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2)
2023(5717)
2022(4682)
2021(4480)
2020(3861)
2019(8404)
2018(8263)
2017(14914)
2016(8807)
2015(10092)
2014(10426)
2013(9897)
2012(9312)
2011(7860)
2010(8074)
2009(7461)
2008(7713)
2007(6871)
2006(5877)
2005(5329)
作者
(24357)
(20276)
(19887)
(19458)
(12890)
(9593)
(9220)
(7832)
(7663)
(7598)
(6944)
(6846)
(6822)
(6587)
(6536)
(6121)
(5927)
(5875)
(5864)
(5596)
(5097)
(5087)
(4934)
(4726)
(4647)
(4625)
(4500)
(4482)
(4253)
(4192)
学科
管理(30764)
(29050)
(27477)
经济(27432)
(25354)
(21180)
企业(21180)
财政(12606)
(12569)
财务(12545)
财务管理(12494)
企业财务(11901)
(11184)
中国(10585)
方法(10217)
(10156)
(9483)
(8994)
收入(8754)
数学(8608)
数学方法(8512)
(7606)
(7451)
银行(7431)
地方(7031)
(6887)
体制(6530)
理论(6275)
(6241)
制度(6237)
机构
学院(113430)
大学(112651)
(43201)
经济(42106)
研究(41075)
管理(37733)
(33495)
中国(32883)
理学(31435)
理学院(31075)
管理学(30452)
管理学院(30246)
科学(24802)
(24773)
(21735)
财经(21364)
(20698)
(19334)
(19150)
研究所(19021)
中心(18718)
业大(16468)
农业(16073)
北京(15729)
财经大学(15545)
(15257)
(15118)
(14604)
(14544)
师范(14324)
基金
项目(71595)
科学(54596)
研究(53581)
基金(50117)
(44093)
国家(43669)
科学基金(36291)
社会(32670)
社会科(30731)
社会科学(30722)
(28809)
基金项目(25740)
教育(25382)
(23717)
自然(22508)
编号(22091)
自然科(21991)
自然科学(21979)
自然科学基金(21553)
资助(21131)
成果(20300)
课题(16508)
重点(16475)
(15795)
(15420)
(14373)
(14254)
项目编号(13911)
(13888)
科研(13754)
期刊
(52654)
经济(52654)
研究(39740)
(33606)
中国(29602)
学报(21190)
(18722)
科学(16294)
大学(16095)
教育(16022)
学学(15302)
管理(14780)
(12821)
金融(12821)
农业(12166)
财经(11679)
(9963)
经济研究(9710)
会计(9449)
技术(9074)
财会(8689)
(8083)
财政(8083)
业经(7247)
(7080)
问题(6556)
(6098)
(6029)
通讯(5995)
会通(5971)
共检索到190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伯平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强力手段介入了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方式虽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掩盖了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因此不具有持久性。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了重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伯平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介入了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方式虽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掩盖了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因此,这种方式不具有持久性。仅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根本问题是地方政府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日新  
作者认为,加强宏观调控,需要合理调整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文章指出,不要把我国同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财政上统称为高度集中的体制,后者财政集中的程度是比较高的。我国除"大跃进"和"洋跃进"少数几年财政集中程度偏高外,其它时期财政集中的程度并不高。目前实际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14.7%,中央财政收入仅占7.5%,是世界上最低的。作者提出,应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管理的经验,提高财政集中的程度。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麦正华  吴海峰  
海南省地理、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必须在较低的积累和经济基础上,跨越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道路,地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我国的宏观调控一直建立在"可控性"的信念基础上。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二重的:第一重目标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第二重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后一重目标要服从并服务于前一重目标。"可控性"的信念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不相容,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政策工具和相关经济参数的控制能力在不断衰减。宏观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往往造成调控目标冲突、多变、调控滞后和调控结果失衡,从而导致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和经济不稳定。重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调控理念、宏观调控目标和宏观调控架构的重构。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要解决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和增加就业,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计划管理的地位苗丽静改革十余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得到了不断的调整与规范。计委是传统体制下最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如果不适当调整计委的职能,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就形同虚设。,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适当调整和改革了计划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琦  
研究发现,虽然福利彩票收入占整个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小,但已经超过了一些传统税收收入,其地位呈上升趋势。福利彩票收入与其他非彩票收入的相关度较小,从政府收入组合的角度看,福利彩票收入提供了一种财政收入多样化工具,减小了整个地方财政收入的风险。福利彩票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体系有正面影响,但由于地下六合彩的存在,使这种正面影响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政府应该改进管理彩票业的方式,增加福利彩票的销售额,放大福利彩票收入的正面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亮  
"营改增"是分税制以来我国最为深刻的一次财税改革,它不仅从制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改变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入划分格局,极大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运行状况。河北省在"营改增"过程中,需要在界定清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地方政府税费收入体系、合理确定地方收入规模结构、适当扩大地方收入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地方收入征管格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汪义达  
如果说当前经济增长已经呈现过热态势,那么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方面无疑是出现了问题。这里可以从信贷、财政、物资、外汇等领域做些分析。 1、信贷平衡矛盾突出经济高速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当前经济运行的过热状态,从银行信贷方面可以得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良初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把握是做好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下,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更强的财政宏观调控对策,以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涛舟  
论加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与地方利益制约林涛舟近几年来,我们虽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但进展缓慢,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这与社会经济利益错位,地方利益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地方利益格局已成为中央宏观调控的障碍,务必采取有效措施,乃是实现宏观调控的关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镜泉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更高阶段,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为前提的,是与小生产、小流通、小市场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一个重要之处就是生产之间、流通之间和分配之间,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程度更加密切,稍有不周,就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失调。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是社会化的,是以全社会为出发点的。但在经济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尽管每个主体对自己的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