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6)
2023(15526)
2022(12908)
2021(11956)
2020(10215)
2019(22962)
2018(22467)
2017(42238)
2016(22633)
2015(25189)
2014(24554)
2013(23736)
2012(21399)
2011(18644)
2010(18841)
2009(17161)
2008(16794)
2007(14779)
2006(12711)
2005(11416)
作者
(59834)
(50147)
(49853)
(47090)
(31967)
(23813)
(22489)
(19290)
(19097)
(17763)
(17156)
(16719)
(15768)
(15756)
(15278)
(15234)
(14945)
(14703)
(14387)
(14240)
(12397)
(12065)
(11971)
(11586)
(11169)
(11157)
(11093)
(11080)
(9892)
(9857)
学科
(91588)
(90847)
经济(90734)
(83314)
企业(83314)
管理(79253)
方法(40716)
数学(31971)
数学方法(31507)
业经(30861)
(30062)
(29328)
中国(25256)
技术(22148)
(21576)
财务(21536)
财务管理(21507)
农业(21253)
企业财务(20373)
理论(19262)
(18847)
地方(17158)
(16843)
(16287)
(16185)
(14700)
贸易(14685)
(14245)
技术管理(14141)
(14010)
机构
学院(307131)
大学(301401)
管理(127036)
(126181)
经济(123696)
理学(109298)
理学院(108215)
管理学(106522)
管理学院(105924)
研究(93337)
中国(73128)
(62120)
(59248)
科学(54685)
(48137)
财经(46990)
(46387)
中心(45254)
(43571)
(42751)
业大(41861)
(39612)
师范(39277)
研究所(39118)
北京(38147)
(37667)
经济学(37526)
农业(35839)
商学(34807)
财经大学(34671)
基金
项目(208109)
科学(168074)
研究(157265)
基金(152171)
(131080)
国家(129624)
科学基金(114957)
社会(101995)
社会科(96820)
社会科学(96797)
(83771)
基金项目(81020)
教育(73628)
自然(73355)
自然科(71801)
自然科学(71785)
自然科学基金(70565)
(68597)
编号(63643)
资助(60009)
成果(49896)
(49076)
重点(46381)
(46010)
(44963)
创新(44918)
课题(43540)
国家社会(42280)
(41732)
(40553)
期刊
(141525)
经济(141525)
研究(89345)
中国(64078)
管理(53320)
(50001)
(43328)
科学(40847)
学报(39750)
教育(39353)
大学(32542)
技术(32217)
学学(30348)
农业(29950)
(26321)
金融(26321)
业经(25523)
财经(23475)
经济研究(20849)
(20412)
(18963)
问题(18310)
技术经济(17337)
科技(15904)
财会(15179)
现代(15131)
图书(14256)
商业(14087)
(14021)
(13874)
共检索到46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忠新   伍凤兰  
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各地的重教文化差异是人才培养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历史上的明清进士和当今科学家、企业家的空间分布考察,实证检验了重教文化传承对地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机制,以及制度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各地的科举进士密度对人均科学家数量和人均企业家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历史传承下来的重教文化对地区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了长期持续的影响,恢复高考、高考扩招等制度冲击所带来的公平竞争环境和教育机会可及性,激发了个体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和社会阶层的积极性,激活了地区的重教文化,显著影响了个人受教育水平和地区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令斌  唐伯明  
发现"卡门涡街"现象并分析其原理是航天航空科学家冯·卡门的重要学术贡献,该理论的提出与应用有力彰显了科技力量和科学家精神。冯·卡门长期在高校执教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出了享誉全球的"卡门科班",他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诗慧  
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特质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一致。文章基于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课程设置滞后、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提出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对高职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具体包括建立创新教育体系、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手段等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琳  张引琼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由探索、自由思考。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加强对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升级和改造,设立交叉复合课程和新兴特色课程等课程内容体系。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创客空间正逐步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场所。研究利用创客空间,构建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改革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变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炳荣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国内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的效果普遍不是太好,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万向学院")会计专业的情况也是如此,主要原因:一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环境不真、机制不真、校验不真、反馈不真、评价不真等情况,这种情况短期内无法能改变;二是会计工作保密性很高,涉及商业机密,所以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真正参加顶岗实习,即使参加了顶岗实习,也是接触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破解上述困局的一个较好办法,就是建设校企课堂,将企业家引入课堂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取企业家实践之"长",补学校实践教学之"短",从而强化会计专业实践应用性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对万向学院会计专业校企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校企课堂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华玉亮  刘鲁平  
艺术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当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人才普遍存在文化断层现象,缺少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价值和传承文化等视角,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以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注入发展原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易勇  戚巍  
以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研究样本,从科学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揭示我国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峰值年龄分别约为46岁和66岁;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平均年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不同学科及性别因素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准确认识并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对科学制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建清,傅跃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区景松  
不仅要发展适合我国人民的疾病防治方法,也要发展适合世界各族人民的新医疗方法。有了科研的思维,可以帮助临床水平更快地提高,甚至产生一个飞跃。正确评价医师科学家的地位,建立科学的培养制度,给予合理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指的是一边从事临床工作,一边从事科学研究的医生,即既能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又能利用科研结果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品先  
对加速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几点建议汪品先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面对“世纪之交”出现“人才断层”的威胁,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加速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选拔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措施,目前已初见成效。青年在学术界的活跃程度已在提高,这种喜人的局面也正在进一步发展。与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文  吕长江  
本文以完成代际传承的中国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接班人的培养模式对传承业绩的影响。我们发现,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普遍显著变差;与国内培养二代相比,海外培养二代的接班,更不利于创始人特殊资产及家族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承,接班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更差。截面分析表明,二代接班前内部历练时间和接班后掌管企业的时间越长,海外经历的时间越短,海外培养二代与国内培养二代的业绩差异越小;与创一代学科背景越相似、公司所在地区和行业对特殊资产依赖程度越低,海外培养二代与国内培养二代的业绩差异越小。路径分析表明,海外培养二代更难继承创始人特殊资产,对企业的情感承诺和组织认同度也更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杰  王文伟  莫莉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各级政府出台了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但鲜有微观层面的研究检验人才政策是否促进了企业家精神。结合多种激励理论的不同观点,本研究探讨“待遇保障”和“发展培养”两类人才政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以及工作动机和感知的宏观社会支持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福建省212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展培养类政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同调节动机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待遇保障类政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内摄调节动机在二者间起中介作用;感知的宏观社会支持正向调节了待遇保障类政策与内摄调节动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调节了内摄调节动机在待遇保障类政策和企业家创新精神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独具特色的人才政策作为一种外部激励对动机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机制,同时丰富了微观层面的人才政策成效研究和企业家精神前因研究,为政府完善和创新企业家激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建议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家培训体系,创造支持企业家自主发展的市场环境,营造认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红倩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扩大内需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创新"已成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保持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所在。随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社会转向以广义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造社会,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福君  
1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演进中国科学家精神一直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其内涵也随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1919年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与“赛先生”为口号,让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无数仁人志士分别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踏上救国之路,前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终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者将科学救国作为信念,远赴海外学习科学技术,回国传播科学思想,使其扎根于中华大地。赵忠尧带着50毫克镭辗转长征,西南联大师生流离漂泊,在日军轰炸下坚持学习研究,高士其忍受残疾千里奔赴延安开展科普工作。在黑暗的旧社会和战乱的环境中艰苦求索,用科学寻求报国之路,是这一时期爱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精神风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镇卿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由国资委直属的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一所高职院校,与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十分注重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办学实践的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