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
2023(1259)
2022(1041)
2021(1032)
2020(840)
2019(1858)
2018(1774)
2017(3605)
2016(1861)
2015(2182)
2014(1994)
2013(1979)
2012(1743)
2011(1518)
2010(1515)
2009(1375)
2008(1294)
2007(1153)
2006(947)
2005(799)
作者
(4988)
(4323)
(4153)
(4019)
(2723)
(2045)
(1921)
(1590)
(1580)
(1467)
(1461)
(1328)
(1321)
(1314)
(1246)
(1234)
(1229)
(1219)
(1199)
(1139)
(1027)
(1019)
(990)
(950)
(928)
(921)
(920)
(899)
(861)
(851)
学科
(8120)
经济(8110)
(8069)
管理(7044)
(7020)
企业(7020)
方法(3822)
(3747)
(3469)
(3469)
财务(3469)
财务管理(3463)
企业财务(3374)
数学(3372)
数学方法(3347)
农业(2508)
地方(2300)
业经(2210)
公司(1865)
(1499)
(1371)
(1224)
环境(1200)
(1195)
贸易(1193)
体制(1162)
(1148)
(1133)
中国(1103)
农业经济(1064)
机构
学院(26565)
大学(24993)
管理(10928)
理学(9709)
理学院(9614)
(9539)
管理学(9479)
管理学院(9430)
经济(9363)
研究(7447)
中国(5769)
(4896)
科学(4778)
(4748)
(4175)
业大(3933)
财经(3918)
(3501)
(3457)
中心(3456)
(3443)
商学(3356)
商学院(3339)
(3231)
师范(3213)
研究所(3166)
农业(3153)
北京(3071)
经济管理(2962)
财经大学(2930)
基金
项目(18281)
科学(14347)
研究(13408)
基金(13166)
(11450)
国家(11358)
科学基金(9913)
社会(8317)
社会科(7877)
社会科学(7875)
基金项目(7350)
(7244)
自然(6812)
自然科(6587)
自然科学(6585)
自然科学基金(6453)
(6037)
教育(5751)
编号(5710)
资助(5305)
(4082)
重点(4055)
成果(3980)
(3799)
(3775)
课题(3622)
创新(3533)
科研(3404)
人文(3389)
(3384)
期刊
(11143)
经济(11143)
研究(6595)
(4194)
(4134)
管理(3676)
科学(3578)
中国(3432)
学报(3317)
农业(2993)
业经(2600)
大学(2552)
学学(2512)
财会(2030)
资源(1836)
(1727)
金融(1727)
财经(1712)
通讯(1630)
会通(1628)
会计(1609)
技术(1607)
经济研究(1600)
(1437)
(1403)
问题(1396)
现代(1394)
教育(1314)
(1205)
(1194)
共检索到34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翁瑾  杨开忠  
重渡沟"景区公司+农户"模式是一种基于农村社区的旅游产业组织方式,其本质就是互补品生产企业在不涉及产权的情况下,在经营层面上实现的一体化,是旅游目的地内部具有地方政府背景和主导地位的景区开发管理公司为实现地方旅游业持续发展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公司对农家旅馆的低价格定价、质量管理以及对农家旅馆市场的垄断都是对产权缺失的一种弥补。"景区公司+农户"模式有效地约束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保证了旅游目的地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瑞  黄慧玲  刘竞  
伏牛山重渡沟景区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性,探讨重渡沟景区旅游扶贫机制和发展路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既有助于旅游扶贫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可以促进旅游扶贫实践的科学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一手资料,采用企业经济分析的理论方法,揭示了重渡沟景区经济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博弈图景。研究表明:伏牛山重渡沟景区旅游扶贫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景区公司+农户的互补型旅游企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旅游公司对农家宾馆的垄断管理和一体化的经营机制、旅游公司与社区合作博弈中政府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作用的发挥等;结论是农户深度参与景区旅游企业经营体系,保证社区居民旅游受益最大化,是旅游扶贫成功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运  刘哲  
重渡沟村是典型的北方贫困山区,由于旅游小企业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得到了业界及各级领导的广泛肯定,被誉为"农家宾馆的楷模、旅游带动脱贫的榜样"。重渡沟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培育起步、发展建设、规范管理三个阶段。其发展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为:景区对农民的正确引导是发展的基础;景区统一管理是持续发展的保证;农家旅馆联盟的成立是化解各方矛盾的有效措施;景区管委会与农民构建良好关系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润滑剂;精英型村干部在旅游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认为,重渡沟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发展模式称为"社区型"比较恰当,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是共同的经济利益促成的,目的是实现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环境和旅游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实现景区和旅游小企业的双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恒锦  金朦朦  李宁馨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当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以海螺沟景区为案例地,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了适用的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识别了景区农户可持续的生计方式,明确了影响两类脆弱性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六种生计方式中,采用均衡兼收型和旅游主营型策略的农户其生计资本水平最高,而传统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最低。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缺乏金融资本是影响传统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户选择均衡兼收型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而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乏则对他们选择旅游主营型生计策略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海拔、距公路和核心景点的距离也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世政  杨桂华  
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和景区发展的双向需要,社区参与下景区发展模式问题需要深入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九寨沟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景区与社区在地域关系、资源权益分配、经营项目、就业机会等方面融合与共享的"景(区)社(区)一体"发展模式,并产生了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实现了保景与富民的兼顾和景区的和谐发展。本文结合九寨沟的经验并参照国内其他景区的情况,依据我国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等,提出社区参与下自然遗产型景区发展的五点建议:留驻与外迁结合,社区外迁遵循引导与自愿原则;将景区内社区的行政管辖权授予景区管理机构;保障社区林权参与景区资源性收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席建超  张楠  
乡村旅游发展正在对乡村农户生计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以英国海外发展部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案例,研究了旅游影响下乡村聚落农户生计问题。研究发现:旅游业正深刻改变着乡村聚落均质化的农户生计模式,使得农户生计模式发生分层和空间极化,并形成旅游主导型和兼业型两种生计模式。对生计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后果进行比较,发现旅游主导型"专业化"生计模式远远好于非旅游农户兼业化的"多元化"生计模式。"生存型"生计和"发展型"生计模式的对比研究,对于建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席建超  赵美风  葛全胜  
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业态的乡村已经成为我国乡村发展转型的4种类型之一。显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乡村农户能源消费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以六盘山生态旅游区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户人均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以及最终消费用途为切入点,探讨了乡村旅游诱导下农户家庭能源消费模式演变的问题。结果表明:在能源消费总量上,乡村旅游农户家庭人均能源消费显著增加,比传统农户高42.96%,达到707.35 kgce。在消费结构上,乡村旅游农户商品能源占主导地位,新型能源(太阳能)广泛采用,传统能源比重逐渐降低,三者的比例93.10∶5.15∶1.75,而传统农户比例是46.30∶0.48∶53.22。在能源最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章小平  朱忠福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名满天下,然而它的环境容量究竟如何,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今天的九寨沟已今非昔比。本文纵览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历程,试从不同的视角对九寨沟的环境容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对九寨沟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出一系列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的结论,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邱正山  
"公司+农户"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一种主导形式,尽管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契约的稳定性、风险的转嫁性和产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但这种模式在总体上符合我国当前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客观实际,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依然起引领作用,全盘否认或一味固守这种模式都会有失偏颇。笔者认为,理性的选择应当是基于"公司+农户"模式而进行组织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鲁芳  吴儒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凌云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大量消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属于环境友好型经济,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将其应用到旅游景区管理中,可促进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文章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探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信友  张玉蓉  
中国传统旅游景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转型升级。基于发展动力的视角,提出了传统旅游景区升级的"双轮驱动"模式,即内源驱动和外源驱动。内源驱动以内涵提升为目标,以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内部要素为驱动因子,升级路径包括主题升级、结构升级、功能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和管理升级等。外源驱动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经营业务向旅游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内升级和跨产业升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三忙  李树民  
选择适当的景区治理模式在本质上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本文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提出了4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并从交易成本节约的视角对这4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一般旅游景区的最佳治理模式是由某一社会资本所有者对旅游景区进行长期垄断经营,同时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兴贵  杨荣金  税伟  
为有效应对旅游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海螺沟景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基于突变理论,分析了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的类型与诱因。研究发现,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是由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不利于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的突变现象。要预防、控制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发生和发展,必须围绕"管理机构、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事件处理、危机意识与旅游发展模式"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