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9)
- 2023(13709)
- 2022(12207)
- 2021(11511)
- 2020(9767)
- 2019(22528)
- 2018(22481)
- 2017(44240)
- 2016(24066)
- 2015(27084)
- 2014(26931)
- 2013(26569)
- 2012(24626)
- 2011(21948)
- 2010(21788)
- 2009(19874)
- 2008(19641)
- 2007(17269)
- 2006(15162)
- 2005(12952)
- 学科
- 济(98061)
- 经济(97862)
- 管理(68218)
- 业(64422)
- 企(54188)
- 企业(54188)
- 方法(47529)
- 数学(40520)
- 数学方法(40040)
- 农(26610)
- 中国(26044)
- 财(25530)
- 地方(21645)
- 业经(21640)
- 学(21168)
- 制(17648)
- 农业(17476)
- 理论(17218)
- 贸(16392)
- 贸易(16383)
- 和(16233)
- 务(16081)
- 财务(16013)
- 财务管理(15981)
- 易(15808)
- 企业财务(15194)
- 环境(14299)
- 技术(14079)
- 银(13005)
- 银行(12962)
- 机构
- 大学(338502)
- 学院(334731)
- 管理(133400)
- 济(130996)
- 经济(127999)
- 理学(116286)
- 理学院(114924)
- 管理学(112885)
- 管理学院(112278)
- 研究(110026)
- 中国(81046)
- 京(72522)
- 科学(69010)
- 财(60766)
- 所(54306)
- 农(52926)
- 中心(50566)
- 业大(50113)
- 研究所(49341)
- 财经(49253)
- 江(49084)
- 范(45905)
- 北京(45699)
- 师范(45483)
- 经(44726)
- 农业(41242)
- 院(40473)
- 州(39640)
- 经济学(39478)
- 师范大学(36970)
- 基金
- 项目(231496)
- 科学(182295)
- 研究(169197)
- 基金(168623)
- 家(146010)
- 国家(144781)
- 科学基金(125253)
- 社会(107565)
- 社会科(101190)
- 社会科学(101162)
- 基金项目(90286)
- 省(89730)
- 自然(81695)
- 自然科(79808)
- 自然科学(79793)
- 自然科学基金(78372)
- 教育(78046)
- 划(75641)
- 资助(69845)
- 编号(69147)
- 成果(56137)
- 部(51388)
- 重点(51218)
- 发(48432)
- 课题(47156)
- 创(47010)
- 教育部(44300)
- 科研(44245)
- 创新(43798)
- 大学(43633)
- 期刊
- 济(142870)
- 经济(142870)
- 研究(99564)
- 中国(62633)
- 学报(53944)
- 科学(49559)
- 农(47927)
- 管理(47518)
- 财(46210)
- 大学(41212)
- 教育(38877)
- 学学(38495)
- 农业(32976)
- 技术(28336)
- 融(26512)
- 金融(26512)
- 财经(24086)
- 业经(22814)
- 经济研究(22201)
- 经(20526)
- 问题(19124)
- 图书(19083)
- 业(16410)
- 理论(16301)
- 版(16103)
- 技术经济(15998)
- 科技(15763)
- 资源(15035)
- 现代(14948)
- 实践(14865)
共检索到485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本效 刘玉保
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改变了小城镇原有的人口结构,其人口特征的异质性明显增强,不同人口群体的社会要求也日见多样化,社会整合压力日益突出。为确保小城镇和谐发展,需要重构其固有的社会结构,重构的起点是破除已经结构化了的利益群体生成和维护机制;重构的措施包括尊重并提升小城镇后来人口的社会利益,协调城市固有人口的利益差异,建构开放性的、常规化的社会成员交流与沟通平台和管道;重构的目的是实现小城镇增容、扩面与和谐发展的同步与同构。
关键词:
小城镇 民意差异 重构 和谐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本效
生态小城镇环境管理领域瓶颈之一是居民管理主体意识淡薄、管理参与严重不足。社会工作者介入该领域可以构建双赢格局:一方面,扩大社会工作的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在帮助环境问题受害者的同时,培育出环境管理的良好社会土壤和积极参与的管理主体。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工作 环境管理 双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晶晶 葛幼松 周玲
针对目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小城镇规划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在分析城市CI内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将城市CI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城镇规划编制中,并给出了初步框架。最后以安丰镇总体规划为例,对应用框架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城市CI 小城镇规划 安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远林 曹明明 吴冲 孙飞
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手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跨越千年的城市建设活动的精髓,具有典型的传统性,也具有适用的现代性。它发端于都城建设,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的小城镇规划建设。首先对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手法进行了提炼,然后提出了其新时代的嬗变,探讨了它在我国北方平原型小城镇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以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为样本,以临渭区通过专家评审并且正在规划实施期内的全部14个镇总体规划为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探讨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手法在我国北方平原型小城镇规划中的实践运用及其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杭园,李明华
本文认为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并分别存在着利弊。而且,从我国开发的生态旅游的类型看,也存在着三种类型。为此,本文提出研究生态旅游时,需对其定位及其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并且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个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春留 刘科伟 程德强 刘波
相比大城市色彩规划的进步与完善,小城镇的色彩规划由于技术、经济、意识等多方面的欠缺而经常被忽略。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将直接对乡村起到积极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其中色彩规划在小城镇中的实施不仅能体现"记得住的乡愁",更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以陕南地区特色鲜明的宁陕县城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色彩调研获取了宁陕县基础色谱,同时分析了其城市色彩构成的原因,进而构建了色彩数据库,在进行色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主导色彩是城市色彩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功能分区,通过有效色彩引导、控制,最终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
关键词:
小城镇 色彩规划 城市特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尚二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城建事业的迅速发展,小城镇规划工作亦在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整个城市系统中的重要层次,也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所不可忽视的环节。据1989年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大中城市共有168个,小城市有11747个(其中设市城市266个,县城和建制镇11481个);全国城镇非农业总人口为2008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8.5%,其中小城市(含建制镇)有8955万人,占全国城镇非农业总人口的44.6%。小城镇以其广泛的分布和庞大的数量,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已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尽管小城镇的类别繁多,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梅,李小兵,谭艺平
文章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在生态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并就理论研究、定量化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环境容量 小城镇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与人文理念 特色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与人文理念 特色规划设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秀英 沈月琴 顾蕾 吴伟光
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临安市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但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 ,提出了以下 4个方面的对策 :①增加参与内容 ,乡镇企业可以向农业产业化的第一和第三产业扩张 ;②明确参与方向 ,正确选择主导产业 ;③提高参与档次 ,扩大龙头企业规模 ,并集中布局 ;④改进参与形式 ,建立紧密型和半紧密型的组织形式。表 1参 7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霞 李兰英 吴英俊 郑文达 黄文义
根据对浙江省临安市和遂昌县6村168个样本户问卷调研结果,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及因子分析法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因子有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样本农户对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评分的均值为3.133,说明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浙江省产了正面的社会影响,但不显著。最后,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评分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骏 张照
以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为例,在对其灾后三个不同阶段规划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小城镇灾后重建规划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安排规划时序,处理好应急建设与长期发展关系;突出小城镇特色,加强防灾和减灾规划;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特色产业振兴规划,并及时统筹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小城镇 灾后重建规划 映秀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鲁芳
本文通过对杭州地区二县市 (淳安县、临安市 )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考察 ,剖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情况 ,阐述了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因素 ,并指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县域 旅游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月琴 朱臻 金海燕 邵香君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市为案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森林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已初步实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类似山区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临安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