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1)
2023(5158)
2022(4372)
2021(4078)
2020(3579)
2019(8228)
2018(8388)
2017(18077)
2016(9840)
2015(10909)
2014(11186)
2013(11351)
2012(11010)
2011(9987)
2010(10209)
2009(9526)
2008(9350)
2007(8501)
2006(7605)
2005(7100)
作者
(28730)
(23777)
(23632)
(22912)
(15119)
(11409)
(10856)
(9093)
(8890)
(8629)
(8177)
(7764)
(7720)
(7713)
(7500)
(7328)
(7022)
(6977)
(6929)
(6772)
(6093)
(5890)
(5757)
(5455)
(5452)
(5334)
(5332)
(5331)
(4955)
(4707)
学科
(42661)
经济(42619)
管理(26158)
(25684)
方法(20250)
数学(18661)
数学方法(18553)
(17948)
企业(17948)
中国(15748)
(11685)
(11621)
(10104)
(9166)
银行(9151)
(8847)
贸易(8840)
(8811)
(8690)
(8602)
(8286)
金融(8286)
农业(7781)
(7667)
地方(7208)
税收(7191)
业经(7168)
(7140)
环境(6737)
(6426)
机构
大学(146624)
学院(145328)
(64868)
经济(63621)
管理(51395)
研究(50299)
理学(43747)
理学院(43255)
管理学(42622)
管理学院(42345)
中国(39380)
(33640)
(30833)
科学(29034)
财经(26658)
(26239)
(24191)
研究所(23413)
(23243)
中心(22044)
经济学(21684)
(21098)
北京(19906)
财经大学(19870)
经济学院(19842)
业大(19654)
农业(18403)
(17926)
(17795)
师范(17736)
基金
项目(88393)
科学(68851)
基金(64912)
研究(64292)
(56770)
国家(56329)
科学基金(46684)
社会(42050)
社会科(39902)
社会科学(39892)
基金项目(33746)
(33109)
教育(29547)
自然(28889)
(28479)
自然科(28176)
自然科学(28166)
自然科学基金(27697)
资助(27621)
编号(25123)
成果(21727)
(20893)
重点(19984)
(19261)
(18835)
教育部(17913)
国家社会(17844)
课题(17828)
(17680)
人文(17245)
期刊
(70770)
经济(70770)
研究(47231)
中国(26329)
(25130)
学报(23300)
(21035)
科学(20468)
管理(19396)
大学(17636)
(17298)
金融(17298)
学学(16777)
农业(14157)
财经(14045)
教育(13457)
经济研究(12831)
(12093)
业经(11106)
问题(10604)
技术(10529)
(9654)
理论(7901)
国际(7842)
商业(7439)
统计(7301)
技术经济(7114)
实践(6928)
(6928)
(6795)
共检索到220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晨  
本文在对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和真实产出指标季度数据分两个区间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反映周期性失业率和真实产出缺口关系的奥肯定律在我国同样适用的结论。发现与奥肯系数紧密相关的周期性就业弹性系数不仅在两个数据区间估值比较接近,并且我国的估值与美国和加拿大的估值也比较接近。通过对长期均衡下就业弹性系数的计算,发现我国存在周期性就业弹性系数远远大于长期就业弹性系数的现象,而这正是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一个反映,其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结构性失业率较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敬水  陈娜  
解决就业巩固民生之本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本文重新审视了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碧波  周建军  
对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这样一个经验事实,存在奥肯定律是否有效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单纯验证奥肯定律并不能得出其是否有效的结论。放松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加入其他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虽然呈现总体上的负向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增长率也呈现出负向关系,这表明奥肯定律在中国是失效的。因此,我们认为之所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不能带来持续的就业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孙永君  
奥肯定律有五种版本形式。本文运用HP滤波方法来估计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和潜在产出,并利用中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不同版本的奥肯定律在中国经济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各种版本的奥肯定律目前对我国都不适用。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晗  蒲晓红  
作为宏观经济学中著名的经验定律,奥肯定律阐明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该定律认为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从我国1978-2007年GDP增长率与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的统计,发现奥肯定律在我国存在的失灵现象,现行经济发展非良性,统计标准偏差,隐形失业大量存在是奥肯定律失效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琳  陈娴  
奥肯定律力图揭示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然而在我国却不适用。本文通过对奥肯定律适用条件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奥肯定律在我国不适用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李隽  王哲昊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二元社会下的奥肯定律,以及二元社会下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用实际数据对中国奥肯定律进行了测算,同时得到了我国1986~2004年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没有超过潜在增长率,但潜在增长率对我国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应努力阻止实际增长率达到其潜在的水平,并在控制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要努力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富荣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于1962年发现了一条重要规律,后来被称这为“奥肯定律”。根据统计数据,奥肯指出了工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呈反向比例变化的规律,即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使失业率提高。根据奥肯的计算,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缺口之间的比率是1:2.5: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2.5%左右;反过来讲,如果要使失业率降低1%,则国民生产总值就必须增长约2.5%。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实践中却出现了许多用奥肯定律不能解释的情况。按照奥肯定律的解释,在经济增长的情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沛江  
基于对简单奥肯定律的二元分解,对中国的潜在产出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基于二元结构的奥肯定律,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增加1%,将使得GDP下降1.9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过去30年的GDP潜在增长率约为10%,平均自然失业率约为3.2%。研究发现,长期来看奥肯定律在中国仍然成立,只是简单奥肯定律的奥肯系数约为-3.79,高估了登记失业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需要考虑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而对其进行修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宇峰  俞剑  陈启清  
本文在传统的线性奥肯定律和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非线性奥肯定律模型,结合国际油价的外部供给冲击,系统地考察了奥肯定律这一经验规律在我国的存在性和非线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线性奥肯定律在我国已经失效,但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对失业的影响具有截然不同的非对称效应。考虑到外部供给冲击的影响,奥肯定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移,而且呈现出线性与非线性特征的频繁转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薇  胡翾  
奥肯定律作为一个反映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则 ,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 ,但是中国经济呈现出与奥肯定律不一致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 GNP、GDP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建构的模型表明 ,中国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明显偏离奥肯定律。本文对三次产业分别考虑 ,使用就业人口指数取代传统的失业率指标 ,构造了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奥肯模式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五六  
在完善动态奥肯定律理论的基础上,采用HP方法获得中美产出波动及失业波动数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美国存在动态奥肯定律,产出波动滞后期值对失业波动存在显著影响,经济周期中产出波动对失业波动存在显著差异的长期乘数作用;中国不存在动态奥肯定律。中美动态奥肯定律存在的差异性可能在于中美之间的资源禀赋、市场机制、数据可靠性的不同,并以此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铭  欧海军  
本文从地方政府干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创造就业能力较低的现象。基于中国城市级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提高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就业弹性),但政府干预削弱了外资的就业创造能力。同时,具有生产性的省级政府基本建设支出与GDP的比值每上升1个百分点,城市就业弹性就下降0.089。从趋势上来看,如果政府支出(特别是基本建设支出)与GDP的比值持续上升,那么,就业弹性就将持续下降。如果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就必须减少政府对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