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9)
2023(9382)
2022(8466)
2021(8109)
2020(6661)
2019(15541)
2018(15600)
2017(30187)
2016(16431)
2015(18578)
2014(18449)
2013(18348)
2012(16758)
2011(15111)
2010(14963)
2009(13376)
2008(12835)
2007(10953)
2006(9498)
2005(8322)
作者
(46477)
(38152)
(37961)
(36203)
(24378)
(18370)
(17257)
(15197)
(14609)
(13627)
(13271)
(12678)
(12003)
(11954)
(11807)
(11529)
(11493)
(11441)
(10839)
(10740)
(9541)
(9256)
(9112)
(8712)
(8574)
(8547)
(8431)
(8349)
(7634)
(7537)
学科
(61943)
经济(61870)
管理(47214)
(43290)
(36945)
企业(36945)
方法(30377)
数学(25852)
数学方法(25553)
中国(16185)
(15870)
(15132)
(14928)
业经(13966)
地方(12874)
理论(11971)
(11081)
农业(10674)
(10599)
贸易(10589)
(10491)
(10240)
教育(10238)
技术(10079)
环境(9863)
(9759)
财务(9699)
财务管理(9683)
企业财务(9176)
(9063)
机构
大学(228717)
学院(225094)
管理(93931)
(84482)
经济(82468)
理学(82168)
理学院(81250)
管理学(79874)
管理学院(79476)
研究(72697)
中国(52874)
(49187)
科学(46503)
(37966)
(35955)
业大(33969)
(33483)
中心(32938)
研究所(32932)
(31560)
北京(31264)
(31254)
师范(31012)
财经(30789)
(28074)
(26603)
(26232)
农业(26108)
师范大学(25287)
经济学(23927)
基金
项目(158643)
科学(124340)
研究(117405)
基金(114522)
(98930)
国家(98086)
科学基金(84721)
社会(71859)
社会科(67935)
社会科学(67917)
基金项目(62013)
(61694)
自然(56046)
自然科(54712)
自然科学(54702)
教育(53792)
自然科学基金(53698)
(52090)
编号(48963)
资助(46906)
成果(39675)
(34740)
重点(34692)
课题(32922)
(32902)
(32879)
项目编号(30611)
创新(30510)
科研(30344)
教育部(29905)
期刊
(91393)
经济(91393)
研究(67431)
中国(41682)
学报(35857)
管理(34133)
科学(32810)
(29938)
教育(29031)
(27144)
大学(27094)
学学(24906)
农业(21478)
技术(19520)
(16374)
金融(16374)
图书(16128)
业经(14989)
财经(14085)
经济研究(13860)
理论(12934)
实践(12070)
(12070)
科技(12067)
(11828)
问题(11455)
情报(11175)
书馆(10614)
图书馆(10614)
技术经济(10612)
共检索到32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睿玲  田喜洲  
与传统自上而下的工作设计不同,工作重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行为,体现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以主动的行为去重新定义和塑造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其目的是重构工作身份、获得工作意义。工作重塑能够优化组织设计与工作关系,有利于员工产生工作认同和有效应对逆境。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作重塑的特征、测量、重塑方式、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喜洲  董强  马珂  
工作身份转变指旧工作身份丧失与新工作身份获得的过程或结果。在无边界职业生涯环境中,工作身份转变比较常见,或主动或被动,或宏观或微观,其对个人组织社会化及职业过渡的重要影响凸显了该领域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工作身份转变的过程、本质、影响因素及转变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从中发现:(1)工作身份转变是与工作角色、价值理念相关的自我认知、情感及行为转变过程;(2)工作身份转变的本质涉及工作身份尝试、协商与确认,工作关系转变,工作身份再平衡,以及认知转变与情感修复,而其主要方式是自我叙事;(3)影响工作身份转变的因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工作与组织因素。未来应重点关注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结果研究、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萌  黄忠锦  胡鹤颜  綦萌  
随着新生代员工进入并主导劳动力市场,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受到了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概念上,研究者主要从工作特征取向、价值观/态度取向和感受/体验取向三种视角界定工作意义感,结构与测量工具由传统的单维度向多维度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在结构的统一性、工具的有效性和文化适用性方面有待继续考证。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研究从个体/工作特征、领导方式和组织情境等方面考察了工作意义感的前因,后续研究应更多关注不同层次影响因素的交互效应;影响效果上,现有研究表明工作意义感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和情绪稳定具有"双刃剑"效应。最后,文章从概念与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与效果、研究设计和本土化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构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培林  
工作重塑作为一种员工主动性行为,正日益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分别探讨了工作重塑对人-工作匹配、工作意义、工作投入的影响,而未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性研究。对26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一个串联中介模型。研究表明:人-工作匹配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意义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在人-工作匹配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人-工作匹配、工作意义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串联中介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佳艺  胡安安  
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以下简称工作幸福感)是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1]工作幸福感可以拓展员工的智力、生理和社交资源,进而提高工作绩效,增加组织公民行为,并且降低缺勤率和离职率。本文探讨了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质因素、外部激励因素和工作特性因素),并且指出了相关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昀洁  张绿漪  黄庆  蒋春燕  
工作激情是人们愿意在工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强烈倾向,对工作场所中倦怠、创造力、幸福感、绩效等具有良好的解释力。本文基于近年国内外学者在工作激情领域最新主流文献,对工作激情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首先,阐述了工作激情的起源、内涵和情境,进而归纳工作激情研究的静态及动态理论视角,然后系统分析工作激情的前因及结果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跨层整合模型,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旨在为工作场所员工管理实践及本土工作激情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对创新和创造力、员工幸福感、职场人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亚中  叶茂林  陈宇帅  
组织中员工的工作退缩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实施的意在远离组织的态度或行为反应。本文基于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回顾,首先阐述了工作退缩行为的概念内涵和内容结构,然后介绍了工作退缩行为的测量方法,接下来从不同视角梳理和归纳了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效果,最后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简要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翼  魏文文  
工作繁荣指个体在工作中产生活力和学习体验,是个体成长和进步的标志。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员工工作繁荣对于个体和组织都有重要意义,但国内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基于文献综述,从内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测量等方面对工作繁荣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根据工作繁荣社会嵌入模型,阐述了工作繁荣的形成前因,并分析了其影响结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凌茜  温碧燕  汪纯孝  
近年来,欧美企业管理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团队集体工作满意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团队的集体工作满意感会对团队的集体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以及团队成员个人的工作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集体工作满意感定义、形成过程、计量方法、影响因素和作用的研究概况。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硕  唐贵瑶  
工作连通行为是指个体在非工作时间、在任何场所通过通信设备参与工作并同时承担工作或生活多重角色的行为;是个体根据过去经验、当前打算和未来计划,管理、表达与解译一系列社交符号,并通过一系列与他人的符号互动而实现自我社会化的过程。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工作连通行为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其系统回顾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全面梳理了工作连通行为的内涵、类型与测量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从符号互动理论、主体能动性理论和边界理论三大理论视角归纳辨析了工作连通行为的特点和本质,通过构建其前因、结果及调节因素作用机制框架分析并述评了其理论逻辑和现有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静  曾湘泉  周旭  
工作创造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扩大就业的微观基础。本文梳理了工作创造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工作创造测量、企业规模与工作创造、新开办企业与工作创造、工作创造激励政策与政策评估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外文献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评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卿涛  罗键  
在新经济时代,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简称QWL)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别从QWL的起源与内涵、内容结构与测度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QWL的研究成果进了较为系统的述评,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应着重关注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怀明  冯文武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企业闻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人才成了企业立足市场并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人本管理理念”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成了企业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力  张芸祯  
工作本位学习的概念是通过工作本位学习的过程、内容及相关方的角度来界定的。据此,工作本位的学习有着不同的组织类型。近20年来,国外关于工作本位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基础理论、发展驱动因素、课程教学、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及影响与作用等方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亦名  张炳申  
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作搜寻理论的最新发展,评价了主要的理论模型和观点,对搜寻过程和搜寻方法的实证研究也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本文认为,工作搜寻理论通过研究劳动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搜寻行为,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以及各种工作搜寻方法的有效性,并理解真实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这对于指导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减少摩擦性失业,应对严峻的就业和失业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