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4)
2023(3129)
2022(2491)
2021(2161)
2020(1728)
2019(3953)
2018(3580)
2017(5915)
2016(3697)
2015(4208)
2014(4225)
2013(4233)
2012(3690)
2011(3126)
2010(3260)
2009(3175)
2008(3475)
2007(3407)
2006(3118)
2005(2913)
作者
(10392)
(8440)
(8326)
(7989)
(5458)
(3905)
(3822)
(3305)
(3130)
(3093)
(2904)
(2877)
(2806)
(2688)
(2604)
(2587)
(2568)
(2527)
(2517)
(2477)
(2136)
(2134)
(2068)
(2015)
(1955)
(1876)
(1871)
(1802)
(1732)
(1693)
学科
管理(23861)
(16916)
(16853)
企业(16853)
(9737)
经济(9729)
(8212)
(6832)
财务(6810)
财务管理(6794)
企业财务(6476)
方法(4367)
(4212)
(4058)
业经(3671)
经营(3655)
(3635)
人事(3512)
人事管理(3512)
计划(3447)
中国(3371)
理论(3254)
决策(3250)
(3178)
银行(3177)
(2840)
数学(2780)
数学方法(2750)
(2598)
(2537)
机构
大学(48177)
学院(48001)
管理(23044)
理学(17527)
理学院(17342)
管理学(17241)
管理学院(17101)
(16534)
经济(15902)
中国(13578)
研究(13071)
(11722)
(11075)
(9204)
财经(7771)
(7436)
科学(7347)
中心(7302)
公司(7180)
北京(7071)
(6963)
(6471)
(6271)
商学(5938)
商学院(5879)
(5773)
财经大学(5685)
业大(5646)
技术(5638)
(5554)
基金
项目(26772)
研究(20840)
科学(20766)
基金(18405)
(15538)
国家(15396)
科学基金(13741)
社会(12267)
社会科(11678)
社会科学(11673)
(10650)
教育(10175)
基金项目(9435)
编号(8961)
自然(8874)
(8645)
自然科(8636)
自然科学(8636)
自然科学基金(8480)
资助(7687)
成果(7615)
课题(6466)
重点(5883)
项目编号(5871)
(5683)
(5322)
(5322)
(5262)
(5221)
(5095)
期刊
(23321)
经济(23321)
研究(15184)
中国(14856)
(12798)
管理(12422)
教育(7667)
(6243)
金融(6243)
技术(5751)
科学(5674)
会计(5418)
学报(5394)
财会(4990)
大学(4505)
(4365)
财经(4033)
学学(3930)
(3731)
通讯(3616)
会通(3597)
图书(3568)
(3504)
业经(3200)
(3095)
企业(3095)
现代(2965)
(2906)
农业(2752)
(2725)
共检索到87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堂铭  
说起企业的质量管理,估计最头痛的不是老板,也不是生产总监或者生产经理们,而是那些专门从事质量管理的主管们。只要工厂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首先被问责的一定是质量主管,其次是质检员,再次是生产线上的员工,最后才有可能是生产部门的主管们。对于产品的设计者或者研发者来说,产品质量问题似乎跟他们没有关系,管理者也很少或者几乎不会追究他们的产品质量责任。老板的这种态度导致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永远只放在生产现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质量管理产生于营利性组织,而后逐渐延伸到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对质量管理的内涵,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在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在把质量管理引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非营利性组织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取其精华,并与现代大学的组织文化、制度框架融汇贯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善海  
通过重新认识管理原则,洞察了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在逻辑,精炼了质量管理原则的逻辑模型,重新认识到质量管理原则的价值与意义。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哲学的视角升维,实现了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融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理连  
质量管理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层次,外部管理涉及高职院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主体关系;内部管理则是多主体之间相关利益在高职教育中的调整与分配。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界定、人才培养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人才培养分析与改进等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效果的价值判断应关注"顾客要求的满足程度",其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是管理效果评价的基本构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兴琼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有赖于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但目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对教师利益考虑欠缺,主要表现在与教师的价值追求有一定冲突;制度执行必需的教师支持不够;校本环境对制度贯彻实施有一定的影响等。教师作为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高校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须考虑其需求和期望,获得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需求,构建服务型教学质量管理体制,营造教师和教学质量管理部门民主协商的共同治理氛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分为三个层级,通过制定各级的评价标准,对生产单位进行评价、分级,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永济电机公司)是中国北车集团下属企业,主要从事铁路高速动车、大功率机车及风力发电等领域电传动装置的研发、制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善海  
企业管理者们承受的管理体系之痛由来已久,症状各异。"IDAA四步法"可帮助管理者审视企业管理体系,识别和解决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并对管理体系进行重新规划,以彻底消除管理体系之痛。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们饱受各种管理体系的困扰,常表现为"天天谈体系,却少有人精通管理体系运作"的尴尬局面,形成了企业管理体系"水上漂"的态势,具体呈现为企业的管理体系之痛,最终导致企业系统性运作问题,使企业陷入管理危机。如何消除管理体系带来的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况旭冉  
内部审核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企业应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企业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进而可以利用对审核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况旭冉  
内部审核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企业应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企业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进而可以利用对审核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茂林  
审计质量就是指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工作程序,为完成其工作任务所应遵循的审计准则及其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审计工作体现合法性、准确性、客观性和效益性的程度,它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各个方面。关于审计质量管理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对审计人员及其行为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检查。正是由于审计质量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加强审计质量的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仍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控制很槽,主要表现在: (1)见业务就接,见钱就赚,而并不了解客户是否诚实可靠及其信用等级,对客户采取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魏富选  
在企业中做质量管理工作很难,既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又要给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让路",常常要做出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通"。正是这些变通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受到质疑,甚至执行走样。在企业中,常常会出现质量管理人员与技术、生产、营销人员的争执,质量管理人员对不符合制度规定、不符合作业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为坚持原则,而技术、生产人员常常会以不影响产品质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何皓  
 本文从图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阐述了图书质量管理的有关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编者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已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然而,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地位尴尬,其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得并不顺畅。本专题的两篇文章,分别从咨询人员的外部视角和企业质量工作者的内部视角,重新审视质量管理及其定位。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君  朱南  
绩效管理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的驱动力。但是对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评价方法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本文在分析比较现有绩效管理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绩效管理的结构维度、评价方法,并对实施绩效管理面 临的困境做出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