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6)
2023(6065)
2022(5153)
2021(4845)
2020(3993)
2019(9019)
2018(8634)
2017(17311)
2016(9516)
2015(10411)
2014(10388)
2013(10238)
2012(9698)
2011(8927)
2010(9277)
2009(8603)
2008(8433)
2007(7856)
2006(7207)
2005(6393)
作者
(25974)
(21501)
(21199)
(20708)
(13908)
(10020)
(9855)
(8395)
(8155)
(8082)
(7269)
(7167)
(7029)
(6985)
(6899)
(6633)
(6436)
(6245)
(6208)
(6148)
(5447)
(5297)
(5204)
(4917)
(4884)
(4872)
(4758)
(4704)
(4354)
(4267)
学科
(40126)
经济(40091)
管理(31566)
(26468)
(21167)
企业(21167)
方法(13001)
(12630)
(12183)
地方(11833)
中国(11335)
数学(11108)
数学方法(10956)
业经(9985)
产业(9181)
(8563)
(8549)
农业(8171)
技术(7399)
(7111)
国家(6851)
财政(6833)
环境(6829)
资源(6698)
及其(6597)
(6552)
(6494)
贸易(6491)
地方经济(6360)
(6304)
机构
学院(134402)
大学(131106)
(60636)
经济(59379)
管理(54715)
研究(46509)
理学(46353)
理学院(45928)
管理学(45379)
管理学院(45097)
中国(35836)
(30589)
(27494)
科学(25872)
(22786)
财经(22588)
(21743)
中心(21691)
(20405)
研究所(20186)
(18569)
经济学(18273)
北京(17521)
(17350)
(17316)
师范(17260)
(16779)
经济学院(16491)
财经大学(16464)
业大(16288)
基金
项目(86148)
科学(68861)
研究(67683)
基金(61807)
(52065)
国家(51647)
科学基金(44893)
社会(43689)
社会科(41683)
社会科学(41673)
(34295)
基金项目(31772)
教育(29684)
编号(28219)
(27909)
自然(26736)
自然科(25916)
自然科学(25909)
资助(25543)
自然科学基金(25461)
成果(23676)
(20752)
课题(19720)
(19371)
重点(19155)
(18049)
国家社会(18044)
(17546)
发展(17444)
(17264)
期刊
(72017)
经济(72017)
研究(42863)
中国(28946)
(22790)
管理(20947)
(17274)
科学(16029)
学报(15134)
(14479)
金融(14479)
教育(14006)
业经(12556)
农业(11916)
大学(11671)
技术(11552)
经济研究(11519)
财经(11144)
学学(10715)
(9762)
问题(9489)
图书(7621)
(7321)
资源(7218)
技术经济(6947)
现代(6841)
(6630)
论坛(6630)
经济问题(6334)
商业(6172)
共检索到211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朱光顺  李夏洋  王贤彬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依赖于地方政府,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行政等级体系的现状,地方政府掌握的经济与行政资源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不同地方政府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反应。本文以中央和省级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利用2007—2015年城市层面工业用地出让的面板数据,对重点产业政策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宗数和面积,并且地方政府优先提供大面积地块给大企业和项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重点产业政策对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掌握更多本地信息,会将工业用地更多配置在地方提及而中央未提及的重点发展产业上;不同区域与行政层级的城市对于重点产业政策的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说,重点产业政策对东部地区和高级别城市的土地资源配置影响更大,东部地区和高级别城市对重点产业政策的落实存在"示范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朱光顺  李夏洋  王贤彬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依赖于地方政府,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行政等级体系的现状,地方政府掌握的经济与行政资源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不同地方政府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反应。本文以中央和省级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利用2007—2015年城市层面工业用地出让的面板数据,对重点产业政策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宗数和面积,并且地方政府优先提供大面积地块给大企业和项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重点产业政策对城市工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天时  祝继高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未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和企业,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其贷款额度在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总计中占比更低;并且,上述影响在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这说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引导作用,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配置产生挤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未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已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向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发放的贷款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评估产业政策的微观经济后果,提高中小银行经营效率,以及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瑶   余渡  
集团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组成部分,引导集团资源流向受产业政策支持的集团内企业,是产业政策成效发挥的重要依托。以2007—2020年隶属于集团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产业政策如何影响集团资源配置。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能够从集团获取更多的资源。基于集团产权性质对其内部资源配置行为影响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集团会向受产业政策支持的子公司配置更多资源。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集团资源支持主要受政策迎合动机而非避税动机驱动。进一步分析发现:集团产权性质会影响其支持方式,即国有集团更倾向于直接使用资金支持,而民营集团则更多地使用担保对子公司进行支持;集团设立财务公司能够强化其对产业政策相关子公司的支持力度;国有集团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子公司的创新水平与投资水平,但民营集团的担保支持仅提高了子公司的投资水平,而未能提高其创新水平。研究结论有助于从集团资源视角拓展对产业政策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特征与规律的认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连立帅  陈超  白俊  
产业政策如何引导信贷资源进行配置,对于评价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3年数据,考察了产业政策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关注了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产业政策,结果发现,受支持的高成长性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且主要体现为长期信贷融资;考虑所有制后的结果表明,只有受支持的高成长性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进一步发现,产业政策创新激励能够引导信贷资源配置至高研发投入企业。本文还分析了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的产业导向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结果发现,产业政策会降低受支持高成长性国有企业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的产业后,这一扭曲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偏向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伟  
文章首先从财政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以及1994年分税制改革三方面考察我国分权改革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造成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然后讨论为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突破已有的财政收入预算约束,将政府之外的资源转变为政府可支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财政能力的激励动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地方政府预算内、外财政融资向金融财政化演变路径的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将缓解财政压力的途径转移到金融控制上,由此金融财政化的制度扭曲程度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被放大。信贷资源服务于地方政府造成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后,运用我国1985~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上述分析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莎  游宇  
如何解释土地出让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从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两个视角分析土地出让的激励来源。然而,这类以地方竞争为前提的解释未注意到地方合作日益兴起的事实。文章从地方合作的视角入手,尝试回答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影响其土地出让行为。通过对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和广东省推动省内合作的案例分析以及对200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文章发现:地方之间比较热衷于共建园区以实现产业转移的合作模式;这样的合作将促进地方政府协议出让土地,并可能挤出招拍挂出让,这一趋势在新增土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胜超  吕翠翠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任务和基础,深化地方政府合作与破除地方保护对于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政策冲击这个准自然实验并利用1994—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合作使得资源错配程度平均降低了26.7%,政府合作对资源配置的政策效果在加入协调会后第四年开始显现,并具有持续性。与新进城市相比,加入协调会对于原位城市资源配置的改善更为明显。政府合作对资源配置的改善效果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显著存在,但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合作对大城市资源配置的改善效果不如中等城市。距离核心城市越近,政府合作对资源配置的改善效果越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合作能够通过降低市场分割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进而降低资源错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莎  游宇  
如何解释土地出让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从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两个视角分析土地出让的激励来源。然而,这类以地方竞争为前提的解释未注意到地方合作日益兴起的事实。文章从地方合作的视角入手,尝试回答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影响其土地出让行为。通过对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和广东省推动省内合作的案例分析以及对200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文章发现:地方之间比较热衷于共建园区以实现产业转移的合作模式;这样的合作将促进地方政府协议出让土地,并可能挤出招拍挂出让,这一趋势在新增土地的配置上更为显著。此外,合作对双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同,且间接支持了上述的影响机制。因此,地方合作这一新的视角是理解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重要路径,本研究的结论可为发展“飞地经济”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  
通过我国1995-2015年度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环境下地方政府如何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基于区域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和金融资源财政化的低成本,中国分权改革后的地方政府对预算约束外的金融资源存在干预动机。研究表明,政府通过金融中介进行干预,阻碍了金融资源配置,滞后了经济结构转型,影响了区域经济市场化。尤其是在工业、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省份,这种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应将金融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不断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发挥金融资源的功能导向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廖甍   孟勇   王亚飞  
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和偿债来源能够放大其债务融资能力,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揭示了金融摩擦异质性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错配;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2009年中央政府放松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制这一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这一结论在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假设,即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相对更多的提高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资本边际收益产品,进而拉大了部门间价值生产率的离散程度,造成资源错配的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引发的资源错配最终降低了加总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论丰富了现有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经济效应分析的文献,不仅拓展了理论支撑,还提供了详实的经验证据,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凌翔  
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会受到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干预。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改变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企业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将会发生改变,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也会发生改变。以产业补贴和税收政策来代表产业政策的干预,通过构建模型可以分析在地方各种产业政策的干预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行为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沈尤佳  
关于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政策态度,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政策对非公经济存在所有制歧视;另一类观点认为包括跨国资本与民间资本在内的非公经济拥有游说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对其有利的政策的能力。作者通过经验材料和统计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评估非公经济的政策环境及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