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59)
2020(48)
2019(107)
2018(105)
2017(225)
2016(112)
2015(141)
2014(153)
2013(143)
2012(139)
2011(128)
2010(166)
2009(180)
2008(178)
2007(194)
2006(187)
2005(205)
2004(186)
2003(202)
2002(229)
作者
(445)
(376)
(340)
(315)
(236)
(177)
(168)
(137)
(134)
(132)
(128)
(125)
(122)
(120)
(119)
(113)
(107)
(107)
(107)
(105)
(102)
(99)
(88)
(84)
(79)
(79)
(75)
(73)
(73)
(73)
学科
(659)
经济(657)
管理(334)
(325)
企业(325)
(320)
(275)
中国(272)
理论(269)
(249)
(226)
教育(217)
(188)
方法(173)
业经(172)
(163)
(161)
(150)
体制(148)
(146)
银行(146)
(141)
(140)
金融(140)
(125)
政策(117)
(116)
税收(116)
(110)
经济理论(109)
机构
大学(2293)
学院(2037)
研究(1114)
(954)
经济(929)
中国(852)
(749)
(609)
(594)
管理(578)
科学(574)
研究所(487)
财经(479)
中心(473)
(455)
北京(452)
(405)
理学(394)
理学院(381)
师范(380)
(380)
管理学(376)
(370)
管理学院(367)
(366)
(365)
(351)
(347)
财经大学(338)
(336)
基金
项目(679)
研究(602)
科学(518)
基金(477)
(408)
国家(400)
社会(378)
社会科(355)
社会科学(355)
成果(336)
科学基金(302)
教育(293)
编号(240)
课题(217)
(215)
基金项目(210)
(208)
(195)
(190)
重点(190)
(190)
阶段(190)
资助(187)
(182)
阶段性(179)
中国(178)
教育部(170)
(166)
国家社会(165)
(155)
期刊
(1489)
经济(1489)
研究(1293)
中国(781)
(630)
教育(572)
(426)
金融(426)
管理(382)
财经(321)
(308)
科学(306)
学报(291)
(281)
大学(236)
问题(234)
图书(204)
(202)
(197)
经济研究(191)
技术(186)
学学(177)
业经(175)
书馆(174)
图书馆(174)
国际(169)
(156)
理论(154)
经济管理(153)
农业(151)
共检索到4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同  
在一些权威的英文字典中,情报这个单词的意思被解释为:基于一些因素,做出判断、得出认识及提出意见的能力。而其他的一些学者认为,情报的定义不应该仅仅集中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上,还应该包括这种学习能力的应用。在一些英语撰写的情报学习手册上,情报常常被描述为一种具有迭代性质的周期性活动,认为它包括五个不同的阶段:需求(或者优先权)、搜集(有时候分为两个部分:搜集计划和搜集行动)、加工、分析和传播。加拿大James Cox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锦彰  
"龙门账"是中国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长期为国内外会计史学界所关注。文章在近年新发现的大量晋商文书基础上,综合应用多学科专业知识,从晋商史实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就"龙门账"的产生和演进、账法基本原理、运作机制、体系架构及功能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对"龙门账"所涉及的重大基础性问题给出了新的见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庆海  
移动互联全新时代,知识管理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原有概念、方法、理论是否要调整改变?目前又有哪些新的观点、视角以及创新?企业和个人又如何进行转型、变革和突破?知识管理,从深层次看更应该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哲学。我们每天的行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其实都是时时刻刻在进行知识运转,都和对世界的理解、对事物的认知、对选择的判断、对行为的决策息息相关。知识管理本身就是工作,本身就是业务。500多年前,中国明朝心学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庆海  
移动互联全新时代,知识管理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原有概念、方法、理论是否要调整改变?目前又有哪些新的观点、视角以及创新?企业和个人又如何进行转型、变革和突破?知识管理,从深层次看更应该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哲学。我们每天的行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其实都是时时刻刻在进行知识运转,都和对世界的理解、对事物的认知、对选择的判断、对行为的决策息息相关。知识管理本身就是工作,本身就是业务。500多年前,中国明朝心学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涛  
本文从进化的角度来把握竞争的规律 ,提出企业应对竞争有两种方式 :即自然竞争和战略竞争。自然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被动的、保守从而又是风险极低的应对竞争的过程 ,或者说是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的过程 ;而战略竞争是在自然竞争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革命性的、以主动调整自身行为来应对竞争的过程。由于在自然竞争中 ,形成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是生物有机体生存的前提条件 ,因此 ,寻找、建立和维持同竞争对手之间有价值的差异化就成为战略的本质。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信用科技是推动信用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金融信控界、信控服务业和信用理论界三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信用科技应包含的技术门类和技术边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技术门类方面三个领域之间存在着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信用科技方法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却应用于市场经济和社会治理领域。其中的非接触式信用科技方法适用于解决经济社会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在该领域我国的技术水平或能跟得上国际第一梯队;而接触式信用科技方法适用于对个人失信行为的预防和矫正,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尚处于空白状况。鉴于目前信用科技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国家实验室形式整合资源和推动技术进步应是可取之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吕晓雷  
流程是一个企业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其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流程管理通过使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按既定路径流转,来达到内部业务部门间功能匹配和相互协作的效果,最终通过产出体现为资源的增值。笔者近读王玉荣所著《流程管理》一书,对这一平时所忽略的事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流程管理有了更深的体会。一、流程之惑在笔者工作过的一个单位,普通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帅润生  纪淑鸳  
内部审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经济组织内部一项重要管理部门 ,而我国内部审计之所以陷入徘徊不前、消极被动的困境 ,其关键在于对内部审计定位、地位以及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认识模糊 ,从而使得内部审计的责任导向模糊。因此 ,根据目前内部审计的现状 ,正确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 ,实现向内部管理服务方面的转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中生  王惠芳  
随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崛起,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通过分析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的优缺点,认为历史成本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未来的会计计量是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并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於兴中  
法的自主性是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现代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传统的法学理论对法的自主性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论述。智能科技与法的互动为进一步思考传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在新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法的自主性问题有利于深入了解并预期法这个社会现象在吸纳了科技内容后的功能和作用,以便处理好新兴的法律关系和问题,处理好法律中的科学和科学中的法律。智能网络、区块链、便捷合同、数据空间、算法等概念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而调整它们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自主性。如果说绝对意义上的法的自主性只能是理想,那么相对意义上的法的自主性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因而也是不可忽视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海权  
现代流通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居于组织者、引导者和调节者的地位。本文结合汪洋副总理提出的"流通业三大转变论",从扩大内需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重新审视新时期现代流通业的作用,在内容上扩充了流通先导论和流通战略的理论内涵。针对现代市场经济需要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本文还尝试提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架构的初步思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东平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仍然在强势发展,这在应试训练的强度与难度、学生的学习压力、超级中学的崛起、"数字化生存"等方面有新表现。风靡全国的"高效课堂"对教学效率和课堂的偏重,凸显的是一种新的工具化价值。地方政府对"教育GDP"(升学率、"北清率")的追求和竞争,是应试教育屡禁不止最重要的原因。改变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需要文化更新和制度创新,人文主义的价值重建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书生  
前些年,经济界曾有人呼吁在我国实行"高工资、高消费"政策,但不久便在一片"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反对声中,以及"消费需求膨胀"的恶劣经济环境下销声匿迹。我国目前正在积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提出重新认识"高工资",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没有高工资,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