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
- 2023(1190)
- 2022(1013)
- 2021(1083)
- 2020(692)
- 2019(1582)
- 2018(1518)
- 2017(2304)
- 2016(1366)
- 2015(1858)
- 2014(1867)
- 2013(1491)
- 2012(1365)
- 2011(1147)
- 2010(1303)
- 2009(956)
- 2008(914)
- 2007(864)
- 2006(701)
- 2005(645)
- 学科
- 教学(7599)
- 学法(4787)
- 教学法(4787)
- 理论(3608)
- 学理(3082)
- 学理论(3082)
- 教育(2715)
- 管理(2058)
- 政治(1774)
- 思想(1583)
- 计算(1544)
- 算机(1541)
- 计算机(1541)
- 机化(1530)
- 计算机化(1530)
- 济(1491)
- 经济(1490)
- 思想政治(1488)
- 政治教育(1488)
- 治教(1488)
- 德育(1482)
- 组织(1419)
- 企(1230)
- 企业(1230)
- 业(1206)
- 学(1049)
- 语文(1037)
- 研究(987)
- 人事(919)
- 人事管理(919)
- 机构
- 学院(18276)
- 大学(16725)
- 范(4665)
- 职业(4650)
- 师范(4576)
- 教育(4402)
- 技术(4305)
- 研究(3909)
- 管理(3636)
- 师范大学(3535)
- 济(3382)
- 京(3347)
- 职业技术(3311)
- 技术学院(3304)
- 经济(3200)
- 理学(3192)
- 江(3145)
- 理学院(3105)
- 科学(2954)
- 管理学(2860)
- 管理学院(2822)
- 州(2620)
- 中国(2327)
- 北京(2200)
- 中心(2077)
- 所(1827)
- 财(1817)
- 工程(1779)
- 教育学(1762)
- 业大(1745)
共检索到28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平 赵越
当前人们多从"教学能力"观、"教学场域"观、"校长教学领导"观来探讨和理解教学领导问题,由此造成了一些进退两难的困境:"教学能力"观容易导致教学有效性的僭越乃至独导;"教学场域"观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校长角色的误解;"校长教学领导"观不仅透支了校长能力且难以发挥其他教学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因此,重思"教学领导究竟是什么"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其实质而言,"教学领导"既是一种大视野的领导观,也是一种坚守价值观与发挥主体能力的领导过程,还是一种以分布式领导为主要实施途径的领导方式。
关键词:
教学领导 领导观 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教学这个概念对老师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然而从我们所观察的一些课来看,这个概念似乎又极有必要再做些探讨。问题自然不在于对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而在于教师怎样做才算是真正进行了教学。"教"这个行为其实在日常活动中是并不难执行的,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许多没有受过任何教学法训练的人也有非常正确的"教"的行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平 冯晓敏
受传统知识观、师生观、教学观的影响,教师在以往的案例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造成了等级分离式的师生关系,也使案例教学变成了只由教师操控来进行封闭式独白讲授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新"三观"下的案例教学认为,知识是共同建构的产物,师生应该共同组织课堂,平等分享观点。这不仅使师生日益成为互联式的平等伙伴,可在开放式的合作对话中实现对知识的共创,也使案例教学成为一场关乎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知识观 师生观 教学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是现代社会治理实践和治理概念的重要发源地,但治理理论的建构主要基于政府和企业的经验。在积极治理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学需要治理也具有可治理性。毕竟好的治理是造就好大学的必要条件。大学的治理必须警惕治理话语的滥用和治理实践的表面化。大学需要的是真正的治理而不是作为管理时尚的"伪治理"。为避免因"伪治理"而导致的可治理性危机或治理失灵,通过"元治理者"加强对大学治理的治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可治理性 治理失灵 治理的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淑慧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宗旨,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及持续推进,既是院校特点、育人目标与时代发展等校情、时情、势情内生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育人本质、新时代有效教学理论等认识论、课程论及方法论驱动的必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机制体系,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能力,构建匠心独具的思政元素教学融入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三重逻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海容
伟大抗疫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力量源泉,是传承中国精神的时代引领。高校要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核心要义;在坚持价值引领与情怀培养相融通、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针对性与生动性相促进中推进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关键词:
伟大抗疫精神 思政课 时代新人 中国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一些新的挑战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有些人羞于把职业教育仅仅定位于培养技术员和技术工人类人才的教育,认为这样定义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从而主张把所有专业教育都包含到职业教育范围内,理由是不论什么学历层次的专业教育,其毕业生最终都是要从事职业的。这种过于泛化的定义显然不可取,这种定义看似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最终结果却会使职业教育丧失自己领域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坚信职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定义 技术本科教育 能力本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2009年1月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全文登载了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讲话中,温总理将"教学改革问题"作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对其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风才
指出了工商管理硕士(MBA)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近年来MBA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围绕MBA案例教学的目标,提出了三重境界案例教学的概念,论证了不同境界案例教学与培养目标的匹配性,给出了简明的第三重境界案例教学方案,分析了三重境界案例教学的层级关系,总结了三重境界案例教学效果及推广应用情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晓洁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关键词:
教学二重性 预设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气势恢宏。改革波澜壮阔,发展和改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秦晨晓
近两年,在企业界,尤其是在各大央企,领导力发展已经成为热门的管理话题。欧美大型跨国企业在这个专业领域走得比较远,而国内的相关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尝试也已经开始。中航工业集团很早就决定将领导力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今年举办的人力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吕金忠
着手于揭示,着重于抵御,着眼于预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对审计功能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但审计的出发点又不仅仅局限于查账揭示问题,其目的是增强和发挥审计的抵御和预防功能。审计已不再是仅仅为了查账而审计,而查账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审计的揭示、抵御和预防
关键词:
审计成果 审计项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定鑫
针对学界在马克思研究资本的方法问题上存在的大而欠"当"等现象,文章基于马克思文本突出以下三个主要方法:一是"普照的光"法,即居"普照的光"位置的生产方式法;二是"肯定—否定"法,即"对每一种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法;三是"抽象—具体"法,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其中,"普照的光"法属于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历史)科学的方法中所实现的一个原创,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遗产在方法论上的历史性突破;"肯定—否定"法、"抽象—具体"法则属于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哲学成果的结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吕金忠
着手于揭示,着重于抵御,着眼于预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对审计功能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但审计的出发点又不仅仅局限于查账揭示问题,其目的是增强和发挥审计的抵御和预防功能。审计已不再是仅仅为了查账而审计,而查账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审计的揭示、抵御和预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