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
2023(1654)
2022(1302)
2021(1056)
2020(886)
2019(1973)
2018(1927)
2017(3824)
2016(1955)
2015(2128)
2014(2093)
2013(1997)
2012(1752)
2011(1569)
2010(1617)
2009(1565)
2008(1669)
2007(1465)
2006(1208)
2005(1160)
作者
(5293)
(4450)
(4138)
(4113)
(2743)
(2026)
(2014)
(1673)
(1620)
(1591)
(1473)
(1392)
(1365)
(1339)
(1334)
(1319)
(1300)
(1230)
(1205)
(1201)
(1087)
(1055)
(1035)
(1008)
(974)
(940)
(894)
(891)
(853)
(843)
学科
(7954)
经济(7944)
(6964)
管理(6921)
(6720)
企业(6720)
(3524)
方法(3345)
(3069)
财务(3068)
财务管理(3066)
企业财务(2926)
业经(2641)
中国(2626)
数学(2613)
数学方法(2569)
(2209)
(1945)
银行(1943)
(1878)
金融(1878)
理论(1811)
(1800)
教育(1673)
产业(1497)
(1425)
信息(1401)
(1401)
(1370)
总论(1336)
机构
大学(28458)
学院(27875)
(10799)
经济(10578)
管理(10268)
理学(9034)
理学院(8923)
研究(8854)
管理学(8751)
管理学院(8691)
中国(6498)
(6027)
(5736)
科学(5032)
财经(4617)
(4602)
师范(4577)
(4192)
(4147)
(3993)
中心(3956)
北京(3942)
师范大学(3771)
研究所(3724)
经济学(3574)
(3453)
财经大学(3430)
(3311)
(3293)
业大(3240)
基金
项目(17821)
科学(14377)
研究(13820)
基金(13218)
(11394)
国家(11289)
科学基金(9753)
社会(9137)
社会科(8603)
社会科学(8602)
教育(6647)
基金项目(6643)
(6602)
自然(6012)
自然科(5866)
自然科学(5863)
(5830)
自然科学基金(5780)
编号(5560)
资助(5195)
成果(4791)
重点(4133)
(4085)
国家社会(3883)
课题(3863)
(3783)
(3750)
(3747)
教育部(3690)
项目编号(3619)
期刊
(11633)
经济(11633)
研究(9119)
(5698)
中国(5146)
教育(4836)
管理(4117)
学报(3848)
科学(3414)
大学(3004)
学学(2700)
财经(2531)
(2530)
(2525)
金融(2525)
(2143)
技术(2121)
财会(2072)
经济研究(2053)
业经(1996)
会计(1731)
农业(1690)
问题(1442)
商业(1425)
统计(1422)
(1364)
通讯(1359)
会通(1355)
(1339)
图书(1307)
共检索到4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建军  
菲利普斯曲线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置换关系而在于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勾勒。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可分为六种类型,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则极不规则。就实现宏观调控而言,研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更有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刘树成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所必须把握的两大重要经济关系,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问题。本文旨在探讨:(1)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在中国是否存在(对此,我国学术界有人持否定观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威  
菲利普斯曲线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及产出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其研究经历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包含供给冲击和通胀惯性的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和开放经济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四个重要阶段。本文对其理论的发展及其模型改进的动因和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研究显示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已成为其基准模型,完善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不仅要结合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等特殊性,也要将其纳入到开放经济框架下进行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刘晓梅  陈莹  
菲利普斯曲线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主张的重要分析工具,也是西方经济学流派论争的焦点,构成了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西方各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提假设和分析视角的差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勇  杨灿  
采用马尔可夫体制变化模型 (Markov-SwitchingModel) ,对我国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估计。实证分析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呈现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特征 ,所构建的模型比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DL)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厉格非  王锦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良  张海阳  
菲利普斯曲线一经发现就很快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等经济学派的论争在很大程度上与菲利普斯曲线有关。虽然菲利普斯曲线备受争议,但它对于解释经济波动以及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8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哲一  
文章从估计了我国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使用一个适应性学习(adaptive learn-ing)为基础的通胀预期替代通胀的理性预期,并发现我国的通胀惯性主要来自于预期方面,而滞后通胀对于短期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这个结论,本文还就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构建了附加利率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的研究方法,运用中国1997-2008年的季度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估计与检验。经验结果表明,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具有显著性,并且较国外许多国家更明显;当期通货膨胀动态变化受通货膨胀惯性和预期的共同影响,而预期起主导作用;厂商的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但后顾性处于主导地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结合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微观公司定价机制,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对货币政策制定机构的政策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最新的理论从相对工资、后顾性行为、不完全要素市场、粘性信息、不完全理性预期以及适应性学习等角度出发,不断充实了价格粘性、通胀惯性的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本文提出了包含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四种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该模型推广了Gordon(1996)的三角模型和Gaíland Gertler(1999)的混合模型等经典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本文使用中国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其中采用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比GMM估计更具有稳健性。在通胀的四个决定因素中,通胀预期对当前通胀的影响最显著,通胀惯性次之,需求拉动排第三,而成本推动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焕明  
用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四种形式及其理论无法解释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事实上也无法直接拟合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曲线模型。通过引入经济增长率变量 ,得出了拟合程度较高的计量模型 ,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直线 ,而在长期内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并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周期的角度给出了理论解释 ,创新之处在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式及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淀  
本文以预期理论为主线,分析了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基本框架、改进模型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当前建立在理性预期与粘性价格假设基础上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以及相关改进模型都难以得到实证支持,有证据表明理性预期对通货膨胀解释无效。究其原因可能是理性预期与粘性价格存在矛盾所致。将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一个可能的出路是偏离理性预期分析的标准框架,着眼于企业如何处理信息并形成预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凌  王晓辉  
过去十多年来,全球呈现低通胀的长期趋势,而描述通胀和产出短期折衷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主要工业国家也变得显著的平坦了。众多学者将此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归功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加速。这其中,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模式的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劳动力的国际迁徙是几种最重要的全球化机制。全球化时代的一国通胀因此不再仅仅取决于国内产出缺口,全球产出缺口的影响力是越来越重要。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最优货币政策因此对通货膨胀问题将给予更多关注,低通胀现象就此成为一种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提出既要守住稳增长与保就业的"下限",同时又要把握防控通胀的"上限"。怎样处理好保就业与控通胀的关系,有学者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主张为了保就业应推高通胀。本文认为,萨缪尔森与索洛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上并不成立。本文在梳理"菲利普斯曲线"缘起和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工资与成本、成本与价格、价格与通胀的传导机理,从三个层面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失误,并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作了实证。本文指出,中国要达到扩大就业与防范通胀的双重目标,应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重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