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0)
2023(16493)
2022(13713)
2021(12567)
2020(10357)
2019(23272)
2018(22773)
2017(42907)
2016(23055)
2015(26161)
2014(25886)
2013(25829)
2012(24031)
2011(21861)
2010(22421)
2009(21346)
2008(21567)
2007(19660)
2006(17853)
2005(16899)
作者
(66039)
(54987)
(54881)
(52072)
(35379)
(26118)
(24816)
(21191)
(20941)
(19832)
(18959)
(18500)
(18003)
(17756)
(17476)
(16756)
(16373)
(16003)
(15765)
(15675)
(14091)
(13540)
(13202)
(12654)
(12466)
(12445)
(12346)
(12209)
(10945)
(10897)
学科
(107083)
经济(106916)
(93668)
管理(85927)
(83112)
企业(83112)
方法(38515)
中国(33885)
(33569)
(33489)
业经(32967)
数学(29499)
数学方法(29271)
(26546)
地方(23212)
农业(22871)
(22496)
财务(22455)
财务管理(22416)
企业财务(21241)
(20666)
贸易(20644)
(20105)
技术(20017)
(19502)
银行(19486)
(18890)
(18869)
(18495)
(18295)
机构
学院(339653)
大学(336869)
(151693)
经济(148859)
管理(131940)
研究(118597)
理学(111041)
理学院(109871)
管理学(108646)
管理学院(107966)
中国(96119)
(74591)
(72744)
科学(65058)
(58983)
财经(57096)
(54349)
中心(53817)
(52427)
研究所(52170)
(51730)
北京(47183)
经济学(46382)
(43465)
师范(43120)
业大(42941)
(42723)
(42316)
财经大学(41941)
经济学院(41472)
基金
项目(209851)
科学(168476)
研究(160607)
基金(154374)
(132488)
国家(130991)
科学基金(113781)
社会(106470)
社会科(100992)
社会科学(100969)
(80711)
基金项目(79586)
教育(72578)
自然(69100)
自然科(67453)
自然科学(67435)
(66995)
自然科学基金(66337)
编号(63966)
资助(62816)
成果(53417)
(49536)
(47899)
重点(46997)
(46262)
课题(45184)
国家社会(44798)
(44574)
创新(42480)
教育部(41961)
期刊
(184196)
经济(184196)
研究(112793)
中国(78104)
(61687)
管理(56798)
(51237)
科学(45571)
学报(43974)
(39149)
金融(39149)
教育(38588)
大学(35449)
农业(34642)
学学(32933)
技术(31217)
业经(31002)
财经(29895)
经济研究(29069)
(25916)
问题(23614)
(20683)
(20495)
世界(19267)
技术经济(18683)
国际(18451)
现代(16670)
商业(16011)
财会(15440)
经济管理(15379)
共检索到551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志彪  
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充分重视在微观经济层面上重构"价值链治理"①的问题,即要重视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中的被"俘获"与"压榨"地位以及如何及时突围等问题。加快构建以内需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NVC)体系和治理结构,实现国民消费需求支撑下的、由本土企业作为"链主"地位主导下的发展,是新一轮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与世界经济"再平衡"机遇中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最重要的微观经济战略选择。实施这一战略的相对成本也是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内企业可以接受的,其相对熟悉的市场和文化背景,也决定了这一战略的可实施性。而且,当今处于特定产业集群中的中国企业,往往同时处于几种治理类型和性质不同的价值链中,集群中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琼  李娜娜  
文章基于产业内与产业外视角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OECD—WTO最新公布的TiVA数据库中48个国家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从全部样本国家看,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与物质资本水平为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制度环境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比发展中国家更强。因此,提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及优化制度环境均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慧岭  凌丹  
本文剖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重构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布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制造业投入产出数据,度量附加值口径下GVC重构的发生状况,实证检验GVC重构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布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制造行业的GVC重构特征与整体表现出的扩张—收缩—再扩张趋势不尽相同,部分行业呈现持续收缩或持续扩张的特征。根据在发达国家、本国内部、发展中国家三类经济体中的价值链条分布特征差异,可将中国18个制造行业分为"双向挤压型""强劲生长型""GVC主导型""国际产能合作型"四类。依据在GVC重构中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中国各类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锴  陈程  
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一些制造业企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同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扩大了内需。本文分析了我国家电下乡政策运行的现状及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果,并探讨了政策推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提高家电下乡政策效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焱  原毅军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本文阐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构成和特征,并从政策导向、自主创新、升级路径和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梁树广  
文章在分别测度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促进效应呈现中西部高于东部、劳动力流出地高于流入地以及2003—2009年高于2010—2021年的特征。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不同分位数上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呈现效应递减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O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明显高于I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焱  原毅军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本文阐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构成和特征,并从政策导向、自主创新、升级路径和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等地区则在国家价值链上游低增值环节遭遇"锁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赵颖异  
从区域经济前向关联视角,构建了国家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相统一的、产业-区域双视角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考察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特征。研究发现:2002—2012年期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中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区域"内向性"特征较明显;分区域考察,中国东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中华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打破了国际原有的生产分工格局,割裂了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攀升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需构建"三重嵌套型"价值链体系:近期夯实好基础,重构国家价值链(NVC);中期延伸价值链,构建区域价值链(RVC);远期高位势嵌入,构建新型全球价值链(GVC)。同时,为保障中国制造业价值链重构与攀升,应从"企业、平台、政府"三个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措施:企业层面,实施"技术研发、品牌提升、渠道拓展"三大核心战略,以合作共享模式构建产业标准体系;平台层面,着力打造国家创新系统,重点培育境外经贸合作区、专业化市场两个合作平台,积极搭建多样化中介平台;政府层面,以互联互通为先导,以制度质量改善为软实力,加大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盛新宇  王厚双  
本文基于双边价值链关联视角,研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固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提升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固链”;由于伙伴国发展差异以及制造行业自身差别特征,互联网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互联网“固链”作用受制造行业网络密集度调节效应的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网络密集度水平越匹配,互联网的“固链”效应也越能发挥。进一步分析表明,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能够缩小中国制造业在伙伴国市场面临的梯度关联压力,从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固链”的承压能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慧萍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地方产业升级的研究不能仅从地方产业内部、企业本土战略和地方经济等微观层面来分析,而应该用全球或跨界的视域。文章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转移的趋势为出发点,阐释了价值链全球延展的轨迹,并以福建省制造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地方制造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提出了构建自主区域价值链、政策协同、优化创新环境等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宪萍   曹宇驰  
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延伸而不是主导,国家作为解释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机制或核心变量,依然在整个产业运行体系与产业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国家的异质性,不论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守夜”与“干预”交替的国家角色,还是以东亚为代表的发展型国家“引导”为主的国家角色,皆非后发国家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借鉴依据,简单移植与模仿也无法有效推进制造业高端化。在全球价值链“中心—外围”分工格局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滞后性地嵌入全球价值链非战略性环节,面临技术差距和垄断压力等价值链攀升阻碍。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从顶层逻辑、核心逻辑、底层逻辑多层次重构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国家角色,并基于新型举国体制构建链长制赋能下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伍春丽  
分析广西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服务化是广西制造业价值链优化升级的有效选择,提出三种不同的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优化路径,最后为尽快推进广西制造业和服务业两者融合发展,实现服务化价值链优化升级,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