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9)
- 2023(9671)
- 2022(7853)
- 2021(7395)
- 2020(6273)
- 2019(14377)
- 2018(14294)
- 2017(27330)
- 2016(14510)
- 2015(16643)
- 2014(16678)
- 2013(15852)
- 2012(14483)
- 2011(13017)
- 2010(13539)
- 2009(12947)
- 2008(11750)
- 2007(10588)
- 2006(9455)
- 2005(8641)
- 学科
- 济(54540)
- 经济(54474)
- 管理(41112)
- 业(39754)
- 企(34100)
- 企业(34100)
- 融(27441)
- 金融(27434)
- 银(25509)
- 银行(25480)
- 方法(24961)
- 行(24734)
- 中国(22421)
- 数学(22290)
- 数学方法(21728)
- 制(17106)
- 财(16645)
- 农(14772)
- 地方(13308)
- 业经(12950)
- 学(12283)
- 理论(12037)
- 体(11930)
- 中国金融(11217)
- 务(11111)
- 财务(11055)
- 财务管理(11020)
- 企业财务(10491)
- 农业(9785)
- 体制(9013)
- 机构
- 学院(198719)
- 大学(196713)
- 济(76467)
- 经济(74533)
- 管理(73813)
- 研究(67134)
- 理学(62619)
- 理学院(61957)
- 管理学(60406)
- 管理学院(60069)
- 中国(59326)
- 京(41847)
- 科学(41750)
- 财(39095)
- 农(34881)
- 所(34541)
- 中心(33222)
- 江(31503)
- 研究所(31392)
- 财经(30247)
- 业大(30086)
- 经(27389)
- 农业(27218)
- 北京(26332)
- 州(25914)
- 院(25042)
- 范(24423)
- 师范(24073)
- 经济学(23494)
- 技术(23465)
- 基金
- 项目(132656)
- 科学(102721)
- 研究(95530)
- 基金(94094)
- 家(83010)
- 国家(82330)
- 科学基金(69911)
- 社会(58550)
- 社会科(55563)
- 社会科学(55552)
- 省(53619)
- 基金项目(48492)
- 自然(45856)
- 教育(44963)
- 自然科(44911)
- 自然科学(44896)
- 划(44713)
- 自然科学基金(44070)
- 资助(40561)
- 编号(39119)
- 成果(32536)
- 重点(30347)
- 课题(28449)
- 部(28289)
- 发(28020)
- 创(27938)
- 创新(26124)
- 科研(25544)
- 计划(24834)
- 项目编号(24408)
共检索到309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光平
2003年银监会分设,正式确立了我国金融领域分业监管的体系架构,但目前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分业监管效率低下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对重构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设计了重构金融监管体系的三种模式:“新央行”模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模式和“一行三会”模式;在对三种模式利弊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央行”模式是最优选择。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夏 蒲勇健 陈斌
金融控股公司代表了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何构建适应当前金融混业趋势的有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是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分业监管模式对金融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造成了不利影响,而混业监管模式既能引导金融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进行自我约束,又能促进金融创新。我国应该建立以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和效率为目标导向的混业监管模式,这样有利于各个监管主体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合作和增进行动的一致性。
关键词:
金融集团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博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彦明 高璇
2016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按照"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则,组织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2017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了《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以下简称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贾晓雯
如何有效统筹和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构建符合区域性风险防范、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金融监管模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加强监管问责,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统筹和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构建符合区域性风险防范、金融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本国金融监管模式做出调整,强化了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明确了中央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当前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模式通过研究全球GDP排名前40位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5%)的金融监管模式(见表1),我们发现,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海浪
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目前"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下,采取牵头监管模式,是解决监管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该监管模式是一种介乎于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之间的过渡模式,兼有统一监管的雏形,此种"温和式"的改革,更符合我国国情和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分业监管 统一监管 牵头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艳
本文认为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引进功能监管手段,选择以"机构监管为主,功能监管为辅"的金融监管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从我国金融监管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以银监会为主监管机构和信息协调员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是解决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金融 监管模式 功能监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星 卢菲
结合74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t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以金融监管集中程度为因变量,6类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参与金融监管的程度、一国的经济规模以及政府制定、执行和完善政策的能力,对一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会产生显著影响;与我国的现实选择不同,自从我国2003年实行分业监管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对实施部分统一监管模式的需求概率值一直很高,统一监管模式的变革趋势日益明显。在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现阶段宜采取牵头式的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待条件成熟时将监管模式由牵头模式过渡到统一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虞群娥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革。现阶段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可借鉴美国的分层监管模式与欧洲的单层监管模式 ,选择综合监管与分立监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采取“一局两会”制 ,并分三个阶段全面建立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模式 “一局两会”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梅波 范修礼
金融危机使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备受质疑,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回顾各种监管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类基本监管模式,即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官方监管模式和以私人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这两种监管模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外部监管的市场监管模式比加强官方监管权力的官方监管模式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应该以建立市场监管体系为核心。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官方监管 市场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殷成东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经验的比较,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对我国的混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混业 混业监管 模式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我国金融业实现全面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监管是最适合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我国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刚刚建立不久,实现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平稳转变应该分两步来进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转型期的必然选择:混合型金融监管模式山东省金融学会监管课题组所谓混合型金融监管模式,是指在金融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所选择的一种折衷性的金融监管体制,它既可满足计划性金融对监管的要求,又能对市场性金融部分按市场手段实施监管,总的发展趋势则是传统的监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琤
金融全球化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使全球性的金融市场日渐形成 ,不仅推动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产生 ,而且使各国金融面临接受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形势。金融全球化的新内涵不仅使全球金融业加速发展 ,也使得全球化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和加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监管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我国即将加入WTO并将参与到金融全球化进程中 ,中央银行如何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更加有效的金融监管 ,已成为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