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
- 2023(2286)
- 2022(1755)
- 2021(1807)
- 2020(1405)
- 2019(3136)
- 2018(2988)
- 2017(5060)
- 2016(2835)
- 2015(3526)
- 2014(3448)
- 2013(3047)
- 2012(3013)
- 2011(2713)
- 2010(2911)
- 2009(2447)
- 2008(2432)
- 2007(2236)
- 2006(1959)
- 2005(1819)
- 学科
- 济(8853)
- 经济(8847)
- 管理(8604)
- 教学(7990)
- 企(6412)
- 企业(6412)
- 业(6344)
- 理论(5470)
- 学法(4960)
- 教学法(4960)
- 教育(4016)
- 学(3686)
- 学理(3222)
- 学理论(3222)
- 方法(3157)
- 技术(3134)
- 和(2548)
- 技术管理(2457)
- 中国(2290)
- 划(2246)
- 业经(2235)
- 政治(2207)
- 策(2165)
- 数学(2151)
- 思想(2092)
- 数学方法(2025)
- 组织(1972)
- 研究(1906)
- 思想政治(1898)
- 政治教育(1898)
- 机构
- 学院(41589)
- 大学(41481)
- 管理(13951)
- 济(13118)
- 经济(12674)
- 研究(11998)
- 理学(11921)
- 理学院(11779)
- 管理学(11444)
- 管理学院(11370)
- 京(8709)
- 中国(8429)
- 范(8192)
- 师范(8085)
- 科学(7409)
- 江(6642)
- 师范大学(6431)
- 教育(6352)
- 技术(6214)
- 财(6086)
- 中心(6059)
- 职业(5785)
- 所(5578)
- 北京(5509)
- 州(5447)
- 研究所(5030)
- 财经(4984)
- 经(4583)
- 业大(4524)
- 技术学院(4201)
共检索到6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平 冯晓敏
受传统知识观、师生观、教学观的影响,教师在以往的案例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造成了等级分离式的师生关系,也使案例教学变成了只由教师操控来进行封闭式独白讲授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新"三观"下的案例教学认为,知识是共同建构的产物,师生应该共同组织课堂,平等分享观点。这不仅使师生日益成为互联式的平等伙伴,可在开放式的合作对话中实现对知识的共创,也使案例教学成为一场关乎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知识观 师生观 教学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川
对于什么是"知识"的理解,决定着我们怎样理解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和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只有当我们将对知识的理解不局限于公共知识,而能够将个体知识——自主建构的成果纳入到我们的视野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关注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重视教学中的交往和对话,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这就是当前的课程改革重视过程和方法的理由,也是在更高层次上重视知识的体现。
关键词:
知识 知识观 教学 自主建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旨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随着传统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 ,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重要变革 ,具体表现在 :在教学目标上 ,从知识授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 ;在教学内容上 ,从分科走向综合 ,从体系化走向结构化 ;在教学过程上 ,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 ,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关键词:
传统知识观 后现代知识观 课堂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太年
本文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层面探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识别三个层面的建构主义各自力图回答的问题。文章认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及其和认识对象、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一个哲学问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回答的问题是人类和个体是如何学习的问题,是对学习发生过程的实然性的描述,主要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基本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要探索与建构主义知识观和/或学习观相一致的教学实践方式,是一个应然性的、规范性的问题。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教学这个概念对老师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然而从我们所观察的一些课来看,这个概念似乎又极有必要再做些探讨。问题自然不在于对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而在于教师怎样做才算是真正进行了教学。"教"这个行为其实在日常活动中是并不难执行的,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许多没有受过任何教学法训练的人也有非常正确的"教"的行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平 赵越
当前人们多从"教学能力"观、"教学场域"观、"校长教学领导"观来探讨和理解教学领导问题,由此造成了一些进退两难的困境:"教学能力"观容易导致教学有效性的僭越乃至独导;"教学场域"观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校长角色的误解;"校长教学领导"观不仅透支了校长能力且难以发挥其他教学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因此,重思"教学领导究竟是什么"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其实质而言,"教学领导"既是一种大视野的领导观,也是一种坚守价值观与发挥主体能力的领导过程,还是一种以分布式领导为主要实施途径的领导方式。
关键词:
教学领导 领导观 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何齐宗
教学观念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内在微观深层机制。教学是一门合作的艺术,高质量的教学建立在教与学密切配合的基础之上。师生教学观念的冲突和矛盾,是教学质量建设的深层障碍。加强高校教学质量建设,需要跨越师生教学观念的鸿沟,走向微观深层的教学质量建设。应通过促进师生教学中的深度合作走向高效的教学,将教学质量建设的行动推进到教学主体的观念层面,高度重视学生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
教学观念 教学质量 观念鸿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艳 周静文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高校师生典型案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贯彻"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高校师生典型案例,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关键词:
高校师生典型案例 立德树人 思政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仕钧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机融合到思政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能。在以高校思政教学为主体实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的进程中,也存在诸多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提出高校思政教学与核心价值观培养相结合的有效培养路径,对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实施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政教学 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熊卫华
大学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应从"适应性教学观"转向"发展性教学观"。与传统的适应性教学观不同,发展性教学观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观,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中心"的教学关系观,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作用;坚持"探究导向"的教学过程观,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人本主义"的教学评价观,强调学生的未来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秀娟
教学管理是校长管理工作中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在知识激增、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管理提供一个崭新的智力框架,不断向学校提出挑战,在师生交往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是校长的基本责任。为此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的教学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攀峰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红宇
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王红宇近些年来,随着思想界对主导于工业社会的科学理性主义的反思,在教育领域,西方一些学者对承袭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传统的知识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彻里霍姆斯(Cherryholms,C.H.)、多尔(Doll,WE)、阿特金斯(Atr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