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2)
- 2023(6276)
- 2022(5048)
- 2021(5036)
- 2020(3725)
- 2019(8582)
- 2018(8494)
- 2017(14964)
- 2016(8327)
- 2015(9438)
- 2014(9513)
- 2013(8703)
- 2012(7875)
- 2011(7147)
- 2010(7312)
- 2009(6176)
- 2008(6116)
- 2007(5147)
- 2006(4512)
- 2005(3982)
- 学科
- 济(25749)
- 经济(25708)
- 管理(20275)
- 业(18109)
- 企(16272)
- 企业(16272)
- 理论(10929)
- 方法(9616)
- 教学(9150)
- 中国(8411)
- 教育(7742)
- 业经(7268)
- 农(7174)
- 财(7162)
- 学(7098)
- 数学(6716)
- 数学方法(6499)
- 制(5522)
- 学法(5396)
- 教学法(5396)
- 和(5345)
- 体(4839)
- 农业(4825)
- 贸(4727)
- 贸易(4722)
- 融(4656)
- 金融(4655)
- 银(4619)
- 银行(4616)
- 易(4544)
- 机构
- 大学(110516)
- 学院(109993)
- 济(39527)
- 经济(38516)
- 管理(37595)
- 研究(34808)
- 理学(32427)
- 理学院(31949)
- 管理学(31297)
- 管理学院(31049)
- 中国(24656)
- 京(23073)
- 范(20912)
- 师范(20778)
- 财(19928)
- 科学(19881)
- 江(17133)
- 师范大学(16874)
- 教育(16836)
- 中心(16328)
- 财经(15827)
- 所(15720)
- 北京(14622)
- 技术(14581)
- 经(14468)
- 研究所(14126)
- 州(13988)
- 职业(13500)
- 经济学(12978)
- 院(12807)
- 基金
- 项目(71554)
- 研究(60380)
- 科学(56866)
- 基金(49072)
- 家(41221)
- 国家(40785)
- 社会(36288)
- 科学基金(35357)
- 社会科(34029)
- 社会科学(34022)
- 教育(32789)
- 省(28793)
- 编号(26859)
- 基金项目(25102)
- 划(24821)
- 成果(23813)
- 自然(20343)
- 课题(20306)
- 自然科(19891)
- 自然科学(19886)
- 自然科学基金(19522)
- 资助(18819)
- 年(17801)
- 重点(17046)
- 部(16693)
- 项目编号(16273)
- 性(16025)
- 规划(15823)
- 创(15660)
- 教育部(15441)
共检索到168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祝刚 徐国兴 林琦 史可媛
国际教师专业学习受“过程—结果”线性论、理论应用型等“树状思维”的宰制,集中表现为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困境。德勒兹后批判人文主义理论提出的聚集、块茎思维与线喻理论为重构教师专业学习思维与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打破教师专业学习的二元对立、静止、割裂的思维模式,寻求思维活动的连续性、多元化、异质性。教师专业学习因此面临三方面的视角转变:在本体论层面,教师专业学习被视为一种涉及多种要素的、高度中介的“人类共存主义”活动;教师专业学习活动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生成,具有政治性和情境性特征;规避克分子线的束缚,运用分子线和逃逸线进行教学活动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锦明 胡平凡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启示与局限并存:现象直观论肯定和强调组织中个体主观价值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它和教育管理理论化学派一样局限于从管理学视角来探讨教育管理问题;人文科学方法论主张批判和克服自然科学范式主导下的教育管理理论的泛滥,但其借鉴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格林菲尔德提及的操作层面的教育管理研究手段和方法有数种,但未作出进一步的交待或示范。应加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并重视其推广应用,当务之急应倡导实证方法的运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为一门为硕士生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有着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特点,即教学目的的达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该课程的定位不应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与否,而应该把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教学内容改革的“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颖一
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掌握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在理念上,批判性思维可分为能力(skillsets)和心智模式(mindsets)两个层次,而创造性思维可看做由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三个因素决定。在实践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批判性思维教育的9年历程和清华x-lab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5年探索,提供了从理念到行动的两个案例。本文还评述了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在中国推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黎青
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主导课程。通过讨论创新性设计思维的培养,探讨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关系,阐述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方面的教学过程,通过设计方法教学使设计系列课程教学与行业实践接轨、与国际接轨,探讨设计过程中创新性、批判型思维养成,并强调设计逻辑教学与价值观的培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卫东
根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教师专业生活属于一种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在目标、内容、环境、基本活动方式、维持条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专业生活"可以界定为:教师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思考和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并运用所获得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过程;也指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达到的程度或取得的结果。探讨教师专业生活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专业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谌启标
尼尔·波兹曼关于学校批判的理论以及学校重建的主张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学校的功能。尼尔·波兹曼梳理了美国当代学校批判运动的简明历史,并提出了学校批判的具体主张。他界定了理想学校的特征,对于传统学校的叙事神话予以了批判分析,提出了理想学校的全新叙事神话,并指出重建教学活动,重建学校的设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爱菊
教师专业化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而是人的一种目的性和价值性活动。当前,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种技术主义和实用理性偏向,对此需加以关注。如果我们确认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必须有一个终极目标的引领,这一终极目标即促成教师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幸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党怀清
民粹主义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主张从农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0世纪30~40年代,在对民粹主义保持高度警惕,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毛泽东为中国选择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关键词:
毛泽东 民粹主义 新民主主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春 朱荣 谢柳芳
审计专业判断能力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批判性思维及审计专业判断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审计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审计师批判性思维的塑造以及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的具体运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玮洁 徐晨盈
信息时代,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在我国学校教育情境中,批判性思维到底意味着什么仍未明晰。因而,本研究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出发,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我国高中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以及教师采取的相关培养策略,试图提炼批判性思维在教学情境中的含义。研究发现:首先,高中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认知并不狭隘,主要表现为质疑、理性思考、决策等,但更侧重于倾向层面;其次,高中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认知与其培养策略的一致性较弱,具体表现为说不出却正在做、想得多但没法做两种关系。因此,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兼顾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倾向两方面,并不断地对自己的观念与行动进行反思与交流。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教学情境 教师观念 教师实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爱国
人文社会学思维方式,是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它的每一次转变,都会对很多学科的研究范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人文社会学角度,对会计研究中的规范和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诠释。然后,从后现代主义的三种理论——符号学、福柯的系谱学以及后结构主义角度对会计和会计研究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试图从批判中构建一种更加开放的、多元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关键词:
人文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 会计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继存
一 教学理论要联系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理论都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那种远离教学实践的空洞抽象的教学理论,或者存有背离教学实际的谬误的教学理论,显然是无法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我们可以称这种教学理论为“非实践教学理论”。对“非实践教学理论”应该以教学实践为检验标准,进行实践的否证和批判。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其它谬误理论的批判都属于对“非实践教学理论”的批判,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学实践应该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但是,在教学实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