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0)
2023(5495)
2022(4444)
2021(4360)
2020(3915)
2019(9326)
2018(9329)
2017(18626)
2016(10013)
2015(11590)
2014(11529)
2013(11121)
2012(9813)
2011(8238)
2010(9092)
2009(8599)
2008(8613)
2007(7620)
2006(6703)
2005(6266)
作者
(27321)
(22340)
(22181)
(21323)
(14689)
(10655)
(10058)
(8396)
(8328)
(8209)
(7692)
(7414)
(7184)
(7004)
(6914)
(6733)
(6727)
(6661)
(6453)
(6427)
(5584)
(5520)
(5461)
(5170)
(5121)
(5102)
(4860)
(4805)
(4466)
(4398)
学科
(43138)
经济(43097)
(40265)
企业(40265)
(39521)
管理(38673)
方法(25897)
数学(23050)
数学方法(22555)
(19625)
(16953)
财务(16915)
财务管理(16838)
企业财务(16258)
审计(12200)
(10755)
业经(10447)
中国(8197)
(7558)
理论(7149)
(6748)
体制(6657)
技术(6416)
各类(5940)
(5865)
银行(5863)
企业经济(5862)
(5773)
(5674)
公司(5622)
机构
学院(139043)
大学(138060)
管理(59190)
(54488)
经济(53337)
理学(51350)
理学院(50954)
管理学(49904)
管理学院(49675)
研究(36275)
中国(32886)
(31678)
(29503)
财经(24899)
(22634)
科学(20285)
(20231)
财经大学(18954)
北京(18244)
(17855)
中心(17845)
商学(17532)
商学院(17404)
业大(17130)
(16592)
经济学(15691)
(15428)
研究所(15051)
经济管理(14775)
经济学院(14027)
基金
项目(86739)
科学(69252)
基金(64800)
研究(61801)
(55329)
国家(54914)
科学基金(49461)
社会(39198)
社会科(37455)
社会科学(37438)
自然(34298)
基金项目(34059)
自然科(33567)
自然科学(33563)
(33523)
自然科学基金(32962)
教育(30324)
资助(28834)
(27735)
编号(25259)
成果(20433)
(19729)
重点(19254)
(18171)
教育部(17666)
人文(17381)
科研(17303)
大学(17097)
创新(16983)
项目编号(16938)
期刊
(57130)
经济(57130)
研究(40124)
(32067)
中国(29026)
管理(24268)
学报(16995)
科学(16288)
(15504)
金融(15504)
大学(13961)
学学(13358)
技术(13223)
财经(13003)
财会(12762)
(12562)
会计(11858)
教育(11352)
(10835)
审计(10163)
经济研究(10010)
统计(8890)
业经(8760)
通讯(8497)
会通(8477)
农业(8347)
(8013)
决策(7320)
技术经济(7180)
问题(6690)
共检索到208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波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重构审计委托模式的方案,如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证券交易所投招标制度等,但其出发点是在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下另外建立一个第四方代理委托人。笔者认为,从公司治理层面上分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各自的特点及执行审计委托权的可行性,从中找出审计委托权的合理主人不失为一个合理可行的做法。1.对股东大会执行审计委托权的分析从理论上说,注册会计师审计应该建立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饶晓秋  
我国现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着委托人就是被审计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制于被审计人或经营管理者等四个矛盾,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退出了出资者代表的委托人位置。恢复政府这一位置,实行招标制,由政府职能部门组成招标机构,对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招标,建立公开公平招标制度,是解决现存报表审计委托制度缺陷的较好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文斌  
本文以转委托理论为基础,对独立审计委托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行上市公司审计委托采用的是间接委托模式的观点,并对间接委托模式下的审计委托人和审计关系进行了阐述,剖析了现行审计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在证券监管部门下设立专门的审计监督委员会作为审计代理委托人的审计委托重构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丁春贵  
上市公司欺诈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是目前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阻是审计失败的重要根源,而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是造成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现行审计委托模式的缺陷,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由中国证监会设立审计委员会统一管理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替代上市公司委托审计,向上市公司收取审计费用并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审计委托模式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玉  李江涛  于维辕  
本文针对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和现存审计委托模式创新方案存在的弊端,提出应采取国家审计委托模式。该模式选取独立、权威、专业、高效的第四方即国家审计署作为审计委托方,建立信息平台,采用招标方式,完善过程监督和资金流转,并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和规范报价来解决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朝玉  
我国上市公司现行审计委托与付费模式存在弊端。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导致弊端的缘由进行分析,随后对如何改变目前模式进行有益思考,并对改变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陈述,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俊秀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行审计委托模式的缺陷,指出由上市公司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容易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实行在中国证监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统一管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新的审计委托模式。通过重构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关系,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卫平  祝红月  
保险公司审计委托模式是建立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基础上,由保险公司作为审计的委托人。这种审计委托模式有利于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但它也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斌  
本文以不同审计委托模式下的审计关系专基础,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审计直接和间接委托模式下经营 者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台谋的决策进行了分析 为找到审计合谋的根本原因,根治会计造假作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齐兴利  徐中华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财务造假案掀起了研究审计委托模式的热潮,主流的观点是经济利益——审计客户支付给审计主体的劳务报酬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但是这种经济利益是通过审计委托模式来具体运作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友  
目前,审计委托权由公司经营者行使是造成注册会计师无法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导致独立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国有控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又是造成审计委托权实际上由被审计人的经理层行使从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提出:要真正做到由完全独立于公司经营者的机构行使审计委托权,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有必要从公司外部引进独立的"第四方"作为审计委托人,也可从制度上防范和减少审计失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公信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郝树芹  王建琼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审计委托模式弊端的简要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通过不完全信息贝叶斯招投标模型求出优化的均衡解。结果表明,在初次审计的情况下,随着竞标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的增多,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严重的“低价揽客行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建军  
现行审计委托模式是造成"独立审计不独立",进而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现代企业的"社会企业"特征,使会计报表及其审计信息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审计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会计报表审计信息这一公共品私人供给模式的失败。公共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其公共供给模式较私人供给模式更有效率;税务机关作为特殊的公共部门,令其作为会计信息审计的委托人在独立性、激励和实践上更具优势。当然,会计报表审计的税务机关委托模式作为一个新的审计委托模式,其制度需不断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汉文  夏文贤  陈秋金  
审计委员会是两权分离下所产生的代理问题的一种补救方案,目的在于提升决策控制面,加强对管理层决策特别是财务与会计决策的控制和监督。本文通过分析考察ITG公司的公司治理与审计委员会设置,指出该公司审计委员会增强了信息在公司内部的传递和透明,但对公众获得充分的信息助益似乎不大。为此,应从制度层面改进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加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及董事会的互动效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洋  刘国宏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增强公司发展动力、打造国有战略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快修订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规定,赋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相应灵活性,鼓励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完善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考核设计,以推动国有企业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