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2)
2023(4063)
2022(3356)
2021(3494)
2020(2886)
2019(6781)
2018(7058)
2017(12332)
2016(8260)
2015(9968)
2014(10169)
2013(9166)
2012(8755)
2011(8261)
2010(8674)
2009(7927)
2008(7719)
2007(7247)
2006(6769)
2005(6282)
作者
(20065)
(16542)
(16145)
(15908)
(10289)
(7828)
(7814)
(6403)
(6242)
(6166)
(5406)
(5297)
(5259)
(5238)
(5235)
(5224)
(4902)
(4891)
(4818)
(4673)
(4579)
(4119)
(4110)
(3965)
(3800)
(3744)
(3738)
(3653)
(3403)
(3309)
学科
教育(21217)
(20713)
经济(20687)
中国(17101)
管理(13937)
(11461)
方法(9431)
数学(8855)
数学方法(8775)
教学(8093)
理论(7761)
(7301)
企业(7301)
(7021)
(6416)
(5777)
(5489)
(5396)
银行(5394)
(5355)
(5322)
贸易(5316)
(5256)
(5235)
研究(4833)
发展(4708)
(4585)
学校(4234)
思想(4150)
技术(4143)
机构
大学(115855)
学院(106287)
研究(39399)
(36705)
经济(35574)
教育(31617)
管理(31302)
(26825)
(26676)
师范(26598)
理学(26177)
理学院(25737)
管理学(25085)
管理学院(24849)
中国(23825)
师范大学(21908)
科学(20567)
(20483)
(19205)
北京(18848)
(17641)
研究所(17043)
中心(15873)
财经(15785)
职业(14428)
技术(14419)
(14211)
(13978)
(13917)
教育学(11998)
基金
项目(57130)
研究(53445)
科学(45437)
基金(35536)
教育(34979)
社会(30136)
(28252)
社会科(28155)
社会科学(28147)
国家(27827)
编号(26041)
成果(25962)
(23833)
(22386)
科学基金(22348)
课题(22208)
(19438)
基金项目(17645)
规划(16024)
项目编号(15619)
(15441)
(15071)
资助(14854)
重点(14366)
大学(14214)
教育部(14185)
(14050)
研究成果(13889)
(13753)
(13238)
期刊
教育(56342)
研究(50686)
(42161)
经济(42161)
中国(32770)
(13720)
技术(12715)
职业(12616)
学报(11865)
大学(11697)
管理(11124)
(10279)
科学(10162)
(9897)
金融(9897)
高等(8480)
财经(8036)
学学(7760)
技术教育(7667)
职业技术(7667)
职业技术教育(7667)
农业(7478)
高等教育(7350)
经济研究(7183)
业经(7056)
(6977)
(6817)
论坛(6817)
图书(6631)
问题(6372)
共检索到181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安富  
高水平大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研究型和创造性的人才。为此,一要摆正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的位置,突出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二要推进以研究和探索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多地从研究和实践中进行学习;三要构建以研究为本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调整课程结构;四要建立教学与科研相平衡的教师奖励机制,调动教师乐于从事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五要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充分激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焰新  
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肩负的时代使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是"整体谋划、地学先行、分步推进",成功实现了三个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全方位开放的协同教育转变。学校着力优化机制,积极构建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旨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机制,搭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内外协同机制,强化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交融机制,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链接机制,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何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肩负起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涉及三个关键问题,即"一个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光才  
通过对我国高水平大学中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知:我国高校教师本科教学时间投入不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水平,科研与本科教学活动的时间投入之间存在排斥效应,但对教师本科生教学投入热情并无显著影响。科研压力、学生评课压力、行政琐碎以及家庭-工作冲突等对教师投入热情具有负面影响,而教师的个人本科教学偏好则是提高教师投入热情的关键性变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晏维龙  
回归本科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本科教育改革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本科教育要重塑敬畏教育的文化,敬畏课堂、敬畏知识。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焰新  
跨学科教育(IDE)运用跨学科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成为我国大学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必由之路。以环境类本科教学为例,在基于跨学科教育的一流本科教学建设进程中,应建立健全IDE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和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IDE一流本科教学建设规划与相关配套制度;科学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立足科教结合,设置专门的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平台,推动IDE的全面落实;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合作的跨学科协同育人新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娜  张应辉  
在提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趋势下,新文科实验室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契机,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新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体现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化,大量引进虚拟仿真技术,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水平,为高水平本科生的培养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光礼  周详  秦惠民  刘振天  
现代大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整合科研与教学两种基本活动,共同支撑人才培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构"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的理论框架,探索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实施途径。从本科生通用能力培养入手,将教师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教师讲授—师生研讨—学生探究"的"三步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本科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通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本科教学无法适应快速社会变革的状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华  唐一科  
作者通过考察国外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现实与问题,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深刻思考,以期对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迪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2019年,日本专门职大学这一新型高等院校应运而生,具有招生灵活度大、办学规模小、专业特色鲜明、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模式新颖、侧重课程开发、注重课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可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办学经验,通过采取灵活招生机制、提升生源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学用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延保  
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研究学习规律,是当前我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我国部分高校把开展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作为"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着力把对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和学生学业分析报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深入开展对学生学业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学生、了解现实的教育,提高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而且学生调查要有历史观、全局观和国际视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柳友荣  
19世纪之前,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英式大学拒绝"降低门户"开展技术教育。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经济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增,新大学运动由此应运而生。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如下启示:大学的内在逻辑是一切大学的准则,外延式发展是大学改革的可信赖路径,在秉持传统的同时不应囿于传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燕燕  胡光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体制变革,我国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来源由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变为多种渠道筹措。本文以"985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数据,从政府直接投资、服务与销售收入、科研经费和社会捐助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构成及特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颖一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解决之路在于深化改革。本文在深入考察和系统思考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晓阳  
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必须重视本科教育。为此,要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要对素质教育、英才教育、专业教育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