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微  修长柏  娄伯君  李旭东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是当前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特别是对于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指标的分解,阐明林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博  万志芳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在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且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林业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与黑龙江林业平均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东北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第二产业负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对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协调三大产业的关系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付加锋  刘毅  张雷  王丽艳  
采用成分数据,利用球面投影降维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2004—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5年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评价,指出今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致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协调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关键要做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以增强其竞争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黄显乔  朱震锋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德胜  张於倩  张忆川  
以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间关联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业结构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林产品精深加工业、矿产开发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开发作为该地区潜在的主导产业。针对大兴安岭林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区域布局的具体思路,并就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攀柱  翁明秀  陈自力  管长岭  杜书瀚  郝明  
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效益、民生改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5个方面,对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评分结果表明,林场整体综合效益良好,与实际较为符合。针对林场生态效益有待优化,社会效益偏低、民生有待改善,森林资源培育发展能力较强,但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林分结构、提升生态效益,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效益,增强森林培育的发展能力、兼顾经济效益等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珏  王玉芳  
利用各产业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贡献率和协调适配度评价模型对国有林区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国有林区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处于初级协同适配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在产业部门中的配置不尽合理且层次较低,职工主要集中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基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具规模,吸纳富余职工的能力有限;而第三产业发展效率呈现逐渐提高的态势,后续吸纳富余职工的潜力较大。进一步对各具体森工林区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人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协调适配性最好的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其次是龙江森工和内蒙古森工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树平  项思可  张红梅  张峰  鲍捷  
基于皖江城市带46个评价单元面板数据,运用综合区位熵、产业区位熵平均绝对差、耦合关系等系列模型,借助GIS空间与属性关联功能,剖析区县主要产业及产业集聚度的空间分异,以及产业集聚度与产业用地效益的空间耦合。研究表明:木材家具业、农副加工业、纺织服装业作为最多区域的主要产业,分别达到26个、25个、24个,反映整个区域还是以低初级产业类型为主;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集中于西北部大别山区、偏远县域范围,而市区及城镇产业发达区域产业集聚表现不突出;产业用地效益数值区域差异很大,较高区域主要集中沿江城镇发展轴及合肥省会都市圈区域,较小区域集中分布于原料导向型、劳动导向型为主;耦合程度基本呈现版块化结构,皖江城市带东南部高于西北部,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并将整个区域划分为高度耦合型、中度耦合型、轻度耦合型、极不耦合型等四大耦合类型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婉兰,蔡辉,倪宗瓒  
本文在测算出各县级医院的效益指数的基础上,用一维有序数据最优分割法进行了效益等级的划分。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效益的变化趋势作了动态分析,并提出医院综合效益值及其发展趋势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基础的观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长雄  
根据集材方式的实际生产成本和对林地土壤的影响,本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南方集体林区二种常用集材方式(人力和常规索道集材)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集材的综合效益更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永昌  吉燕  王禄生  胡杰胜  
我们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区部分县以上综合医院1992年的效益情况进行了评价。我们试图通过具体地评价,在弄清效益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寻求较为合适的体现效益的指标和评价方法,用一个数来回答一个医院在其所处群体中效益的高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西南地区医院综合效益评价课题组  
1989年初,由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组织,云南、贵州、四川、广西27所医院共同承担了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的课题。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工作,已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收支评价、病人费用评价、固定资产收益评价、流动资金周转评价6个大方面构建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洪  
讲求和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在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以适应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