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4)
- 2023(10991)
- 2022(9626)
- 2021(9167)
- 2020(7697)
- 2019(17784)
- 2018(17968)
- 2017(34285)
- 2016(19000)
- 2015(21566)
- 2014(21705)
- 2013(20978)
- 2012(19284)
- 2011(17146)
- 2010(16950)
- 2009(15514)
- 2008(14932)
- 2007(13019)
- 2006(11347)
- 2005(9876)
- 学科
- 济(72298)
- 经济(72210)
- 管理(54097)
- 业(49564)
- 企(44097)
- 企业(44097)
- 方法(32423)
- 数学(27696)
- 数学方法(27370)
- 学(18578)
- 农(18418)
- 中国(18297)
- 业经(17877)
- 财(17790)
- 制(14690)
- 地方(14282)
- 理论(13739)
- 和(12083)
- 农业(12053)
- 教育(11468)
- 贸(11398)
- 贸易(11393)
- 务(11369)
- 银(11330)
- 财务(11298)
- 银行(11286)
- 财务管理(11279)
- 体(11206)
- 技术(11146)
- 易(11033)
- 机构
- 大学(263994)
- 学院(262353)
- 管理(105067)
- 济(97914)
- 经济(95551)
- 理学(91005)
- 理学院(89971)
- 管理学(88357)
- 研究(88162)
- 管理学院(87891)
- 中国(64598)
- 京(57512)
- 科学(57213)
- 财(45053)
- 所(44466)
- 农(44223)
- 业大(42054)
- 研究所(40852)
- 中心(39598)
- 江(38042)
- 北京(36524)
- 财经(36066)
- 范(35459)
- 师范(35050)
- 农业(34718)
- 经(32808)
- 院(32496)
- 州(30908)
- 技术(29587)
- 师范大学(28293)
- 基金
- 项目(184537)
- 科学(143680)
- 研究(134813)
- 基金(132075)
- 家(115634)
- 国家(114650)
- 科学基金(97727)
- 社会(81818)
- 社会科(77255)
- 社会科学(77234)
- 省(72845)
- 基金项目(70758)
- 自然(64855)
- 自然科(63311)
- 自然科学(63295)
- 自然科学基金(62124)
- 教育(61946)
- 划(61529)
- 编号(56081)
- 资助(54357)
- 成果(45807)
- 重点(40999)
- 部(39849)
- 课题(38826)
- 发(38544)
- 创(38129)
- 创新(35473)
- 科研(35354)
- 项目编号(34757)
- 大学(34247)
共检索到379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志芳 耿玉德
以木材生产为核心的国有林区现行的林业微观建制已成为国有林区及国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障碍 ,因此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便成为我国国有林区能否尽快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首先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现实基础和经济可行性 ,新的微观主体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理念 ,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实现专业化分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 ,研究重构后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基本类型 ,分别界定了基础性林业企业和商业性林业企业的目标、特征和经营内容 ;第四 ,研究由现行的国有森工企业向新的林业微观主体过渡的主体路径 ,指出打破现行国有森工企业格局的深刻内涵和经...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业微观主体 重构 运行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传永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课题是如何构造经济微观机制的主体——企业。在以放权让利搞活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最初政策效应过去之后,改革越来越迫近重构微观机制这个核心。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进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即不从理顺企业资产关系入手,就难以从根本上达到把企业转变为市场行为主体的目的。从发展看,中国企业若不与世界通行的现代法人企业制度对接,必将难以全面走向世界市场。因此,深入探讨企业资产组织制度,实现现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必将成为微观机制再造的基础。 公有制传统实现形式的矛盾和制度创新的目标 我国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以所有者对其资产进行直接经营为特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同健
一、这场讨论很有必要乌家培同志在《也谈正确认识统计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认为在种类繁多的信息工作中,突出哪一种信息工作是主体工作,“则必将损害各种信息工作的互相协作和共同发展。”我认为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辟如当前我们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难道就贬低了其它部门的重要性,就影响了各部门间的关系吗?从微观上谈,如果市场疲软,部分基层单位较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但它并不影响内部各种信息的协调和共同发展。通观乌家培同志在两篇文章中强调的观点,并不在于怕影响了各种信息工作的协作和发展,而是认为统计信息是一种事物的、数字的核算信息,根本不配称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那么,什么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呢?乌家培同志没有明确指出,但字里行间已经流露出来了。探讨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有没有必要呢?乌家培同志认为没有必要。作为一名企业的统计信息工作者,我认为是很必要的。一是有利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娟 马凯
本文运用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在考察利率调整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效应的基础上,对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弹性做出分析,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弹性的原因进行探析,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楚岩枫 黄晓琼 张瑞振
物流产业系统主要由宏观系统因素、微观系统因素、中观系统因素三大系统构成。对复杂经济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分析个体的行为入手,把个体放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经济系统中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全新的视角从微观层面运用逻辑斯谛方程分析物流产业系统微观主体的演化机理及发展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物流产业调整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物流 产业演进 逻辑斯谛方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锐
湖北省"银行家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在50%临界值以下,实体经济部门贷款需求减弱。本文深入分析了湖北省贷款需求减弱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剖,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家问卷调查 贷款需求下降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明辉
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影响居民消费行为变迁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消费的理念、模式以及内容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使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成为主流。这种变化正是基于微观主体行为市场环境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基于实证数据,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探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居民消费变迁的现状,然后借助微观计量的分析方法了解影响居民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因素,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以及建议:依托互联网平台技术提升消费服务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以高水平金融服务带动消费、不断强化消费监督等。
关键词:
互联网 居民消费 消费行为变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妮 鲁莎莎 秦凡 关兴良
研究目的:基于辽宁省30个村庄270个农户703个地块调查数据,以地块为基本单元,揭示林地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率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和Tobit计量模型。研究结果:从林农特征看,家庭劳动力投入占比能显著提高林地经营效率,而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联户均未发挥显著作用。从地块特征看,林地流转未能发挥其正效应,离家、离公路越近的林地其经营效率越高,公益林的经营效率远低于商品林。从自然特性看,坡度、灾害对经营效率有负向作用,灌溉为正向作用,但均不显著。从产权安全性看,产权证、经营期限、土地权利系数均有正向作用,但都不能有效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从政策扶持看,森林保险对林地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补贴未起到显著作用,其中无补贴的林地经营效率高于有补贴的林地。研究结论:重视微观地块林农特征、地块特征、自然特性、产权安全性、政策补贴,对促进林地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林业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正 郑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结构严重畸形,集中力量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着重发展重工业,成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除了没收、接管旧政府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工商企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春雨 陈丹阳
国有林区林业职工社区的发展是国有林区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而民生改善是国有林区改革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国有林区改革的难点。文章从林业职工社区建设的相关要素出发,选取多个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以及对其进行指标权重的分析,发现林业职工社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区改革 林业职工 社区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万里 钱锡红 孙海法
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仅仅拥有"VRIN"属性的资源与能力将难以维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提升组织能力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惟一出路。动态能力在组织能力提升中起重要作用,但动态能力的定义自提出至今仍然模糊不清。本文澄清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深入分析了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动态能力微观能动主体的角色,并在动态能力及其微观能动主体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颇具解释力的组织能力提升框架。
关键词:
组织能力 动态能力 运营能力 高层管理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琦 何毅
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增加,经济转型程度逐步加深,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发生了重要变化。文章对我国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不同样本区间的比较,分析宏观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我国微观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路径,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保持较高利率水平下合理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当前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最大的忧不是国际风云变幻,而是我国的微观主体活力不足。一个健康的肌体,要靠细胞的活力,国民经济也是如此。我国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市场主体达到1亿多户,这些国民经济细胞的活力决定了我国经济的走势。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还是惠民生、防风险,最终的成效都取决于这些经济细胞是否有足够的活力。就业、投资、金融、消费、贸易等宏观指标,就像温度计一样,归根结底反映的是广大生产经营者的活力。
关键词:
预期管理 微观主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红喜 魏卫 刘琼 范莉娜
国内外基于微、中、宏观视角的价值共创研究众多,唯独缺乏围绕具体共创主体的系统述评。梳理可知:微观个体视角下的研究直接聚焦顾客和员工的公民行为,且多将游客看作价值共创的核心主体;中宏观层面的研究多数尚停留在概念建构阶段,企业层面主要聚焦其角色重构、战略生成、驱动机制与绩效提升,企业在价值共创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未得到足够重视;服务生态系统聚焦复杂网络环境下的价值共创,是未来研究的必然趋势,但其一直还处在对其内涵与内部共创机理的探讨阶段。最后,对旅游领域的价值共创研究做出总结与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