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1)
2023(5757)
2022(4856)
2021(4779)
2020(3881)
2019(8911)
2018(8878)
2017(17012)
2016(8723)
2015(9866)
2014(9512)
2013(9394)
2012(8622)
2011(8048)
2010(7596)
2009(6854)
2008(6420)
2007(5640)
2006(5216)
2005(4399)
作者
(22343)
(18616)
(18424)
(17655)
(11958)
(8922)
(8816)
(7375)
(7092)
(6553)
(6477)
(6161)
(5950)
(5744)
(5646)
(5610)
(5458)
(5415)
(5279)
(5274)
(4845)
(4495)
(4330)
(4222)
(4126)
(4065)
(4044)
(4012)
(3788)
(3695)
学科
(30632)
经济(30485)
管理(23932)
(20056)
(18190)
企业(18190)
(11874)
方法(11158)
图书(10432)
书馆(9896)
图书馆(9896)
中国(9807)
(9593)
业经(9453)
(9036)
理论(8966)
工作(8106)
地方(8045)
(7126)
数学(6784)
数学方法(6701)
农业(6324)
技术(6060)
教育(5224)
(5000)
经济理论(4532)
经济学(4512)
(4476)
社会(4465)
企业经济(4341)
机构
大学(121618)
学院(115706)
管理(46609)
(41586)
经济(40506)
理学(39711)
理学院(39197)
管理学(38654)
管理学院(38377)
研究(35483)
中国(25632)
(25092)
科学(21955)
图书(21558)
书馆(20952)
图书馆(20951)
(20514)
师范(20419)
(19654)
(18137)
中心(17473)
师范大学(16514)
财经(16021)
(15997)
(15638)
北京(15045)
业大(14734)
研究所(14541)
(14429)
(14120)
基金
项目(79589)
研究(64182)
科学(63302)
基金(57199)
(47922)
国家(47421)
社会(42465)
科学基金(41676)
社会科(38996)
社会科学(38984)
基金项目(31477)
(30682)
编号(29560)
教育(28658)
成果(26131)
(25487)
自然(24403)
自然科(23823)
自然科学(23819)
自然科学基金(23391)
资助(20162)
项目编号(19388)
(17278)
课题(17247)
国家社会(17057)
(16941)
重点(16732)
(16718)
(16654)
人文(15767)
期刊
(47803)
经济(47803)
研究(33251)
图书(30397)
书馆(23884)
图书馆(23884)
中国(22493)
学报(18182)
教育(16032)
(15764)
科学(14507)
管理(14218)
大学(13499)
(12553)
情报(10446)
学学(10058)
(8953)
论坛(8953)
农业(8573)
技术(8231)
业经(8022)
财经(7884)
经济研究(6987)
(6927)
(6630)
金融(6630)
问题(6338)
(5794)
理论(5788)
实践(5369)
共检索到178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凌一鸣  
知识社会学以研究知识与社会及其相关要素的互动关系为旨归,这一目标与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进程关系密切。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考察现有的图书馆史研究范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近代图书馆的出现与发展路线不但直观反映社会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更依靠自身职能的发挥与改进参与其中。作为从业人员,图书馆员也随着社会知识体系对图书馆的需求展现出了二元化的行业变革倾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贤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开放办馆的意义,认为开放办馆有利于推进个人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道德水准;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员自身社会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琬如  田中豪  黎俊杰  张朵朵  
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向读者的人性化服务环境建设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作为读者感受最直接的阅览座位,它的设计和排布方法也应贴近各类型读者的需求。文章通过社会学研究中的参与式观察法、设计学研究中的参与式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长沙图书馆为例,对读者的座位需求进行研究。公共图书馆应进行读者分类,找到每一类读者的座位需求,匹配相应的座位排布方法和座位设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晓农  
文章在概述知识社会学基础上,分析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社会与图书馆的互动和信息交流机制,探讨知识社会学对图书馆学若干理论问题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伟  
文章论述了人的社会化程度对社会的影响 ,图书馆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具有的作用 ,以及发挥好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关键所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春云  龚蛟腾  
在中国社会大转型与传统学术大转型的近代时期,尽管校雠学学者群体蔚为大观、研究成果持续涌现且思想精髓承前启后,但其发展亦面临重道轻器弊端积重难返、西学东渐潮流摧枯拉朽和近代图书馆学强势冲击等诸多困境。随着传统校雠学的逐渐分化与急剧变革,图书馆学日渐扩张而承其主体,目录学日益敛缩而偏安一隅,其他文献类子学科亦各取所需而扬其思想。校雠学的近代境遇实际上是中国图书馆学的近代化过程,也是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文献类学科群的显性化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珲  
图书馆知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要求知识论和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的结合,并形成两种基于不同中心的结合模式。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以社会学为中心,知识论在其中尽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却局限于传统立场。他的理论因此在实质上接近于"知识社会学"。引入个体知识论或社会学的规范性不能使之转变为社会知识论,应采取以知识论为中心,在其规范性中包含社会学因素的结合模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利平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政治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和职业化的研究体系创建的时代。本文以社会科学中两大分支学科社会学和民族学为例,探讨以国立研究机构和教会大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两种职业化的研究范式:一种为精美化的范式,强调对学术源流的史的考察和文献材料的挖掘和考证,强调与传统的衔接;一种强调现在和历史的差异,强调田野调查以及杜会服务。这两种范式催生了关于国族想象的两套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这一时期关于民族身份认同的讨论中相互辉映。本文着重从知识传播的视角,梳理了德国民族志、美国芝加哥城市社会学以及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在形塑这两种知识以及知识人形态中的影响,以期理解20世纪初期的政治社会变迁与知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歌  
图书馆社会学是图书馆学与社会学在研究交叉与延伸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国内学者对图书馆社会学的研究可划分为3个阶段:(1)1920至1950年,学界对图书馆社会性认识和对芝加哥学派的引介奠定了研究基础;(2)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图书馆社会学研究兴起,以介绍西方思想以及架构基础理论为主;(3)新世纪以来,学者通过移植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图书馆加以研究。国内图书馆社会学发展至今,形成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交叉领域,但特定概念、逻辑体系的匮乏使其尚不足以成为一门完善的交叉学科,需要在发展原生学科、培养跨学科人才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白素屏  
从社会学视野来看,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发生的冲突有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两种形式。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疏导不满情绪的渠道不足或疏导效果不佳、图书馆员(读者)的相对剥夺感与不公正感上升。图书馆员与读者冲突具有正功能,即冲突能使图书馆员和读者反思和重新组织其行为,能激发和促进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能创新图书馆服务机制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吉明  阳巧英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是现象级的图书馆叙事案例,文章以故事社会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文本分析法,探究这一案例的生产、传播及其意义再生产,为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的爆发、农民工的身份建构、东莞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是故事生产的关键所在;图书馆界、社会公众在故事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专业研讨、转发、评论与回复等形式进行故事意义再生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石烈娟  
长期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在我国传播研究更是明显不足。笔者提出拓展研究视野,以晚清早期使臣群体输入西方图书馆文明为研究视角,加强、深化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在我国传播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颂  
中日关系是近代中日两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对中国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侵略,企图一步步吞并中国并纳入殖民统治之下。在日本对华侵略进程中,货币金融手段成为与政治、军事并存的侵略路径,并且相较而言,金融渗透更具先行性、隐蔽性。货币战争乃近代中日战争的重要面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文卫  
图书馆学术史重视图书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而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具有明显的理论、实践倾向性特征,文章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的图书馆学术史以及21世纪初新理念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推动图书馆事业与理论发展的历程,讨论了图书馆学术史发展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