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9)
- 2023(10197)
- 2022(8541)
- 2021(7756)
- 2020(6591)
- 2019(14756)
- 2018(14703)
- 2017(28924)
- 2016(15513)
- 2015(17635)
- 2014(17751)
- 2013(17396)
- 2012(16042)
- 2011(14564)
- 2010(15026)
- 2009(14860)
- 2008(13881)
- 2007(12871)
- 2006(11671)
- 2005(11003)
- 学科
- 济(56775)
- 经济(56673)
- 管理(50298)
- 业(47282)
- 企(38592)
- 企业(38592)
- 融(27490)
- 金融(27483)
- 银(26447)
- 银行(26429)
- 行(25600)
- 中国(25514)
- 方法(22037)
- 制(21951)
- 财(21544)
- 农(20415)
- 数学(19246)
- 数学方法(19111)
- 体(14694)
- 业经(14606)
- 贸(14446)
- 贸易(14432)
- 易(14201)
- 务(13603)
- 财务(13562)
- 财务管理(13532)
- 企业财务(12852)
- 地方(11452)
- 体制(11420)
- 中国金融(11329)
- 机构
- 学院(222047)
- 大学(220478)
- 济(95687)
- 经济(93524)
- 管理(82078)
- 研究(72869)
- 理学(68975)
- 理学院(68310)
- 管理学(67377)
- 管理学院(66976)
- 中国(64874)
- 财(51841)
- 京(46417)
- 财经(39648)
- 科学(39312)
- 所(36217)
- 中心(35684)
- 经(35663)
- 江(34501)
- 农(34219)
- 研究所(31924)
- 经济学(30544)
- 北京(29715)
- 财经大学(29341)
- 业大(28884)
- 州(28013)
- 经济学院(27632)
- 农业(26775)
- 院(26236)
- 范(26131)
- 基金
- 项目(135392)
- 科学(106079)
- 研究(104353)
- 基金(97279)
- 家(82659)
- 国家(81950)
- 科学基金(69899)
- 社会(66741)
- 社会科(63383)
- 社会科学(63371)
- 省(53309)
- 基金项目(50472)
- 教育(47945)
- 划(43948)
- 编号(43652)
- 自然(41705)
- 自然科(40690)
- 自然科学(40680)
- 资助(40126)
- 自然科学基金(39955)
- 成果(37338)
- 制(31368)
- 部(31023)
- 课题(30859)
- 重点(30357)
- 发(29380)
- 创(28752)
- 性(28153)
- 国家社会(27503)
- 项目编号(27043)
共检索到355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郝二虎 陈小萍
我国现行公路产品投融资体制存在着融资结构失调、中央投入不足、政府支配性公路资金管理混乱、公路提供中各级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等弊端。借鉴发达国家公路产品投融资体制的先进经验,重构我国公路产品投融资体制的设想:一是实行公路的分级提供;二是开征燃油税和地方合适税种,保证各级政府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界定政府与市场投资范围,扩大市场化融资比例。
关键词:
公路 投融资体制 分级提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国光 卫静
我国的公路网建设还需要大发展,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公路建设资金相对短缺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在实施车辆通行费制度的基础上深化公路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对此,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精神,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引导非国有资本建设公路,就成为公路投融资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玉涛
中国的高速公路采取了以征收通行费为基础的投融资机制与管理体制。目前,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是由组织形态各异的国有公路公司实施管理。这类经营性公路并不是通过吸引私人投资的直接融资方式产生,相反更多的却是利用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此过程中,由于政府投资的非偿还性转化成了有偿性,国有公路公司得以延长收费期限。收费公路政策的扭曲不仅违背了公路资金的专款专用原则,还导致管理体制的扭曲并可能最终损害整个社会的福利。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投融资机制 管理体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史佩忠
本文回顾了上世纪8 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及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客观形势变化造成现行融资模式难以为继的原因;提出高速公路进入后建设年代,需再拓融资渠道,发行"高速公路建设公债",组建新投资主体,理顺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伦伦
文章从我国港口基础设施的分类入手,着眼于我国公用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融资问题,从当前我国公用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公用港口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现状,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港口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公用港口基础设施 投融资主体 投融资方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俞晓敏
在我国20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钱从哪里来"一直是困扰政府和学界的一个瓶颈性难题。传统的文化投融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形成的,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低效率导致文化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单一,国有文化单位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从而使文化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肜新春
本文探讨了我国公路、铁路投融资体制发展变化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我国交通业投融资体制在改革开放前后有很大变化,产生了不一样的发展绩效。公路、铁路的投融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投入逐步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多元化转变。政府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鼓励民资、外资等资金入场的多元化投融资政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公路、铁路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不过二者增速有别。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公路、铁路(包括高速公路、高铁)尽管投资额大增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趋缓。从长时段来看,在从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过程中,投融资结构的改善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其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仍然存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依然...
关键词:
投融资结构 变迁 铁路 公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旭东 李东
国防科技工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国防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国防科技工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的多个领域,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国家国防利益,又要保证体制的效率。国防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国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围绕这个核心,通过完善金融供给体系和改革国防采购体制,完成国防投融资体制的重构。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投融资体制 投资主体多元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国刚
社会事业产品或服务的基本特性以及各类投资主体的特性, 决定了确定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投资分工与合作格局。如果将社会事业的提供与生产视为一个投融资过程的不同阶段, 那么, 提供和生产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在各种组合方式中, 不同提供者和生产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以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 外部性、社会公平分配问题、代理问题和产品质量的可见性成为社会事业投资模式选择的重要标准。这里我们补充两方面的标准: 其一是政府的效率; 其二是政府负担能力。社会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 即政府出资、服务收费及民间捐赠, 社会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有赖于这三种融资方式的规范、有序与高效运行。
关键词:
社会事业 投融资 体制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宇平
我国的财政投融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1992年我国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后,财政投融资的发展更为迅速。但到目前,我国财政投融资还很不成熟,认识上还有模糊和误区,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混乱和问题,其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因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炜光
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我国高技术李炜光一、我国高技术发展的迫切性及其资金投入的“瓶颈”状态高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排头兵”,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生产力迅速转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物化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秋岭 姜廷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投融资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推动我国投资的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关键环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大龙
财政投融资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以实现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为目的,采取有偿手段广泛筹集资金,并按政府的政策意图进行资金投放的一系列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的活动。我国的财政投融资经过40多年的曲折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殷成东
我国投融资体制存在的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一是政府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二是企业主体缺位现象严重; 三是金融体系尚不规范和完善。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1) 政府职能应准确定位———即制度与投资环境的提供与维护者,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善资金利用状况, 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 (3)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金融体系, 使投资渠道更加畅通; (4) 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和风险资本, 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 (5)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现状 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兆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