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2)
- 2023(3378)
- 2022(2975)
- 2021(3061)
- 2020(2491)
- 2019(6148)
- 2018(6447)
- 2017(10310)
- 2016(6543)
- 2015(7682)
- 2014(8062)
- 2013(6964)
- 2012(6259)
- 2011(5935)
- 2010(6282)
- 2009(5475)
- 2008(5492)
- 2007(4726)
- 2006(4371)
- 2005(4204)
- 学科
- 济(14460)
- 经济(14428)
- 教学(13089)
- 管理(12033)
- 教育(9903)
- 理论(9087)
- 企(9019)
- 企业(9019)
- 业(8928)
- 学法(7246)
- 教学法(7246)
- 中国(7031)
- 制(6893)
- 体(5658)
- 学理(5021)
- 学理论(5021)
- 体制(4778)
- 财(4630)
- 方法(4246)
- 业经(4185)
- 学(4036)
- 融(3735)
- 银(3735)
- 金融(3734)
- 银行(3733)
- 思想(3651)
- 行(3651)
- 计算(3584)
- 政治(3543)
- 算机(3528)
- 机构
- 大学(83141)
- 学院(77054)
- 研究(29099)
- 济(24055)
- 经济(23218)
- 管理(23067)
- 理学(19266)
- 中国(19146)
- 教育(18962)
- 理学院(18890)
- 京(18831)
- 范(18765)
- 师范(18612)
- 管理学(18146)
- 管理学院(17987)
- 科学(16770)
- 师范大学(15315)
- 所(14527)
- 财(14351)
- 江(13653)
- 北京(12997)
- 研究所(12924)
- 中心(12241)
- 技术(11746)
- 职业(11010)
- 州(10493)
- 院(10353)
- 财经(10054)
- 经(9193)
- 农(9164)
- 基金
- 项目(44304)
- 研究(39783)
- 科学(33767)
- 基金(27036)
- 教育(25080)
- 家(22083)
- 国家(21797)
- 社会(20408)
- 编号(19121)
- 社会科(18996)
- 社会科学(18987)
- 省(18743)
- 成果(18682)
- 科学基金(18337)
- 划(16509)
- 课题(15970)
- 年(14144)
- 基金项目(13873)
- 大学(12631)
- 项目编号(11457)
- 规划(11297)
- 重点(11046)
- 资助(10998)
- 性(10968)
- 部(10719)
- 自然(10670)
- 自然科(10404)
- 自然科学(10402)
- 研究成果(10399)
- 自然科学基金(10192)
共检索到13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满福 郑丹
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讲座(lecture)是大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其起源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自20世纪90年代起即在对讲座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持久努力。马祖尔坚持以科学发现为基础的教学观,他的改革实践以同伴教学法的应用为核心,将概念理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锚点展开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以自主开发的恰当的技术工具支持及时反馈和教学调整,从而营造了一个主动学习、同侪互助和充分结构化的课堂。从改革成效上看马祖尔是一个成功的讲座翻转者和新教学模式的引领者。其教改实践因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松林
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质量提升是关键,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反观现状,不少大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实际上陷入到三个窘境:针对大学课堂教学缺乏内涵和品质的状况,人们极力倡导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但总体上仍然未能摆脱以"告诉"为主的教学方式;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和教改项目纷纷立项、结题和评奖,而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却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强调大学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规范,却对联结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中介性环节关注甚少。这些进而影响了大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品质和深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英
"翻转课堂"带来的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的重构。构建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基础。学生角色思维的转变要改变知识接受者角色定位,在学习过程中担当主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长林 董泉增
本文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背景出发 ,通过分析哈佛大学发展历程中四次课程改革的特点 ,试图揭示哈佛大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规律 ,以对我国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哈佛大学 课程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兆华
文章结合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的特点,以高职"综合布线"课程为实践对象开展教学实践改革,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网络平台,提高教学效果,为高职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综合布线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励 康乐
文章初步探讨了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创新性,然后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习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最后从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两个方面入手,重点剖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及难点——"课堂下"学习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基础会计 教学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移民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中职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课堂教学现状看,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较大落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应从关注教师"教"转为学生"学",从注重"做"转为"做学合一",从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转为通用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
关键词:
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 改革 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勇 张家智
2002年10月,哈佛大学启动了新一轮本科生课程改革。两年多来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经过艰苦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核心课程、科学与技术教育、教育国际化、课程教学法等方面都形成了初步构想。本次课程改革在组织设计、分工协调、鼓励参与和民主决策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会春
通识教育是美国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特征,而课程改革是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哈佛大学共进行了两次大的课程改革。第一次是1978年开始的,最终结果是在哈佛大学建立了核心课程制度。第二次是在2007年,以《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发布为标志的通识教育改革。通过两次课改中课程结构、修读方式、改革目标和课程设计的思路比较,我们能从更深层次了解哈佛大学在课程改革中的脉络和其内容精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卫建国
课堂教学滞后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必须从改造课堂入手。大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决定了大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能力,使学生成为有修养的完整的人。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决定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方式和路径。山西师范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使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态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和学生观发生了积极改变,更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王明娣
大学课堂教学亟需改革,这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大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需要,更是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课堂教学的挑战。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变革大学课堂教学生活。大学课堂教学生活包括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师生日常生活、社会现实生活、教学专业生活。大学课堂生活具有对象性、时代性、专业性三个特点。大学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策略包括: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重建课堂生活之"地基",通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代特点来丰富大学课堂生活之内容,把握专业生活世界这一课堂的核心重建大学课堂专业生活新理念。
关键词:
大学 课堂生活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家艳 郑璐
笔者试图通过实现课堂主体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改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健全合理与科学的教学考试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改革,来促成一个高效率、高效果的“双效课堂”的出现。
关键词:
大学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旨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随着传统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 ,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重要变革 ,具体表现在 :在教学目标上 ,从知识授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 ;在教学内容上 ,从分科走向综合 ,从体系化走向结构化 ;在教学过程上 ,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 ,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关键词:
传统知识观 后现代知识观 课堂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学福 范蔚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一近些年来,从西方国家学成归国者渐多.谈起国外高校留给他们的最深印象时,不少人列举人家课时少、讲授少、独立活动多、学生学习自主性强等特点.异国的这些特点与他们在本国的学习经历形成的反差如此强烈,以至于使他们乍到时极不适应,并从中生出许多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