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5)
- 2023(12893)
- 2022(10719)
- 2021(10027)
- 2020(8402)
- 2019(18969)
- 2018(18558)
- 2017(35032)
- 2016(18858)
- 2015(21300)
- 2014(20836)
- 2013(19917)
- 2012(18106)
- 2011(15850)
- 2010(15527)
- 2009(14060)
- 2008(13261)
- 2007(11414)
- 2006(9586)
- 2005(8093)
- 学科
- 济(67294)
- 经济(67207)
- 管理(55714)
- 业(50116)
- 企(42840)
- 企业(42840)
- 方法(33213)
- 数学(29022)
- 数学方法(28530)
- 财(20986)
- 农(18864)
- 中国(18145)
- 学(16144)
- 制(16072)
- 业经(15368)
- 务(13843)
- 财务(13774)
- 财务管理(13741)
- 企业财务(13082)
- 理论(12677)
- 农业(12079)
- 地方(12058)
- 体(11927)
- 银(11201)
- 银行(11157)
- 贸(11134)
- 贸易(11126)
- 技术(10946)
- 教育(10905)
- 易(10817)
- 机构
- 大学(256254)
- 学院(253832)
- 管理(97731)
- 济(96755)
- 经济(94483)
- 研究(85831)
- 理学(85087)
- 理学院(84194)
- 管理学(82345)
- 管理学院(81907)
- 中国(63078)
- 科学(54005)
- 京(53928)
- 农(46479)
- 财(45606)
- 所(41737)
- 业大(41714)
- 中心(40514)
- 研究所(38299)
- 江(37781)
- 农业(36857)
- 财经(36529)
- 经(33503)
- 北京(32774)
- 范(32591)
- 院(32559)
- 师范(32065)
- 经济学(29600)
- 州(29594)
- 技术(29322)
- 基金
- 项目(184221)
- 科学(145128)
- 基金(134547)
- 研究(131375)
- 家(119581)
- 国家(118606)
- 科学基金(101756)
- 社会(82817)
- 社会科(78377)
- 社会科学(78356)
- 省(72640)
- 基金项目(70464)
- 自然(67873)
- 自然科(66345)
- 自然科学(66321)
- 自然科学基金(65139)
- 教育(62423)
- 划(61835)
- 资助(54660)
- 编号(52204)
- 重点(42305)
- 成果(41658)
- 部(40572)
- 创(39042)
- 发(38772)
- 课题(36839)
- 创新(36551)
- 科研(36188)
- 计划(35117)
- 教育部(34746)
- 期刊
- 济(101087)
- 经济(101087)
- 研究(70596)
- 中国(53065)
- 学报(46128)
- 农(41111)
- 科学(39941)
- 财(37226)
- 管理(36591)
- 大学(35478)
- 学学(33568)
- 教育(31930)
- 农业(28093)
- 技术(23724)
- 融(19920)
- 金融(19920)
- 财经(17715)
- 业经(16962)
- 经济研究(16369)
- 经(15300)
- 业(14574)
- 版(14186)
- 业大(12792)
- 问题(12729)
- 科技(12381)
- 财会(11169)
- 图书(11157)
- 统计(11066)
- 技术经济(11005)
- 农业大学(10899)
共检索到365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危红波
处理好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加强导生共同体建设,是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导生共同体存在导生平等共治意识缺失、权责利分配结构失衡、协同合作机制不足等问题,提出理念重构,树立导生共同体“五维度”系统治理理念;秩序重构,建构权责利明晰合理的治理体系;制度优化,建立健全导生共同体协同合作治理机制等重构与优化策略,以实现系统治理视域下导生共同体的权责共担、道德共守、价值共存、知行共进、成就共赢的内涵构建和功能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任家乐
国际图联的形成使各国图书馆界有了共同的专业组织,加强了彼此之间知识技术流动,促进了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标准化、职业化及专业化建设。国际图联的形成,受到技术、思想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各国图书馆界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存在协作共商的需要,具备了产生国际图联的客观需要。在思想方面,一战使各国人民反思相互理解的重要性,超国家性质的国际组织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图联亦被各国人民赋予了促进和平的功能。亨瑞特完成了国际图联概念具体化的进程,对国际图联的诞生及功能定位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小刚
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代表了社会力量设奖的较高水准,在学术同行、行业领域乃至全社会都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科技奖励是中国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的主体和典范,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共207家,已设立108个科技奖项,占全部社会力量设奖的49%。与其他社会力量设奖相比,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在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直接推荐国家科技奖励、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设奖数量、国际开放程度、奖励方式、评审程序、奖项管理、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促进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的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夏文斌
进入全球化时代,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全球问题应运而生。如何应对和处理全球问题,需要我们在总结全球治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导向的新全球治理体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通过平等、包容、有效的全球治理实践,引领和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改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慈勤英 袁瑜
如何深化多元治理促进公共文化场所的保护与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升级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质性研究方法,对四川省文庙、龙神祠的公共文化服务展开调查,发现面对政府单一依赖、分散治理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状况,通过高校领办、政府负责、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制度化的治理共同体是有效途径。为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三方通过目标整合激发治理动能、责任分配整合治理资源、制度约定规范治理行为,形成目标、行动、利益的共同体,激活多元力量的参与效能感,激发场所发展内生动力。这种多元治理模式表明,以协商、信任凝聚多元参与利益,以善治、多元互嵌重塑治理结构,以赋权、赋能和制度保障拓展社会组织参与渠道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多元治理的有效路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顽强
系统审视和科学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响应新时代社会治理诉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固有内容。着眼社会治理实践可知,价值体系不均衡、利益诉求多元化、公共权力边界不清以及公民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都是阻滞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潜在挑战。但目前我国治理权力生态的改善、合作治理结构的优化、治理主体责任下沉以及主体治理利益聚合,也恰好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创造了有利契机。基于此,通过界定治理共同体参与维度及渠道、规范共同体的公共价值伦理导向以及筑牢共同体数字治理的技术支撑等举措,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科学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凯
社区教育共同体以共同志趣和学习效果实现为目标,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促进社区各方主体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水平和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社区教育共同体在组织框架、资源共享、合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应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开放合作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社区教育的共同愿景和多元合作局面,推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教育共同体 社区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姗 鄢超云
基于隔代教育优化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打破了从家庭内部思考问题的传统思维模式,转而从家庭外部寻求隔代教育的问题解决,是隔代教育理念从“经验型”到“成长型”、隔代教育主体从“原子化”到“整合化”的社区学习共同体、隔代教育方法从“单向式”到“交互式”。其价值在于对接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需求,提高社区隔代教育发展质量和优化社区老年学习组织环境。鉴于此,可以从打造“功能型”学习氛围、营造“共生型”心理环境、形成“复合型”交流机制、建立“生成型”资源平台四个方面来思考社区隔代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力 黄小莲
认为构建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为取向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目的在于为研究生实现学术性与应用性能力的有机融合搭建学习平台。基于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解读和模型建构,提出了从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出发,依托论坛、实习场、网络平台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操作策略,以期发挥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真正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文 张晓晴
产教关系作为影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环节,其协调发展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共同体理论对于产教关系的重构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可以描绘产教融合共同体理想运行模式的关键条件。基于共同体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作出回答:以公共精神为支撑,凝聚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以共同利益为牵引,推动维护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创新;以集体责任为纽带,打造分工明确的治理格局。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共同体 产教关系 职业院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佩君 汪宇明
认知共同体共享的思维逻辑和思想理念有助于达成共同的政策。从认知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结合美国大都市行政联合实践和宁波大都市区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网络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将认知共同体这一协作机制延伸至次国家层级,检验认知共同体在国内区域协调中的作用,探讨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大都市区治理与协调的新型机制。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大都市区 治理 协调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宾哲 段敏 谭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共同体建构体现了对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的追求,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助力。当前,城乡中心-边缘结构与要素非等值交换阻碍了城乡共同体建构。为此,结合共生理论内涵,基于空间-秩序分析框架,通过聚类算法与指标评估方法,对不同区域城乡共同体的空间结构与生产秩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匀质、中心-边缘、互嵌三种空间结构和抗衡、虹吸、同化、融合四种生产秩序。其中,去中心化结构与融合发展秩序能够极大地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建构城乡共同体应摒弃城市中心主义思想,构建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形成融合发展秩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宾哲 段敏 谭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共同体建构体现了对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的追求,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助力。当前,城乡中心-边缘结构与要素非等值交换阻碍了城乡共同体建构。为此,结合共生理论内涵,基于空间-秩序分析框架,通过聚类算法与指标评估方法,对不同区域城乡共同体的空间结构与生产秩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匀质、中心-边缘、互嵌三种空间结构和抗衡、虹吸、同化、融合四种生产秩序。其中,去中心化结构与融合发展秩序能够极大地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建构城乡共同体应摒弃城市中心主义思想,构建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形成融合发展秩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在学术活动过程中,学者通常要面对来自个体的自主探究权力、源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集体权力(如专业或学科的权力)以及来自外部政府和机构的行政权力等相互间的冲突。在这三种基本的权力博弈中,同行评议似乎因其更能体现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而获得制度优势。但是,由于学术系统内部存在一个等级结构,少数精英往往主宰了学术认可和资源分配的过程。因此,它与其说是最优的路径选择,毋宁说是权宜之计。一个可供考虑的路径选择未必是废弃同行评议制度,而是如何在其制度设计中体现三种权力间结构性的平衡。
关键词:
同行评议 学术共同体 博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荣 高惠珠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历史性概念,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共同体指向历史现实,且关涉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一切具体形式共同体的一般本质。在这种理解的指导下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资本主义共同体时便会发现,资本主义共同体正是由于以劳动的普遍异化为基础,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虚假和抽象。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作为人的本质确证的劳动贯彻到了人的存在境遇之中,因而具有彻底的现实性且符合共同体的一般本质。也正是在劳动这一层面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资本主义的虚假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